记者从北投集团获悉,六环高线公园将按照“开工一片,成熟一片、带动一片”原则实施推进,预计于2029年5月实现整体亮相。

整体鸟瞰(规划阶段效果图)。图源:北投集团
布局绿色建筑,引入低碳节能建筑技术 原有东六环道路于1998年底开工建设,于2009年底全线通车,距今已运营通车15年,随着城市副中心建设的持续推进和东六环入地工程的建设完成,原东六环道路现已成为割裂副中心城市发展联通的空间阻隔。 六环高线公园项目位于城市副中心核心地带、与创新发展轴交叠重合。项目北至潞苑北大街、南至京哈高速公路,东至通运东路、西至通运西路,南北长约14公里,东西宽约300米至500米。其贯穿南北、缝合东西,紧密串联和耦合了行政办公区、城市副中心站、三大文化建筑、宋庄艺术区、环球影城、路县故城、张家湾古镇、城市绿心等多个重点功能区,满足游客往来交通、参观游憩、休闲购物、运动健身、文化交流等需求。 作为现阶段城市副中心最重要的城市有机更新项目,六环高线公园将众多原有市政道路、桥梁、铁路、工厂等城市历史遗存整合利用、有机更新,对六环绿地空间进行复合利用,与项目周边功能互补共享,体现了缝合城市、开放共享的功能定位。 目前,六环高线公园先期启动区已于2024年12月24日正式开工建设。在未来的项目建设工作中,北投集团将按照“开工一片,成熟一片、带动一片”原则,分批次、分步骤实施推进,计划于2025年年底实现房建工程首开段开工建设,2026年下半年实现道路工程开工建设,预计于2029年5月实现六环高线公园整体亮相。 在六环高线公园实施建设中,北投集团种植本土植被,打造别具一格的生态栖息地。布局绿色建筑,在房建工程中积极采用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装配式建造技术,引入光伏一体化、地源热泵系统和海绵城市等低碳节能建筑技术,最大化利用可再生能源,努力构建城市副中心近零碳示范区。 铺设7.5公里全线贯通的漫步、跑步、骑行、游览车四道系统 六环高线公园在东西方向构建了一套便捷高效的交通路网,将全面实现副中心控规中明确的十一横九纵道路格局,道路密度由现状16条、平均间距1公里,提升至23条、平均间距750米。同时,项目在南北方向积极打造了网状贯通的慢行系统,通过铺设7.5公里全线贯通的漫步、跑步、骑行、游览车四道系统,丰富了市民游客的游览体验。 在项目规划中,六环高线公园在林下空间大量植入公共活动场所和体育场地,全线共规划多元体育场地58处,打造全龄友好、四季覆盖、兼顾昼夜的活力体系。 公园通过景观缝合营造花园城市。项目规划对六环高线公园公共空间廊道和周边建筑高度的关系进行了系统排布,通过在运河、减河、高线公园南北门户等位置设置景观眺望节点,形成了一条高低起伏、团簇韵律、绿化掩映的城市天际线。同时引入新场景、新技术、新模式,营造“驻足观景+休闲消费”的互动氛围,增强六环高线公园全线观景层次体验,打造了一片“林水相依、绿带延绵、翠廊纵横、森林入城”的花园城市。 记 者/张璐 编辑/樊一婧 校对/杨利 运营编辑/刘茜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