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小方橘看电影这个九月上映的电影很多。前几日去电影院看了由香港著名导演尔冬升执导的这部重磅影片。该片取材新颖,创作源于“三千孤儿入内蒙”的真实事件。上世纪六十年代是一个艰苦的时期,中国经历了残酷的自然灾害。也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不少孤儿被送往了内蒙古草原的牧民家庭。在这里,孩子们要努力适应截然不同的生活环境。他们会悲伤,会念家,会不安……但他们心灵的孤独,全被来自大草原的爱所感化。万水千山总是情。这是一段催人泪下的历史,一幕幕大爱跨越民族、跨越血缘,更跨越了大海与草原……
《海的尽头是草原》,光看片名,自然能让人联想到大爱无疆。影片讲述了一对来自上海的兄妹分离与重逢的故事。她叫杜思珩,他叫杜思瀚。她是妹妹,他是哥哥。妹妹杜思珩一直很抗拒来到草原,甚至十分反感草原的生活,不愿与小伙伴们打成一片。但慢慢的,她也适应了这里,学会了骑马、说蒙古语,也学会了干活、放牧等等。光阴似箭,日迈月征。一个性格内向,文静的上海姑娘,成了豪爽的蒙古姑娘。
几十年后,哥哥踏上了寻亲之路。由于此时的哥哥已年迈体衰,不久后将离世,因此,在人生的最后阶段,他来到了内蒙古,打算见妹妹最后一面,也算是了结一桩多年的心愿。单论故事,确实是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了,甚至在情节上非常单调,乏味。所以,如果你是希望通过情节来享受该影片,铁定会十分失望,因为该片的故事性并不强,情节上的起伏也并不大。
影片最大的优点,就一个字:“美”!“海的尽头是草原”,光片名,就很美。摄影很有艺术性,把内蒙古辽阔大草原壮丽的风光展现得淋漓尽致。大银幕上,放眼是绿地,蓝天,白云,以及成群的牛羊……耳边回荡着悠扬的马头琴声,让观众仿佛置身于大草原,甚至忍不住想要立马飞向大草原,去亲身感受这种“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唯一遗憾的是,影片的故事性差了许多。正如前文所提,故事在选材上很新颖,因此,在这个前提下想要编出引人入胜的情节并不难,但偏偏故事情节成了该片最大的软肋。
影片本想通过一个小故事,来感动银幕前的观众。但女主角杜思珩却是一个非常不讨人喜欢的角色,自私,任性……杜思珩成为孤儿后,被善良、热心的蒙古人收养,并带到了草原。作为一个小女孩,从上海这座大城市来到截然不同的生活环境,感到不适应也好,想家也好,想要回上海也罢,这些心情都是能理解的。可人,终究就要有感恩之心。杜思珩没有。她不爱草原,不想听话,总是给大伙儿惹麻烦。某日,她因为乱跑招来了狼,若不是草原上的大伙儿及时赶到,她险些被狼吃掉;在那个连饭都吃不饱的年代,她也没有节约的意识,乱吐奶茶。如果说,这些只是小孩子年幼不懂事,还情有可原,可长大后,杜思珩依旧没有对收养自己的蒙古亲人表现出感恩,继续放纵自我。虽然长大后的杜思珩也适应了草原的生活,但她对这个第二故乡并没有多么强烈的认同感,依旧想着回上海。想回上海,并没错。杜思珩错就错在不是以光明磊落的方式回去,而是想背地里不负责任地一走了之。终于有一天,她闯下了大祸。为了回上海,她和一个伙伴在偷偷逃走的过程中却不慎掉入了泥沙之中。幸运的是,来自重组家庭的哥哥及时赶到了,将二人救了出来。不幸的是,哥哥因此而付出了生命,彻底被泥沙吞噬。照理说,这本应该是电影中最为感人的部分,因为哥哥太伟大,也折射出背后蒙古家庭不求回报的无私之爱。但很多观众并没有为之感动,取而代之的,是愤愤不平,为死去的哥哥鸣不平。哥哥为了这样自私的妹妹而牺牲,不值。甚至到最后,收养杜思珩的牧民面对失去儿子的事实,还原谅了她。所以,小方橘认为,如果影片的女主角塑造得不那么让人讨厌(不说要多招人喜欢,至少稍微懂事点),大家也一定会为此而感动。
导演尔冬升本身就对大草原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怀。这部影片中的景色很美,为了采景,剧组可谓付出很多,走了很多地方。不仅如此,剧组还要克服草原复杂多变的气候条件。可见影片的拍摄难度是很大的。不仅如此,演员们也是非常努力。老戏骨陈宝国的演技毋庸置疑,将杜思瀚内心的纠结与惆怅表现得恰到好处。马苏用蒙古语饰演了牧民。在这之前,她还专门学习、苦练了几个月的蒙古语。毕竟,蒙古语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是一门特别容易学的语言。
因此,该影片不论在取景,拍摄,选材,以及演员的表现上,都是下了功夫的。只可惜,情节过于薄弱,以至于抵消了很多优点。和电视剧一样,电影的性质毕竟是讲故事,只是电视剧是讲的长故事,电影讲的是短故事。所以,情节是一部电影的灵魂。虽然摄影技术,演员的演技等因素都会影响电影的质量,但依旧无法替代剧情对于电影的至关重要性。剧情好,电影才会好。如果《海的那边是草原》是一部纪录片,应该就很完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