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从刚出生到2岁,是大脑快速发育的巅峰时期。通常到了2岁末,宝宝的脑重量就能达到出生时的3倍,相当于成人脑重量的70%。荷兰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宝宝在1岁以前,其智力发育会经历8次大的飞跃。
具体来说——
5周左右:器官迅速成熟,感官都开始工作。
8周左右:发现周围的东西都是能活动的,包括自己的手。
3个月左右:发现动作,发现自己可以和其他人“交谈”。
5个月左右:会用手抓东西,并往嘴里送。
6个半月:开始理解事物的因果关系,比如按开关灯会亮,再按会灭。
7个半月:开始对东西和经历进行分类。
10个多月:懂得做事的先后顺序,比如洗澡、喝奶、睡觉。宝宝觉得这个顺序是不变的。
11个月+:发现顺序是可以变化的,还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变化。比如喝完奶再洗澡。
在这8次智力发育的重要时期,如果能给予宝宝适当的引导和刺激,将大大的有助于她的脑发育,所以出生第一年很重要。
但我掐指一算,发现这一年妈妈们基本上每天被各种屎尿屁奶嗝搞的晕头转向,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哪有精力再去应付大脑发育啊?
所以,包妈替妞们总结了几个,既不耽误带娃,又不会增加额外劳动,还能有助于宝宝大脑发育的好方法,请带走!
1
一边换尿不湿,一边和宝宝说话
随便说什么都好
让宝宝熟悉妈妈的声音
刺激宝宝语言发育
如果宝宝呀呀的和你交流
妈妈别忘了看着宝宝并给她回应
2
一边母乳,一边抚摸宝宝脚丫
宝宝脚丫有丰富的末梢神经
一手抱着宝宝母乳
一手摸摸宝宝的小脚丫
即增加亲子感情
又促进宝宝神经发育
3
一边洗澡,一边认识身体
洗澡的时候说出身体部位的名称
耳朵,额头,鼻子,小手
反正洗到什么部位
就念给宝宝听
4
和宝宝玩躲猫猫
当某个事物在小宝宝的视线中消失后再重现时
他们会感到特别惊喜
躲猫猫可以让宝宝意识到
事物不会因为看不见而不存在
5
玩手摇铃时慢慢的摇
一直觉得我们误会了手摇铃的玩法
快速用力的摇晃真是心烦
但,当慢慢慢慢的晃动时
我突然发现了手摇铃的奥秘
里面有很多很多种声音呢
6
家人穿色彩鲜艳的衣服
与其看死板的卡片
不如家人多穿些有颜色的衣服
做一张行走的彩色卡片
有助于宝宝视觉发育呢
7
多背宝宝有助于身体平衡
当宝宝在妈妈背上时
会发现背和抱完全不同
他需要想尽办法
抓住妈妈的衣服或者脖子
才能让身体保持平衡
提醒一下
后面一定要有人护着宝宝安全哦
8
让宝宝自己来选择
当宝宝要求得到满足和支持后
他会表现出得意、高兴
出现自尊、自豪等情感
这有利于宝宝独立性意向的培养
和自我意识的形成
9
故意使唤宝宝取东西
从宝宝能够移动了
妈妈就有了小帮手了
指着床上的小球让她拿过来
语言、视觉、爬行、抓握一下子全练到了
10
锻炼用吸管杯喝水
学习吸管杯不仅是为了戒掉奶瓶
更是锻炼宝宝手和嘴的协调能力
用吸管杯喝水
促进口腔肌肉运动
利于日后发声
我们在养育孩子中常说到“顺其自然”,这个“自然”我想就是孩子的发育规律,利用这个时机,就能让早期教育事半功倍,何乐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