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俄乌冲突已经持续了一千多天,这场战争对俄罗斯和乌克兰都带来了沉重的伤害。尤其以乌克兰最为严重,不仅仅人口减少了将近一千万,而且核心领土也丢失了将近四分之一,而且自己国家的资源也被美国窃取。
即便乌克兰已经沦落到这种地步,但乌克兰依旧不想放弃抵抗,依旧想要与俄罗斯对抗到底。美国放弃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后,乌克兰在正面战场上已经完全没办法抵御俄罗斯的进攻。
库尔斯克地区的乌克兰军队已经被团团围住,等待他们的只有死亡或者投降。虽然美俄已经进行了多伦磋商,但是俄乌冲突并未降级。俄乌战场的局势出现了诡异的“边打边谈”俄罗斯军队下一步会做什么呢?
——【·库尔斯克地区乌军的彻底失败·】——
2024年8月,乌克兰以闪电战突袭俄罗斯库尔斯克州,一度控制1300平方公里土地,并占领战略要地苏贾镇,意图通过控制俄罗斯通往欧洲的天然气管道和核电站,迫使俄军分兵回援,从而缓解顿巴斯前线的压力。
这一行动初期取得了十分丰厚的战果,得到了西方世界的集体赞扬。乌克兰国防部为了突袭库尔斯克地区投入了大量的精锐部队,迅速击溃了库尔斯克地区的俄罗斯守军。
但是,自从美国放弃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和先进的雷达卫星支持后,乌克兰在正面战场遭遇了大溃败,完全没办法抵御俄罗斯军队的进攻。而且,俄罗斯国防部采取了一系列全新的战法,比如“管道突袭”成功的包围了库尔斯克地区的乌克兰士兵。
2025年3月,俄军发动代号“苏梅突袭”的总攻,仅用7天便收复300平方公里失地,并彻底包围库尔斯克突出部的乌军残部。库尔斯克地区的乌军完全被俄罗斯军队分割包围起来。
虽然乌克兰国防部起初并不承认这一点,但是直到后来美国总统特朗普都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发文乌克兰军队被包围,甚至还要求俄罗斯总统普京饶他们一命!
乌军被迫放弃重型装备,徒步穿越雷区撤回苏梅州,但俄军无人机和远程炮火的封锁使得撤退过程成为“死亡公路”,乌军损失成千上万人,基本上大规模的乌克兰部队全部打散!
自从美国总统特朗普暂停对乌克兰军事援助和情报共享后,乌军瞬间陷入“盲战”状态。缺乏实时卫星监控和空袭预警,乌军防空体系漏洞百出,精确制导武器形同虚设。
俄军精准抓住这一窗口期,发动总攻,导致防线72小时内彻底崩溃。尽管美国紧急恢复部分援助,但是乌克兰所需的关键装备美国已经完全没办法及时送达,远水已经救不了近火了!
去年临近美国总统大选时,泽连斯基将库尔斯克行动从“建立缓冲区”升级为“战略筹码”,强令部队死守占领区以换取谈判优势。此举导致47%的预备队被牵制在库尔斯克,顿巴斯防线空虚。
俄军趁机推进2000平方公里,对红军城形成三面包围。彻底打开了顿巴斯地区的局面。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为了迎合美国总统大选,不惜用士兵的生命来换取短暂的优势,真可谓是用乌克兰士兵的鲜血来做政治表演。
乌方原计划通过突袭迫使俄军主力回援,但俄军仅调动二线部队防御,主力持续在顿巴斯推进。俄军依托本土作战优势,以光纤制导无人机和“红土地”制导炮弹构建多层次火力网,逐步消耗乌军精锐。朝鲜士兵的参战更令乌军措手不及,其初期混乱后迅速适应战场,成为俄方重要助力。
——【·泽连斯基的战略全部失败·】——
如今看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想要达到的目的全部落空。突袭库尔斯克这一场用乌克兰士兵的鲜血堆砌的“政治秀”,并没有让美国民主党在总统大选中取得优势。而且,目前来看,库尔斯克的战局也已经彻底崩溃。
美国总统特朗普暂停对乌克兰的援助后,乌克兰士兵的弹药出现了严重不足,乌克兰士兵日均弹药消耗了与之前相比大幅度下降。如果没有美国人的支持,乌克兰士兵完全撑不到今天。
欧盟承诺的100万发炮弹仅交付35%,法国议员直言“欧洲外交已崩溃”。俄军A-50预警机压制北约电子战能力后,欧洲的“声援”更显苍白,完全没办法独自撑起援助乌克兰的重任!
泽连斯基曾试图以库尔斯克交换乌东领土,但俄方回应“新纳粹分子只配两平方米、深一点五米的墓地”。随着控制区缩小,乌方失去唯一实质性谈判筹码,俄方仅接受“永久停火”而非临时休战。
俄军通过直径1.5米的天然气管道渗透敌后,特战分队10小时内完成对苏贾的合围,致乌军指挥系统瘫痪。这一战术创新凸显俄方“不惜代价收复失地”的决心,也暴露乌军防御体系的致命漏洞。
俄军放缓库尔斯克清剿节奏,迫使乌军持续投入兵力救援,同时集中火力打击顿巴斯防线。乌军在苏梅州构筑的新防线面临俄军第177海军陆战团的制导炮弹和无人机压制,未来乌克兰的苏梅州或许会成为新版“巴赫穆特绞肉机”。
随着库尔斯克地区的彻底失守,俄军新征18万兵力可能直取哈尔科夫或基辅,对乌克兰东部形成三面合围。若哈尔科夫失守,乌将面临“保首都还是保半壁江山”的战略困局。
库尔斯克地区的失败,不仅仅是军事上的失败。而且还体现出乌克兰国防部在决策方面过渡依赖西方盟国,完全不顾自身实力最终导致了库尔斯克地区乌军的彻底毁灭。
——【·结语·】——
虽然美国与俄罗斯已经多次商讨停火协议,但是如果美国不放弃对俄罗斯的金融制裁,俄罗斯很难率先停战。未来如果俄军剑指哈尔科夫或基辅,全球地缘政治格局或将迎来更大震荡。
信息来源:
新京报:
环球网:
杭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