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它象征着倍受压迫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自新中国成立以后,挺起脊梁的中国人民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这一历史性的时刻发生在1949年,那一年北平顺利解放了……
共产党高层领导经过一系列会议商讨,最终确定在10月1日举行开国典礼。日子定下以后,中央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开国典礼。在筹备之时,周恩来曾向毛泽东问道:“主席,阅兵总指挥选了没有?”。
那段时间中央上下忙的团团转,但是阅兵总指挥这一重要职位,却一时被忽略掉了。等到阅兵部队确定好后,才发现总指挥迟迟没有决定。
其实毛泽东心中对于阅兵总指挥的人选,早已有了定数,这个人还曾救过他四次,而且也是个能力不错的人,于情于理来说都适合阅兵总指挥这一职位,只不过为了同周恩来商量,迟迟没有决定罢了。
于是当周恩来问起时,毛泽东缓缓地说道:“你觉得聂荣臻同志怎么样?”。
对于这个人选周恩来点头表示赞同,但还是忍不住好奇地问道:“主席为何会选这位同志呢?”毛泽东没有多想直接回答道:“他曾救我四次,我信他!”。
这一回答一时把周恩来听了一愣,心中不由疑惑了起来:“聂荣臻何时救过毛主席?还救了四次?”。毛泽东见周恩来有些不解,便提醒道:“就是那次城南庄,我差点就牺牲了,幸亏聂荣臻同志警醒!”。听到这里,周恩来想起了一年前那场惊险无比的暗杀事件。
原来如此,周恩来经毛泽东的提醒,想起了那场惊险无比的暗杀事件……
就在1948年,那时的解放战争已经临近尾声,毛泽东跟随大部队离开了陕甘宁边区。
临行时,承载着大部队的一艘艘木船渐渐远离渡口,送行的人民群众挤满了河流两岸,双方都举起双手挥手告别,似在驱散久别的愁绪。
其实毛泽东也不舍得离开,他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十余年,但革命尚未结束,为了取得全国革命的胜利,他再怎么不舍也要离开。一番舟车劳顿后,毛泽东来到了太行山的一座小山村里。
这座小山村就是河北省阜平县的城南庄,是晋察冀军区的司令部驻扎地,这位司令就是日后被授予元帅军衔的聂荣臻。
聂荣臻见到毛泽东到来也很是开心,热情地迎接了毛泽东等一众中共领导。其间毛泽东还问道:“我来这可能要住上一阵子,会不会打扰到你们的工作?”。
聂荣臻当即摇头并表示:“不会打扰的,大家都很欢迎主席的到来!”,嘴上说得随意,但是实际上聂荣臻是顶着很大的压力的。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当时国民党部队已经溃败,转而派出特务打算暗杀中共领导人。
对于国民党这场恐怖的政治暗杀,聂荣臻当然是严加防范,派出了大量警卫员严加保护。一时间在敌方特务找不到暗杀的机会,但是很快毛泽东却因为过度操劳犯下病症,身体虚弱到无法工作,这也给了敌方特务可趁之机。
为了给毛主席看病,聂荣臻特地请了城里最好的一名老中医。经验老道的老中医给毛主席把了脉,很快就开出了疗养的一个方子,剩下的就是去抓药了。
但是,因为毛主席身份特殊,聂荣臻需要时刻警惕敌方特务的惦记和暗害。所以在开了药以后,聂荣臻多番叮嘱一名做事牢靠的小伙子:“药方绝对不能让别人拿到,所有药材你自己亲自抓,明白吗?”,小伙子也认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谨记住聂荣臻的话,就去城里去替主席抓药。
在路上潜伏在我军的一个特务,几次三番想要支走抓药的小伙子,企图在药里放砒霜。但是好在这位小伙子,谨记聂荣臻的嘱托防范地很好,他打起了十二的精神,并没有让这名特务得逞。
待到药抓来了以后,紧接着的熬药环节也是一刻不能放松。当时毛主席的警卫员李银桥,跟着这名小伙子一起在厨房里忙活,为主席亲自熬制汤药。可是这时,这名特务还是不死心又动起了歪脑筋,鬼鬼祟祟地赶来厨房屡次三番想支走李银桥等人,还借口说水少了要加点水,以此来伺机在汤里下药。
就在这名特务即将得手的时候,聂荣臻却走到了厨房里,他亲自监督整个熬药的过程,待到药熬好后还亲自试毒,替毛主席喝下了第一口汤药,等到十几分钟后身体没有异常,才命人送去给毛主席,这就是聂荣臻第一次救毛主席的性命。
那名特务见事情没办成,气得咬牙切齿,但他的身份还未暴露,所以打算再找机会毒害毛主席,后面这名特务确实又找到了机会。
毛主席是湖南湘潭人,所以也比较爱吃鱼。打听到毛主席爱吃鱼这一喜好后,这名特务开始了他的下毒计划,首先他怂恿战士们一起下河捉鱼给主席吃。善良纯真的战士们听了他的话,纷纷下河捕鱼,等捉来了这些河鱼以后,立马让这名特务提到厨房。
可是就在这短短的几分钟内,这名特务就立刻把握机会,将提前准备好的毒药投放在了这些鱼的嘴里,然后趁鱼的毒性还没有发作的时候赶紧拿到后厨让厨师们处理。
但是好在由于这些鱼的数量过多,毛主席一次性也吃不完,于是师傅们将这些鱼分成两份,一部分留在池塘里,另一部分则做成美味可口的鱼汤给毛主席补身体用。待到这一锅可口的鱼汤即将端到毛主席桌子前的时候,这位暗中观察的特务内心激动不已,已经在幻想着计划得逞后自己的升官之路了,事实却狠狠地打击了这名特务不切实际的幻想。
因为在这关键的时刻,聂荣臻又跑到厨房进行巡视,他无意间瞥见了那部分在池塘里的鱼,发现这些鱼都很懒散没有什么活力,这让聂荣臻警觉起来。久经沙场的聂荣臻,隐隐察觉到这次捕来的鱼肯定有一些问题。最后,他为了以防万一,让大厨退下了这碗鱼汤。这是聂荣臻第二次救下毛主席的命。
但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更可怕的事情还在后面。眼见着自己下毒不成,这名丧心病狂的特务又开始盘算着下一步的计划,很快他就想到了一个更为狠毒的计划,既然暗地里行不通,那就明面上打一场。
这名特务的计划,就是联合外界的特务一起上报毛主席的住宅的位置信息,打算让轰炸机炸掉住宅。相对于之前的其他两个计划,这个计划更加毒辣。
可这也难不倒警觉的聂荣臻,在看到轰炸机突然从远处飞来盘旋在边区上空时,驻守在住所主席住宅附近的士兵以及聂荣臻率先察觉到了危险。聂荣臻毕竟作为久经沙场的老将,深知这架盘旋在上空的轰炸机肯定有备而来。
不出所料,那台轰炸机正在不断盘旋,试图锁定毛主席的住宅范围。如果,真的让这架轰炸机的炸弹投下来的话那么后果不堪设想,情况紧急之下,聂荣臻顾不了那么多,急忙跑去毛主席的住宅以最快的速度将毛主席背起来奋力往外跑。
那时的毛主席还在睡觉,睡意朦胧还没反应过来,不知威胁已从头顶逼近。只听到身后“轰”的一声,果然一颗炸弹在住宅附近的建筑就已被炸成了废墟。
当时不仅是毛主席,就连身边的所有的人都大惊失色,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聂荣臻又救下了毛主席的命。
可是事情还没有完,根据和国民党多年斗争的经验来看,既然敌人已经知道了毛主席大概的方位,那么肯定是不会善罢甘休。为了确保毛主席安全,聂荣正决定让毛主席驻前往一处比较隐秘老宅子居住。
时间紧迫事情紧急,大家根本不敢耽搁,马不停蹄地将毛主席送往老宅子,可是恰恰就在他们即将到达老宅子的时候,就听到毛主席前几天住的那座房子已经被夷为了平地,这让所有人都吓出了一层冷汗,这一次聂荣臻又未雨绸缪,救下了毛主席的命。
经过如此明显的针对后,大家也都明白内部肯定出现了内鬼,于是展开了对内部人员的审问,那名潜藏的特务试图蒙混过关,可是不久后,解放军攻占保定,在敌军营地搜出一封密电。这封密电里,明确提到“我方组员刘从文和孟宪德”,根据这份密电很快,潜藏在晋察冀军区的这两个特务就被捕获了。
这刘从文就是那位几次三番试图暗杀毛主席的那位特务,而那孟宪德则是刘从文所联系的外界特务,正是他们二人密谋引来轰炸机。
这两人见事情败露不再坚守什么秘密,经中央审问后把事情从头到尾全都吐出。到来这时毛泽东才知道,原来在这段时间里,他和死神四次擦肩而过,次次转危为安都是因为聂荣臻。
对自己有救命之恩的聂荣臻,毛主席自然也很是感激,但感激之余更多的信任之情,毕竟如此认真负责的好同志当委以重任,所以在阅兵总指挥这一重要职务人选上,毛泽东下意识地就想到了聂荣臻。
其实关于这件事周恩来也是知道,只不过当时周恩来不在场,只知道个大概情形,没曾想其中竟如此凶险。现在听毛主席说完,才明白为何大家都总是下意识信任聂荣臻,他感叹道:“比警觉性,还真没几个人能超过他!”。
听到周恩来的感叹,毛泽东满脸笑意对聂荣臻也是毫不吝啬的赞叹:“所以阅兵仪式这般大事,我敢交给他来办。”,就这样聂荣臻成为了开国大典阅兵式的总指挥。
但是,当时举办开国大典其实是冒得很大的风险,因为当时我国尚有部分地区还未解放,所以开国大典要时刻防范敌方势力的侵袭。
而且,聂荣臻在被任命为阅兵总指挥之前,还担任着副总参谋长、华北局第三书记、华北军区司令员、京津卫戍司令员这多个要职。可以说聂荣臻不仅要保证开国大典的安全,还要保证阅兵式的顺利进行,压力有多大可想而知。
重担在身的聂荣臻也没有辜负毛泽东的信任,当开国大典如约举办之时,在这场盛大的典礼中,西方世界的各国开始注视这一新生的国家,所有受阅部队都发挥出色,在天安门广场极力彰显我国军威。
阅兵式上战士们踏着整齐划一的步伐,将自信的荣光洋溢在脸上,让世界见识到了起的新中国正如苏醒的东方雄狮。
这场阅兵不仅震撼了海外的国家,还鼓舞了全国人民的心脏,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的祖国已不同往日,新中国的成立让他们相信祖国将会带领人民走出黑暗,步入光明。正如聂荣臻所坚信的,阅兵仪式就是一种革命信仰。
而且这种革命信仰一直延续至今,每到国庆之际,盛大而又隆重的阅兵式向全国和全世界集中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
将人民解放军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精神风貌,以及威武之师、文明之师、胜利之师的良好形象展示出来,表达了我国人民解放军捍卫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强决心。
回溯历史在那个战争年代,危机四伏,若是有那么一个安全可靠的战友是一件非常幸运和幸福的事情。
当危机来临之际,毛主席幸运的遇到了聂荣臻,这既是毛主席的幸运,同样也是中国人的幸运,因为毛主席是使得我党存续的关键人物,而共产党的存续则是中国复兴的基石。
聂帅多次救主席,功比天高!两弹一星总指挥,万世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