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现杨紫的二搭,直接掀翻了内娱的流量。
昨晚微博之夜的所有明星的热搜,都压不住他们的热度,以一骑绝尘之姿,成为热搜第一。
而杨紫穿着《国色芳华》剧中的服装,走红毯,更是从穿着一众高定礼服的女星中脱颖而出。
有网友说,杨紫杀死了剧宣。
穿着角色的服装走红毯,就像剧中人物走向了现实。
更有官媒直接说杨紫的《国色芳华》接住了开年大剧。
从目前的表现来看,《国色芳华》会高开高走。
很多人认为,一部剧是否能成功,看的是宣发和话题性。
所以,可以看到这几年很多剧,拼命的往短视频和话题上走,变成了一种空喊口号的心灵鸡汤剧。
但往往人物又悬浮其中,情节不落地。
被人诟病最多的大女主剧。
但这些大女主剧,并非是大女主。
往往都是依靠编剧的金手指,或者各种巧合下男主出手帮助。
而《国色芳华》这部剧,之所以能稳住大女主的口碑,在于故事讲得好,人物也饱满,在线。
《国色芳华》作为一部经商剧,讲述的是女主何惟芳(杨紫饰)成长与奋斗。
剧集不仅在剧情上展现了复杂的女性人物塑造,更在文化层面突破了以往女性角色的传统框架。
杨紫所饰演的何惟芳,摆脱了单一的“贤良淑德”形象,成为了一个复杂且立体的女性角色。
她不仅有智慧、坚韧,还有情感的起伏与内心的挣扎。
剧中,有一集何惟芳想和刘畅和离,让夫家退还嫁妆。
何惟芳想到的办法是和爱慕刘畅的县主合作,借力打力。
两人联合设计了一场戏。
在宴请宾客时,让宾客们看到了刘畅和县主有肌肤之亲,让刘畅不得不负起责任。
这样何惟芳就能顺利的和离了。
在这场戏中,既有女孩帮助女孩,也有共赢的意思。
起码桥段自然,人物心理动机也说的过去,没有说为了坏而坏,为了宅斗而宅斗。
评判一部剧的好坏,其实也能从群演中看得来。
显然,这部剧的群演也在全情投入。
剧中有一集,讲何惟芳的侍女雨露,因为保护何惟芳而落水身亡。
在所有人都把视线集中在杨紫是如何演绎上,没有人看到桥上的群演也在哭泣。
说明这部剧成了。
在这部剧中,杨紫通过精湛的演技,打破了流量明星没有演技的局限。
然而,剧集内容本身的创新和深度,也直接影响了观众对演员的评价。
因为一部剧从来都不是粉丝们的狂欢,而是观众盘。
但昨晚杨紫,李现牵手红毯,还是引爆了热搜,进一步稳固了粉丝,扩大了观众的基盘。
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们二搭的化学反应,更因为他们在粉丝中的巨大影响力。
在内娱的娱乐文化中,粉丝经济早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
李现与杨紫的“牵手”事件背后,是当下内娱明星与粉丝关系的缩影。
无论是“情侣档”营销还是两位演员的私下互动,观众和粉丝的情感共鸣,往往在短短几秒钟内被放大。
这种炒CP模式,极大地推动了剧的传播。
但,也暴露了内娱产业中的一大问题。
那就是,过度依赖粉丝经济和话题炒作。
短期内,这种模式,能够迅速吸引大量观众。
然而,从长期来看,过度依赖流量与话题性,可能会导致内容的空洞和艺术性的缺失。
以《陈情令》为例,王一博和肖战爆红后,迅速积累了大量的观众基础。
然而,随着剧集的结束,观众开始更加关注演员本身的演技,而非其流量。
与此同时,观众对剧集质量的要求也愈发高,明星光环无法再遮掩演员的演技短板。
“内娱完了”这一言论,越来越成为观众对于当前娱乐产业的深刻反思。
流量至上的娱乐文化,虽然在短期内能够收获话题和收益,但它无法长久。
明星的个人魅力和演技被抛在一边,取而代之的是对话题性的追逐和炒作。
这种现象背后,揭示了内娱产业的两个重要问题:一是过度依赖流量经济,二是剧集内容的质量下降。
在这种情况下,演员的演技往往被忽视,观众的审美逐渐趋向低俗化,甚至出现了“明星”与“演员”之间的身份混淆。
内娱的“流量至上”现象,短期内可以带来巨大的收益。
但从长远来看,这种过度依赖明星效应和话题营销的模式,可能会导致内娱的衰退。
内娱行业的这种“短期效应”,也深刻影响到了整个产业链的运作。
从剧本创作到制作公司,再到演员的选择,流量和话题营销几乎主导了整个创作过程。
在这一模式下,剧集的质量和演员的演技往往被忽视,更多的是围绕如何打造话题性和迎合观众情感的需求进行操作。
这一现象的背后,是对内容创作和演技打磨的忽视。近年来,一些优质的剧集,如《长安十二时辰》和《庆余年》,通过精良的制作和扎实的剧本,打破了流量至上的局限,获得了观众的高度评价。
而这些作品的成功,恰恰证明了内容与演技的重要性。
流量和话题的确能带来短期的效益,但无法维持长久的关注和口碑。
观众们早已厌烦了千篇一律、空洞的剧。
因为观众们想吃细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