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和日寇进行战斗,当时粟裕非常纳闷,日寇枪法比我还准?

柴米油盐评过去 2025-03-21 10:10:55

粟裕,一九二五年的时候,他进入了湖南第二师范学校学习,他在这里学习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教育,也是在这里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的,他的这些选择也是为他的以后道路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军阀许克祥在一九二七年的五月发动了马日事变,他直接针对群众进行武力镇压,在这场镇压中师范学校的校长遇害了,而农民协会会长也被一起杀害了。

当时的革命形势是非常严峻的,那时候的粟裕和很多的学生随时都可能遭受到迫害,当时粟裕和一些学生在组织的帮助下,一起渡过了沅江从常德出城,最后他们来到了武汉,在到达武汉之后,粟裕就进入了叶挺的军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粟裕就全身心的投入到了队伍中。

在卢沟桥事件爆发的一九三七年七月七号,我国的抗日战争就这样全面爆发了,在十月份的时候,我党和国民党方面就抗日战争达成了共同御敌的协议,当时的八省游击队直接改编成了新四军,而粟裕被任命为闽浙边抗日游击总队的司令,这支部队是由红军的挺进师改编而来的。

在三八年四月的时候,新四军的三个支队直接向着安徽南部和江苏南部进行发展,当时的叶挺为了了解具体的敌情和当地的一些形势,就让粟裕带着先遣队先去敌后进行全方面的侦察。

时间来到六月的时候,这个时候的粟裕接到了顾祝同发给他的一道命令,让粟裕带着部队直接向着南京和镇江之间的铁路进行破坏,粟裕在执行任务期间发生了一些突发状况,但是他还是很好的完成了,虽然任务完成了,但是粟裕还是不甘心,还是想着怎么样去打击日军,想着的时候他突然镇句公路上时不时的有日军的运输队在这里经过,想到就做到,粟裕就直接安排起了伏击,粟裕就等着日军进入伏击圈,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虽然伏击已经做好了准备,但是整个战斗并不是那么回事,那时候在战斗结束之后,粟裕就针对这次的伏击就做出了总结,他在总结之中直接说出了三个地方的失误。

1、日军运输队的头车在进入到我们设计的伏击圈之后,就跟战士们说过了,这个头车就让他们过去,直接从他们的中部开打,这样就能让他们收尾不顾,但是当日军的运输车进入之后,我军的机枪手还没有进入到阵地的指定位置,后面的部队也还在赶过来的途中,而伏击的战士们直接开了第一枪,最后日军的头车直接冲了出去报信。

2、战斗开始以后,日军运输队的第二辆车被打停了,当时日军的一个小队长见状就就直接躲到了车子底下,我军战士在冲下去之后这个日军小队长直接突然的对着一名战士刺了过去,虽然这个小队长被击毙了,到我们的一名战士也牺牲了,这就是经验不足的问题。

3、日军的三,四,五辆被打掉之后,这时的日军并没有乱了阵脚,他们直接从车下跳了下来之后就找到掩体和我军进行战斗,日军的枪法其实是不差的,他们很多时候是在压制着我军射击,当时我军的机枪手和日军的距离有点远,这就导致了无法进行火力压制,这样的情况持续下去的话,是不容乐观的。

日军见状就直接改变了作战方式,他把机枪手直接调派到了日军的右侧,机枪手在这里通过居高临下的方式,针对那些躲在掩体后面的日军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扫射,然后再和战士们的配合下,直接把这伙日军给全部歼灭了,如果粟裕没有及时的改变作战策略的话,那么接下来进行伏击的部队很可能会陷入到一个被动的局面。

二七年粟裕投身军营之后,他的作战经验得到了快速的积累,在当时的南昌起义中他是总指挥身边的警卫班长,他的想法也是出了名的准,在和日军的周旋中他指挥着部队和敌人进行战斗,他还针对干部的培养,部队的训练都是亲力亲为,当时的粟裕在和日军的战斗中也练就了两个自己的绝活,他只要听一下就知道是什么枪击发的,而且还能知道射击的方向和位置,另外一个就是枪法,他的上枪法在大将里面绝对是第一人的存在。

粟裕在经过和日军的这次的伏击战之后,就见识到了日军的单兵作战能力和枪法的准度,所以这就让他非常的重视我军战士的单兵作能力和枪法的训练,在针对性的训练之外,粟裕还会对日军的战法进行深刻的研究,在破解日军的战法同时,也能更好的提升我军指挥员的军事能力。

粟裕的军旅生涯是充满传奇色彩的,他的军事才能和智慧都体现的淋漓尽致,虽然这次和日军的伏击战有些失误的出现,但是他立马就做出了相关的调整部署,最终也是拿下了战斗的胜利,这也为后面的战争积累的非常多的经验。

0 阅读: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