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7年,一家六口进京赶考,竟然全中进士?朝野为之哗然
书香门第 世代簪缨
北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一则震惊朝野的消息在汴京城内外传开——曾巩一门六口同登进士!这在科举史上可谓空前绝后。然而在这看似辉煌的背后,曾巩却经历了近二十年的艰辛历程。从最初与胞兄同赴科场却双双落第,到亲眼目睹兄长郁郁而终;从不愿改变朴实文风而多次落榜,到拜在欧阳修门下重拾信心;从家道中落到终见云开月明。这不仅是一个科举故事,更是一个关于坚守、转机与成功的传奇。
宋朝建立之初,科举制度蔚然成风。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曾家作为福建浦城的望族,已延续数代。
曾巩的祖父曾致尧,官至户部郎中,执掌国家财政大权。他一生勤勉,政声清正,在朝野间留下赫赫威名。
曾巩的父亲曾易占,自幼受家学熏陶。他博览群书,学识渊博,终考中进士,被朝廷授予太常博士之职,专门负责祭祀礼仪。
在这样的家族氛围之下,年幼的曾巩耳濡目染,对于读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的聪慧远超常人,私塾先生教授的内容只需一遍就能完全掌握。
十二岁那年的一个午后,曾易占正在书房翻阅古籍。他忽然想到该考校一下儿子的学业,便让人将曾巩唤来。
考校中,曾巩对每个问题都对答如流。最后,曾易占特意出了一道关于《六论》的难题,这远远超出了十二岁孩童的学习范围。
令人惊讶的是,曾巩不仅答对了问题,更是举一反三,将相关的典故和观点都阐述得十分透彻。这让曾易占看到了儿子的不凡天资。
从那时起,曾易占便亲自指导儿子的学业。他凭借自己的进士功名和丰富的学识,为儿子制定了系统的学习计划。
在曾家的后园里,有一处小池塘。曾巩每日在此勤学不辍,日复一日地在池中清洗笔砚。
时光流逝,池水逐渐被墨汁染成漆黑之色。后人将这处池塘称作"洗砚池",以纪念曾巩勤奋好学的精神。
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曾巩的才学与日俱增。家族中的长辈们都认为,以他的天资和勤勉,日后定能在科场上大放异彩。
十六岁时,曾巩参加了当地的秀才考试。他文思泉涌,一举考中,为日后的仕途奠定了基础。
(文章结束)
春风得意 转瞬成空
宋仁宗天圣五年(1037年),二十岁的曾巩和兄长曾晔一同踏上了前往汴京的征程。兄弟二人都是当地有名的才子,一路上收获了不少乡邻的祝福。
从浦城到汴京,要走将近两个月的路程。他们走过蜿蜒的山道,渡过滔滔的江河,终于在仲春时节抵达了这座繁华的都城。
汴京城内,贡院外的街道上挤满了前来赶考的学子。兄弟俩找到一处僻静的客栈暂住,开始为即将到来的考试做最后的准备。
这一年的科举考试,共有数万名考生参加。考场设在贡院内的数千间考房中,每个房间只容一人独坐。
考试分为初试、复试、殿试三个环节。初试考《五经》义,复试考诗赋,殿试则要面见皇帝回答策问。
在初试中,曾巩和曾晔都表现出色,顺利通过了第一轮的筛选。复试时,两人依然信心满满,认为凭借自己的实力定能一举成功。
然而天不遂人愿,待到放榜之日,兄弟两人却双双落第。这对一直以来顺风顺水的他们来说,无疑是一记重击。
曾晔性格刚烈,无法接受这样的打击。回乡后不久,他便因郁郁成疾,最终离开人世。
这场失利让曾巩开始深入思考自己的文章特点。他发现自己的文风过于朴实无华,与当时科举考试推崇的华丽文风大相径庭。
宋朝的科举考试沿袭了唐朝的传统,考官更看重华丽的辞藻和精妙的对仗。而曾巩的文章讲求实用,重视内容胜过形式。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曾巩曾试图模仿当时流行的文风写作。可每次执笔,那些华而不实的辞藻总让他提不起兴致。
在那个时代,"举业"和"文章"是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前者追求形式之美,后者注重内容之实。这种矛盾让曾巩陷入了深深的困扰。
那些年里,曾巩依然保持着勤奋读书的习惯。他阅读大量的典籍,思考治国之道,练习写作策论。
虽然科举失利,但曾巩并未放弃继续参加考试。只是每次赶考,都因文风不合考官心意而名落孙山。
这期间,不少当年不如他的同窗纷纷考中进士,走上仕途。有人说他是"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这样的议论不绝于耳。
(文章结束)
拜访名师 重燃希望
在屡试不中的日子里,曾巩偶然读到了欧阳修的几篇文章。这些文章既不华而不实,也不故作高深,而是以清新流畅的文字阐述深刻的道理。
欧阳修的文章给了曾巩极大的启发。他开始专门收集欧阳修的著作,研读其中的写作特点和思想精髓。
读得越多,曾巩越发佩服欧阳修的才学。一日,他提笔写了一封长信,详细阐述了自己对当前科举考试和文风的看法。
信中,曾巩直言不讳地批评了当时科举中过分追求华丽辞藻的弊端。他认为科举取士应当注重实学,选拔真才。
这封信传到欧阳修手中,引起了他的高度重视。欧阳修一直主张改革科举,反对空洞的文风,曾巩的观点与他不谋而合。
破例收徒在当时是一件非同寻常的事,但欧阳修还是决定收曾巩为弟子。这一决定,为曾巩打开了新的人生之门。
在欧阳修的门下,曾巩如鱼得水。他不仅勤学苦练,更在许多问题上提出独到见解,常常与老师进行深入探讨。
师徒二人的交流不限于写作技巧,还包括了治国理政、历史典故等广泛话题。欧阳修对这个新收的弟子赞不绝口。
在给友人的书信中,欧阳修多次提到曾巩的才学。他说曾巩不仅学问扎实,更难得的是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欧阳修一直在朝中推动科举改革,主张改变以往重词藻轻实务的弊端。他希望通过改革,选拔出真正有才能的人才。
然而改革之路并不平坦,朝中许多大臣都反对改变现有的考试方式。他们担心一旦改革,自己的地位也会受到动摇。
在这段时期,曾巩除了跟随欧阳修学习,还开始系统地整理自己的文集。他的文章虽然不够华丽,却字字珠玑。
欧阳修经常鼓励曾巩坚持自己的文风,认为真正的好文章应当言之有物。这给了曾巩极大的信心。
在欧阳修的指导下,曾巩的写作水平突飞猛进。他的文章既保持了原有的朴实风格,又增添了更多的思想深度。
欧阳修不仅是曾巩的老师,更成为了他仕途上的重要引路人。在那个科举决定命运的年代,遇到一个好老师就等于得到了改变命运的机会。
(文章结束)
一朝春尽 六子同科
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年),朝廷重新启用欧阳修,任命他为考官。这个消息传到曾巩耳中,宛如久旱逢甘霖。
欧阳修上任后便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宣布科举考试将重点考察策论,不再过分看重辞藻。这让许多习惯了用华丽文风的考生惶恐不安。
朝廷的这一政策调整,正中曾巩下怀。多年来他在家潜心研究策论,练就了一手纯熟的功夫。
嘉祐二年(1057年)春,曾巩决定带着三个弟弟和两个妹夫一同进京赶考。临行前,他向家人分享了多年来总结的学问和心得。
这一次的科举考试,欧阳修再次担任主考官。他在考前就公开表态,表示要选拔真才实学,杜绝空洞浮华之文。
此言一出,汴京城内顿时议论纷纷。有的考生认为这是科举改革的重要机遇,有的考生则干脆放弃了考试。
在贡院里,曾巩挥毫泼墨,将多年积累的学识和思考尽数倾注于试卷之上。他的三个弟弟和两个妹夫也都各自发挥出色。
初试结果出来后,曾巩一家六口全部过关。这在科举史上是极为罕见的,一时间传为佳话。
复试中,曾巩等人依然保持着优异的表现。他们的文章言之有物,论证严密,观点独到。
殿试这天,宋仁宗亲自考问策论。曾巩对答如流,展现出深厚的学养和敏锐的思维。
最终,曾巩一门六人全部考中进士,在科举史上创造了一个奇迹。这个消息传开后,整个汴京城都为之轰动。
朝廷大臣们纷纷前来道贺,称赞曾家教子有方。欧阳修也为自己的弟子感到骄傲。
从此以后,"一门六进士"成为了千古佳话,被后人反复传颂。这不仅是对曾巩坚持的回报,更是对真才实学的褒奖。
这次科举改革的成功,也为宋朝的取士之路指明了新的方向。越来越多的考生开始注重实学,不再一味追求华丽的文风。
曾巩的成功证明,只要坚持正确的方向,终究会等到柳暗花明的那一天。他用二十年的等待,换来了一生的荣耀。
(文章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