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饭,九十不留坐”,为啥农民会这样说?

小小熊爱风水 2024-03-26 09:08:34

在农村的岁月里,流传着诸多乡规民约,这些无形的定律并非法律的约束,却深深烙印在农民们的日常行为中。在农村生活的长者,凭借其深厚的生活智慧,将这些生活经验提炼成一句句通俗易懂的老话,在农村广为流传,以此教育子孙后代。这些老话,字字珠玑,寓意深刻,揭示了农村生活的诸多智慧和经验。

“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饭,九十不留坐”

在老龄化社会中,农村老人的生活愈发受到关注,特别是那些高龄的农村老人。他们多独自生活,生活中充满诸多不便。在农村走亲访友时,“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饭,九十不留坐”便是对他们生活的一种温馨提示。这句俗语意味着,在农村人眼中,七十岁的老人不适宜在亲友家过夜,应送他们回家;八十岁的老人尽量不在别人家用餐;九十岁的老人则尽量避免上门拜访,即便前往,也不要强留他们久坐。这是因为高龄老人身体脆弱,随时可能发生意外,在农村人看来,这是对他们的关爱和尊重。

尽管有人认为这些说法显得有些冷漠,但它们却体现了农村人的现实生活态度。年纪大的老人在生活中诸多不便,留宿他人家中无疑更加困难,甚至会遭受嫌弃。此外,高龄老人多患有各种疾病,随身携带药物,行动不便。在饮食方面,他们有时难以控制筷子,甚至口水横流,这使得在别人家用餐也成为一种负担。

“五十不治财,六十不治棺”

过了五十岁,身体各项机能开始衰退。对于农村老人来说,此时挣钱已非易事。在这个年纪,他们需要为自己打算,确保养老无忧,减轻子女的经济负担。到了六十岁,更要提前准备棺材,因为旧时农村人的寿命较短。然而,如今农村已推行火葬,提前准备棺木已不再必要。尽管如此,随着年龄的增长,农村老人会将生老病死看淡,他们一生经历丰富,无所牵挂,只希望子孙后代幸福安康。

这些农村老人的话语,虽糙,但理不糙,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时至今日,它们仍指引着农村的新一代,教会他们如何妥善处理生活中的琐事,让农村生活更加和谐融洽。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