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2642字,阅读时间约4分钟
西州,是唐代西域最富庶之地,西州治所,西州城,也是唐代中期,最繁荣的地方,也就是如今的新疆吐鲁番盆地,如今的吐鲁番市,就是其中之一。
这里的自然环境和气候与现在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唯一不同的是,唐王朝在西州建立了安西都护府,这也使得西州城成为了西域最大的一座城池!那么,西州在唐代中期的时候,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
1,西州这个名字的由来
公元639年,乙毗咄陆再次统一了突厥人,将矛头指向了大唐,怂恿高昌皇帝和大唐开战,挑拨薛延陀国与大唐的关系。
唐太宗终于忍耐不住了,他率领大军杀到了高昌国,虽然高昌国和西突厥联合,但是唐军还是将高昌国打得落花流水,这才让高昌国成为了唐王朝的领土。
公元640年(贞观十四年)九月,高昌改为西州,安西都护府成立,中国的古代历史上就出现了西州。
2,西州为什么会成为西域第一富庶之地
唐朝建立安西都护府后,必然会派出军队,但这里距离长安和其他地方都很远,必须要有足够的军队来维持军队,西州的生活必需品并不多,光靠长途跋涉是不可能的,于是,唐国选择了“屯田戍边”。
首先,唐国允许驻军在这里开垦荒地,并不是所有的土地都是自己种的,而是租出去,供原住民耕种,然后按照朝廷的要求,上交一定的粮食。
其次,在唐代初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争频繁,让中原大陆上的许多人都逃到了边陲之地,来到这里的人,看到这里有大片的农田,有大片的农田,可以直接种地,自然不愿意继续逃亡,便在这里安家落户。
三是朝廷每年都会将大量的重刑犯送到西州,充当苦力。就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西州的人口也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繁荣。
于是,在朝廷的大力扶持下,在边陲将士和民众的共同努力下,西州这个边陲重镇终于扬帆起航,逐渐发展成为西域一颗璀璨的明珠。
1,唐代贸易体制
唐帝国《唐律疏议·卫禁律》中明确指出,禁止越境出洋,违反则处两年;
如果私下和外人交易,哪怕一块钱一尺的布料,也要被判半年半,如果卖出三块以上,就会被处以双倍的刑罚,十五块以上的就会被发配,而武器交易的,则会被处以绞刑。
对外国商人一视同仁,如果外国商人擅自进入大唐,那就是犯罪。于是唐代就有了严格的互市制度,互市交易受到了严厉的限制,所以如果要经商,就必须在互市的地方,由唐朝政府监管。
同时,每个互市贸易区都会有两级以上的官员来管理贸易,西州互市贸易区里有一个叫“牙郎”的“牙郎”,他要精通多种语言,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贸易往来。
由此可见,唐代是多么的重视经济的发展!而西州的互市贸易正是在唐代的严苛要求下发展起来的。
2,互市交易在西州的业绩
在唐代,由于互市的严苛,西州虽然处于边陲,却还是遵从唐代朝廷的旨意,实行着互市的规定,就像孟子说的那样,“不以礼法,不能以礼待人!”
所以西州在遵守法律法规的情况下,经济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第一,据史书记载,唐代中叶西州由于交易对象的复杂性、货物的多样性,形成了数十种不同的商业组织。
例如粮食行、彩帛行、驼马行、牛行、皮毛行、鞍马行、饲草行、鞋鞋行、布衫行、铁行、药铺、调料行等数百家商行,其中有不少都是从西州本地出产的粮食,比如西州的大麦、小麦、稻谷、青稞等。
有棉花,有布料,有水果,这些都是西州本地的棉花,用当地的棉花做布料。总之,西州的大部分商品,都是以西州为中心的。
这样一来,西州的贸易就可以继续维持当地的农业和农业,西州的经济也会得到快速的发展。如果只是依靠外力,长期下去,很难有商人愿意在这里定居。
所以,西州在唐代“屯田戍边”政策的扶持和人民的艰苦努力下,使西州的本地商品品种繁多,互市的互市贸易保持了稳定而稳定的运转。
而且,从吐鲁番出土的古玩来看,西州的互市贸易区甚至还有卖房子的地方。
从这家商行的资料来看,第一,唐代的商品经济确实很发达,因为商品种类很多,几乎什么都有;
其次,唐朝有很好的政策扶持,不然的话,西州怎么可能发展成这样的市场经济;
第三,唐代人民的生活是很快乐的,他们从事商业活动的人越来越多;
第四,唐代的强大,使西州的各国互市贸易都能安全地进行。
由此可见,唐代的贸易制度虽然森严,但并没有妨碍市场经济的发展,相反,它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唐代的经济繁荣。
在唐代,物价是制约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唐代,唐太宗、唐高宗时期的物价是最平稳的。
武则天时代,物价飞涨,造成了一段时间的经济动荡,唐玄宗时代,也就是本文所说的唐代中期。
唐玄宗登基之后,建立了开元王朝,那个时候,整个国家的资源都非常丰富,物以稀为贵,当物资充足的时候,价格自然会稳定下来,所以西州的情况也是如此。
正如之前所说,西州互市的货物,有一半都是本地的,这样既能节省大量的运输费用,又能保证西州的价格稳定。
当然,任何一个地方,都有一个好的机会。
这在市场经济中是很常见的事情,尤其是西州地处唐代的交界处,很多国家的商人都会带来自己的特产,所以价格也会水涨船高。
比如香料,比如欧洲的奇珍异宝,这些东西在唐朝都是凤毛麟角,而唐朝的瓷器、茶叶在其他国家也是凤毛麟角,价格也会水涨船高,而中国的瓷器、茶叶在国内也是天价。
事实上,从唐代的物价稳定来看,价格的波动,主要是因为社会不稳定,人心不稳,社会生产力降低,自然就会有大量的物资短缺,价格也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丝路贸易,是唐朝丝路的重镇,西州作为唐朝丝路的重镇,作为中原和西域的重要枢纽,西州可以向东通往西域。
向西北可跨过天山,进入北方的大草原;向东北方向,穿过蒙古高原,深入沙漠;再向西南,经过塔里木盆地,抵达焉耆,龟兹,姑墨,疏勒。
西州城是唐代丝绸之路上的一个中心城市,也是唐代与西方各国进行海上商贸往来的主要枢纽。
丝路的主要货物自然是丝绸,这是一条由丝绸贸易发展起来的商业线路。
许多西方国家和中亚的许多国家,都对中国的丝绸垂涎三尺,不远千里而来,将自己特有的货物运到了唐代,与唐朝人进行贸易。
比如中亚的一些国家,会用最好的马匹来换取丝绸、瓷器、茶叶等,毕竟中国在战争中,最缺乏的就是战马!
比如,欧洲的许多香料都是从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欧洲人对丝绸情有独钟,视之为一种非常尊贵的东西。
所以大唐的丝路贸易,使西州在唐代中期的时候,不但成为了西域的第一大城,而且还通过丝路的交易,将东罗马,大食,胡椒,豆蔻,这些都被引入了中国的唐代。
西州是唐朝丝路的重要枢纽,它的丝路贸易,既可以促进西州的经济发展,也可以促进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
总之,唐代中叶,西州的经济十分发达,加上地理位置优越,使得西州在唐代中期的时候,已经是西域第一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