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文章写到原属明朝后又投降清朝的三大总兵反清归明,掀起了第一次抗清高潮,但是最终被清朝镇压下去了。清军继续进攻南明,到了1650年11月,南明永历政权就只剩下四川、贵州、广西三省之地了。
正当永历政权生死存亡之际,占据云南的农民起义军——大西军决定联明抗清,从而掀起了第二次抗清高潮,大西军的加入为南明至少续命10年。可以这样说,在1651年前,南明的抗清主力是官军,但是此后,南明主要是依靠以大西军为主的农民军来对抗清朝,才得以苟延残喘。
大西军是明末清初张献忠领导的农民起义军,1644年,张献忠在四川成都称帝,建国号大西,所以他的军队就被称为大西军。1646年,清军进逼四川,张献忠率军抵抗,不幸在1647年初战死。
张献忠死后,他的四个养子——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接管了大西军,成为了大西军的主要领导人,由于孙可望的地位和威望位居四人之首,所以成为了大西军的第一号人物。
在清军的攻势下,大西军被迫南撤,攻入重庆,后又进入贵州。本来是想把贵州作为自己的新基地的,但是此时听说云南土司沙定洲叛乱,占据了云南很多地方,而云南比贵州要富庶、地盘也更大,于是决定趁此机会占据云南。
1647年4月底,大西军攻入云南,历时一年多,占领云南全境。大西军在云南实行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军事改革,努力经营云南,养精蓄锐。不仅稳固了大西军在云南的统治,实力也大为增强,成为了当时抗清势力中最强大的一支军事力量。
此时的南明永历政权已经风雨飘摇,危在旦夕,迫切需要大西军的援助,才能使自己继续维持下去。
而大西军在云南站稳脚跟后,也希望走出云南,逐鹿中原,争夺天下。清军此时攻势正盛,单独与其对抗,大西军绝不是对手,而南明永历政权在汉族面临民族危机的情况下,获得了诸多抗清势力的拥护。因此,大西军需要明朝这块招牌、这面旗帜,来获取更多的同盟者,共同对抗清朝。
这一点从进入云南后,为了获取云南汉族官绅和当地土司的支持,大西军废除了大西国号,承诺要扶持明朝、恢复江山就能看出来。
在1649年,孙可望就派人同永历朝廷联系,希望封自己为秦王,自己将率领大西军归附明朝,共同抗清。但是永历朝廷的一些官员对出身农民起义军的大西军有偏见,加上担心大西军的加入会影响到自己的利益,因此坚决反对封孙可望为王。
最后只封孙可望为景国公,李定国、刘文秀为侯爵,艾能奇之前在进攻云南时战死了,所以没封。后在督师阁部堵胤锡的力争下,改封孙可望为平辽王。根据明朝的制度,二字王是郡王,一字王是亲王,郡王比亲王要低一等。
此时永历朝廷中有人伪造圣旨,抢先一步,前去云南封孙可望为秦王,孙可望非常高兴,昭告全省,大西军尊南明永历正朔,这就意味着大西军正式决定归附明朝,联明抗清了。但是后来这件事被拆穿了,孙可望希望永历朝廷能承认既成事实,而永历朝廷坚决不同意,这就引起了孙可望的不满。
影视剧中孙可望(右一)、李定国(左一)剧照
不得不说,永历朝廷确实是拎不清,目光短浅,活该被清朝打得节节败退。在那种生死存亡的时刻,区区一纸封王诏令就能让当时抗清实力最强的大西军归附,这买卖相当划算呀,但是出于各种理由,甚至有面子上的考虑,永历朝廷就是不愿意。
尽管对永历朝廷不满意,但是孙可望还是决定率军出滇抗清。由于大西军所在的云南离抗清前线湖南、广西还隔着四川、贵州,川贵地区此时还被当地军阀控制着,于己不利,因此孙可望决定先出兵控制四川、贵州,稳固大后方。
当时四川、贵州名义上属于南明永历朝廷,朝廷也在当地任命了总督、巡抚之类的高级官员,但大都是挂个名而已,实权都掌握在盘踞各地的军阀手里,他们只知道割据自雄,彼此争权夺利、互相攻伐,置抗清大业于不顾。
当初清军攻入四川后,由于四川连年战乱,社会经济遭到了极大破坏,无法解决粮饷问题,被迫撤退。整个四川,清军所控制的也就是四川东北部的保宁及其附近地区,兵力也并不多。但是由于四川、贵州的这些军割据自雄、互相攻伐,根本无法合作,收复全川,更不要说出兵湖广抗清了。
1650年5月,大西军进入贵州,1651年初,大西军控制了贵州全境,当年秋冬,击败各路军阀,控制了四川大部分地区。
在大西军进攻川贵的时候,清军在加紧攻打永历朝廷所在的广西,1651年3月,清军经柳州南下进攻南宁,孙可望得知消息后,急忙派军前去南宁护卫永历皇帝,并借此机会逼迫朝廷承认他秦王的合法性。
次月,永历朝廷正式下令封孙可望为秦王。于是孙可望在贵阳,自称秦国国主,建立了行营六部,自行任命大小官员。
在清军的攻势下,南宁最终被攻占,永历皇帝跑到了云南。1652年3月,在孙可望的安排下,永历朝廷迁到了贵州安龙,一个非常贫瘠狭小的地方。
你可能会感到奇怪啊,永历皇帝作为南明最高统治者,应该去云南省城昆明或者贵州省城贵阳呀,就是再不济,也不能去安龙这么个破地方呀。原因就在于孙可望的个人权力野心,他希望可以遏制李定国、刘文秀,自己要“挟天子以令诸侯”。
孙可望自己在贵阳,大西军的其他两位主要领导人李定国和刘文秀在昆明,如果永历皇帝在昆明的话,孙可望担心他们互相交往。孙可望虽然名义上是大西军的第一号人物,但他毕竟不是张献忠,李定国和刘文秀都手握重兵,且在军中的威望不比他差多少,因此他需要避免二人借助永历皇帝进一步增强实力,来同自己抗衡。
如果永历皇帝要是来贵阳的话,孙可望自己的所在地是贵阳,那么自己处理大小事情的时候名义上还要获得皇帝的允许,这样不利于自己发号施令。
因此孙可望思来想去,决定把永历皇帝安排到了贵州安龙,并且还派嫡系军队驻守,名义上是保护,实际上是监视。永历朝廷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汇报给孙可望,永历皇帝相当于是被软禁了,成了大西军的傀儡。
位于贵州省安龙县的南明永历皇宫(复建,今安龙县博物馆)
从此之后,永历朝廷再无自己直接控制的土地、人民和军队了,永历君臣的身家性命都在大西军手中。可以说,从这时候起,明朝已经名存实亡了,它现在只不过是块招牌,一面作为团结各路同盟者抗清的旗帜而已。
在控制了贵州、四川,稳定了大后方后,1651年5月,孙可望命令大将冯双礼率军由贵州进入湖南,攻击清军,正式开启了抗清之路,南明第二次抗清高潮即将到来。1652年5月,南明战神李定国登场,他率军由贵州进入湖南,与冯双礼部会合,大军一路势如破竹,收复了湖南大部分地方。
7月,李定国率军进入广西,8月2日,攻占了素有“广西北大门”之称的全州,几天后,攻占广西首府桂林,定南王孔有德自杀。9月中旬,广西全省宣告平定。
李定国在湖南连续攻克了大批州县的消息传到北京后,顺治皇帝十分震惊,他于1652年8月派遣敬谨亲王爱新觉罗·尼堪率领八旗精兵南下。12月23日,清军到达湖南衡州府(今湖南省衡阳市),与李定国大军相遇。
李定国命令先头部队与清军接触时,假装战败后撤,将其引入重兵设伏的包围圈,尼堪果然中计,一看李定国军队后撤,率军追击,结果落入包围圈,清军大败,尼堪战死。
李定国出兵半年,相继取得桂林大捷、衡州大捷,清朝定南王孔有德、敬谨亲王尼堪,两大名王身死,收复了湖南、广西大部分地方,震动天下,使得清朝君臣一听到李定国的大名,无不胆战心惊,以至于有人提出要放弃西南、两广、湖南、江西诸省之地,与南明议和,平分天下。
自明朝末年以来,明军在对抗满洲八旗军队时屡遭失败,几乎人人都得了“恐满症”。面对八旗军队,一触即溃,以至于投降清朝的汉族官僚每遇军情紧急时,往往都会请求朝廷派遣八旗军队参战。这次李定国的胜利,打破了满清八旗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
李定国取得的这一系列的胜利,极大鼓舞了抗清官绅百姓的斗志,尤其是在南明面临接连失败、危在旦夕,人人都对复兴明朝的前途几乎丧失信心的时候,这不下于一剂强心针。
李定国在湖南、广西接连取得大捷的时候,刘文秀在四川也取得了重大胜利。
就在当初李定国率军开赴湖南战场大杀四方之际,清廷派遣平西王吴三桂、定西将军固山额真李国翰率军由陕西汉中入四川,经过一番征战,清军除了原先控制的保宁地区外,已夺得成都、重庆、眉州等大片地方。
孙可望得知消息后,担心清军会由四川南下贵州,于是派遣刘文秀统领援兵入川,展开全面反攻。清军被击败,刘文秀收复了四川大部分地区。吴三桂、李国翰此时已决定全面放弃四川,退回陕西汉中,但是在有人的劝说下,最后退守在清朝最初在四川控制的地方——保宁。
刘文秀一路势如破竹,产生了骄傲轻敌的思想,他决定乘胜追击,一举攻灭保宁,收复全川。然而清军虽然接连失败,但是入川清军的主力基本完整,仍有相当的战斗力,因此刘文秀在保宁城下不幸惨败。
不管怎么说,四川的大部分地方被收复了,仍然处于大西军的控制之下,这次出兵取得了不小的战果。
可惜如此有利的条件,就如昙花一现,很快就消失了。南明历史上的无数事实,发生在历史上的无数事实都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诸多政治集团、军事集团失败的根本原因,不是死于外敌,而是死于内斗,正所谓“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就在李定国取得衡阳大捷的前一天,孙可望亲自指挥军队攻克了辰州(今湖南省怀化市)。按照李定国的想法,此时应该是二人会师,合力全歼进入湖南的满清八旗兵,收复全湘,然后联合原大顺军余部组成的夔东十三家北取湖北,东攻江西,进一步扩大战果的大好时机。
但是孙可望不仅没有抓住这个机会,反而嫉贤妒能,担心李定国功高震主,威胁自己的地位,于是早就暗中加以破坏李定国的军事部署。
当初李定国部署衡州之战的时候,原本计划是让马进忠、冯双礼的军队绕到尼堪大军的背后,与自己南北夹击,一举全歼尼堪所统清军的。但是孙可望得知后,担心李定国取得这一成功,于是密令马进忠、冯双礼的军队退走,导致虽然李定国取得了衡州大捷,但是因为孤立无援,无法全歼尼堪大军,并放弃了衡州。
衡州之战后,孙可望又以召开军事会议为名,召李定国前来,准备拘捕他,这件事被人告诉了李定国。
李定国得知消息后,于1653年3月,率领所部四五万兵马从湖南撤入广西,从此避免同孙可望见面。大西军就此分裂了,一南一北各自单独对抗清朝,根本无法形成有效配合,由大西军出滇抗清所形成的南明第二次抗清高潮遭遇了重大挫折。
李定国来到广西后,改变了原先的战略方向与计划,他决定联合福建厦门一带的郑成功部和广东抗清义师,共同攻占广东,进而夺取福建、江西、浙江、江苏等省,从而控制整个江南,然后北上,恢复大明江山。
而攻占广东是整个计划的第一步,也是其成败的关键所在。从必要性来说,广东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比西南诸省强太多了,若是得到广东,对于南明的抗清事业是非常有利的。另外,攻占广东的话,还能使南明的西南、东南两大抗清力量连成一片,有利于之后互相配合行动。从可能性来说,清军在广东的军队数量不超过3万人,实力较弱。
于是李定国在1653年3月、1654年3月,两次出兵广东,但是均告失败。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郑成功的不配合。尤其是李定国在第二次出兵广东之前,已经多次派使者前往厦门同郑成功联系,详细商讨了军事部署和出兵时间。郑成功也同意了,但是等真正出兵的时候却按兵不动,以至于李定国部独自对抗清朝大军,最后功败垂成。
郑成功为什么不配合呢?
我们大多数人对郑成功的印象除了收复台湾外,就是他坚持抗清,以反清复明为己任。康熙皇帝曾经写对联称赞他:四镇多二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郑成功这一生确实是始终对抗清朝的,在隆武政权灭亡后,他开始广泛招募文武人才,招兵买马,扩大自己的军事力量,在东南地区独树一帜。他与其他抗清力量不同的地方在于,他有着一支强大的海上军事力量,因为郑氏家族本来就是靠海上起家的嘛。
他率领这支海上力量经常出其不意地攻击清朝东南沿海各地,给清军以重大打击,清军不擅海战,在对付郑成功的时候,经常疲于奔命。这也就是郑成功在陆上占据的地盘并不大,但是却能一直能同清军抗衡、长时间周旋的重要原因。
也正是看重了他的这支海上力量,李定国才希望可以联合他共同攻占广东。郑成功不是看不到攻占广东后,对南明抗清事业的帮助,他也清楚凭借李定国、自己大军的联合攻击,广东必下无疑。
但是他明面上同意,实际上却不愿意这么做,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他想割据自雄,不想受制于人。
李定国第二次出兵广东的时候,郑成功正在与清朝议和,当然他并不是想要投降清朝,而是想借此机会扩张自己在东南的势力范围、增强自己的军事力量,因此他不愿配合出兵,以免破坏和谈,影响自己目的的实现。
郑成功之前尊永历朝廷为正朔,一大原因就在于,位于西南的永历朝廷天高皇帝远,方便自己独立行事。如果一旦攻占广东,南明的西南、东南的抗清力量将连为一体,自己的相对独立性就要受到朝廷的限制。还有,自己在兵力、爵位和声望上都比大西军的孙可望、李定国要差,永历皇帝又在大西军的控制下,那么自己必将更加受制于人,这是他无法接受的。
顾诚先生在《南明史》中认为:郑成功从来就不是朱明王朝的“纯臣”,他首先着眼的是维护以自己为首的郑氏家族和东南沿海部分汉族绅、民的利益,当清朝的“大一统”危及到这一集团利益时,他只有站在比较软弱的明朝一边,借明朝的名义展开反清斗争。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的“始终为明”,并不意味着他愿意毫无保留地服从明朝廷的调遣、恪守臣节。这就是历史人物的另一面。
在李定国第二次进攻广东失败后,由于损失比较大,加上他又急于赶赴安龙迎接永历皇帝入滇,从此之后他再也没有力量和机会进入广东了,战略计划付之东流。
而在湖南战场上,从1653年春开始,明清双方在湖南战场上长期处于相持局面,主要是因为双方实力相当,经过多次对战后,发现都无法消灭对方,因此只能是相持不下。
直到1655年5月,孙可望派刘文秀率军主动出击,水陆并进,计划先攻占常德,然后收复长沙、衡州、岳州,之后北攻湖北武昌。
此次常德之战,由于天气原因,导致路上行军的军队行动受阻,而乘水路而来的军队遭到清军伏击,全军覆没,刘文秀随即带领军队退回贵州,无功而返。
这是大西军联明抗清以来,最后一次主动出击的军事行动了。此后大西军内部围绕着继续拥护还是取代永历皇帝而公开分裂,纷争不已,甚至大打内战,已经无力东顾了。大西军内部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争端呢?这样的争端对于当时明清相争的政治格局到底意味着什么?
我们下篇文章接着聊,下篇文章也是南明系列的大结局了,欢迎大家关注。
参考资料:《明史》;《清史稿》;顾诚《南明史》;(美)司徒琳《南明史:1644-1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