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城乡小学共同体计划”第一组系列活动在晓庄小学顺利举办

中教优创 2024-12-24 14:18:45

清冬暖阳万物藏,教研沉香悦时光。为进一步落实《关于印发南京市城乡小学发展共同体计划的通知》精神,加强城乡教师间的教学经验交流,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共享,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12月20日下午,由南京市教研室主办,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和六合区教师发展中心承办,晓庄小学和六合实小八百桥分校协办的 “南京市城乡小学共同体计划”第一组系列活动在晓庄小学顺利举办。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新课标视域下课堂学习方式的重构”,旨在聚焦典型课例,以同课异构的方式,展示城乡不同学校教师的教学路径,落实新课标提出的学科实践的要求。

出席本次研讨活动的领导和专家有:南京市教育局初教处于婷科长,南京市教研室小学数学教研员刘正松老师,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潘文彬校长,六合区教师发展中心郑雪峰主任,教研员张敏老师、刘梅老师、张家萍老师,六合区实验小学八百桥分校王芝兰校长,吴敏副校长、袁广峰副校长,栖霞区教育局陈婷婷副局长,王勃科长,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张明红校长,周荣婷主任,研训员陈新涛老师、周晓梅老师和陈瑶老师,晓庄小学教育集团金立义书记和徐同涛副校长,以及来自六合、玄武、栖霞三区城乡发展共同体实验学校的部分骨干教师。

活动伊始,晓庄小学金立义书记致欢迎辞。金书记首先对出席本次活动的领导老师表示诚挚地欢迎和感谢。本次活动是为了积极落实新课标的精神,响应南京市教育局的号召,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希望通过教学经验的分享,深入交流教学理念,彼此碰撞,变革课堂的面貌,重构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在实践中学,在创造中长大。接着,分语文组和数学组开展了同课异构教研,为本次活动呈现一场教学的盛宴。

语文会场

语文会场第一节课,由六合区实验小学八百桥分校的王雪琼老师执教六年级整本书阅读《童年》导读课。上课伊始,王老师通过与同学们分享童年趣事,自然过渡到《童年》这部名著,并以学生课前提出的兴趣问题为抓手,开启深度研读。首先以阿廖沙的生活轨迹多幅图片为依托,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大胆推测阿廖沙生活的变化,清晰地梳理出主人公童年的生活轨迹,感知主人公命运的跌宕起伏。接着,王老师借助书中插图、文字与视频,生动地展现了外祖父、小茨冈等人物形象。学生从多元素材里真切体会到人性的丰富性,认识到外祖父的慈爱与暴躁、小茨冈的善良与贪便宜。王老师还通过视频、文字让学生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及高尔基的童年经历,助力学生理解高尔基创作《童年》的意图。最后,指导学生运用人物环形图梳理人物关系,根据阅读规划表进行整本书阅读,为学生深度阅读打开通路。

第二节课由南京市晓庄小学周静老师执教六年级《童年》交流课。课始周老师先通过一个小视频,回顾了学生阅读《童年》的过程,接着全班围绕“阿廖沙的童年幸与不幸”开展了思辨性阅读,围绕这个主题,全班同学自然分成了两派。两派学生从小说的人物、情节、环境展开了交锋,分别以“人物影响力排行榜”“做插画大师”“童年小剧场”的形式进行汇报。接着周老师让学生现场自由辩论,将课堂气氛推至高潮。两边学生唇枪舌剑,各不相让,有的结合书本内容,有的结合现实生活,有的结合自己的成长,阐述了理由。周老师适时切入,用学生研究成果中的“环形图”把学生的思维引向融合,发现小说人物性格的多面性和丰富性。在此基础上,请学生谈谈如何看待童年成长中的幸与不幸,学生的认识趋于统一,幸与不幸都是童年成长的过程,也是财富,正如高尔基一样,童年中的幸与不幸历练了他,也成就了他,让他成为前苏联文学的奠基人,世界大文豪。

两节课后,特级教师潘文彬校长作点评与讲座。潘特首先对晓庄小学学生课堂上的表现力给予了极大地称赞。孩子们在课堂上思维活跃、积极表达、自信满满,充分彰显了生机勃勃的活力。其次潘特对两节课给予了高度评价,点赞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

他指出,在这两堂精彩的展示课中,教师们大胆创新,采用了全新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有效激发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课堂充分彰显了以学为主的教学理念,教师在关键时刻做指点。课堂上,两位教师特别强调了整本书阅读的重要性,并传授了科学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们在课外阅读中自主探索,通过关注人物的经历、性格分析以及作者的生平背景等多个方面,成功地点燃了学生们的阅读热情和阅读期待。其次,两位老师通过细致分析文本中的人物、环境和情节,使学生们能够深度地理解整本书内容,并掌握了有效的阅读技巧。

最后,潘特强调,整本书阅读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至关重要,通过阅读,学生们可以培养起扎实的语文核心素养,包括文化自信、语言运用能力和审美创造力。因此,阅读不仅仅要理解内容,更要深入探究作者的表达方式,从而在阅读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

数学会场

六合区实验小学八百桥分校的张寿兰老师和晓庄小学的丁洁老师开展了同课异构,本次课例展示的内容为苏教版五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

张寿兰老师从“王大伯的农庄”遇到难题这一真实问题情境着手,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激活了学生求长方形面积的已有经验。为了帮助王大伯解决难题,学生产生了用列举策略解决问题的需要。本环节张老师给予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索列举的方法。汇报环节,学生思维活跃,呈现出不同的列举方法,接着抛出核心问题:这些方法有什么共同之处?学生通过讨论明确了虽然方法不一样,但都是把所有的可能情况一一列举出来,在列举的过程中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引导学生关注了一一列举策略的本质。

丁洁老师从“姚爷爷的小农场”引入“怎样围面积最大”这一问题,“小先生”们课堂上自主探索,呈现了分与合、列表等形式的思考过程,在生生互动、生生交流中明确了一一列举策略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随后,学生回忆曾用列举策略解决的实际问题,进一步辨析出策略的应用情境是“存在多种可能”时,带领学生体会了策略的价值。在完成学做单2-1与2-2的研究时,丁老师融合了教材练习与劳动实践课的内容,让数学回归了生活,学生在解决“几点给菜苗喷水”“帮大厨搭配菜谱”这两个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了灵活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经验。丁老师的课让学生自主探究、互教互评、共享共进,充分体现了“小先生制下儿童自动课堂”的教学理念。

最后,南京市教学研究室小学数学教研员刘正松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高屋建瓴的指导。刘老师对两位老师的课例设计给予了充分地肯定,认为两节课的设计有亮点、有新意,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真正理解一一列举能够解决的情境特点及其应用价值。希望老师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关注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常规教学中的意义,让策略意识成为纵贯三年级到六年级的知识链,通过设计非常规问题进一步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感悟之中生发思维进阶之花。

活动最后,南京市教育局初教处于婷科长作总结性讲话。于科长首先精准地指出了城乡共同体发展的关键问题,并高度评价了近期取得的阶段性成效。于科长特别强调了共同体发展专业指导新模式所带来的积极影响,认为这一模式为城乡教育的均衡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随后,于科长对市教研室、市教育局领导、区教师发展中心以及所有积极参与共同体建设的校长和教师们表达了诚挚的感谢,她指出正是有了大家的辛勤付出和坚定支持,城乡共同体的发展才得以取得如此显著的成果。最后,于科长预告了即将召开的共同体建设座谈会,并鼓励大家积极梳理在共建过程中的困难与建议,希望大家能在座谈会畅所欲言,分享经验,交流心得,共同为城乡共同体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教育无界,共筑未来。城乡携手行,教育求均衡。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城乡小学共同体”定能书写更加绚丽的篇章!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