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温暖,教育同行——北京市育英学校密云实验小学语文学科专家进校园活动

校园热点观察 2024-12-05 09:14:47

12月3日,北京市育英学校密云实验小学盛迎两位教育领域的翘楚: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正高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首都名师,“万人计划”国家级“教学名师”,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陈延军老师;北京市教育学会科技体育专委会理事长、海淀区教育学会秘书长——闫顺林主任莅临学校,对学校的课堂教学予以指导。寒冬已然降临,然而课堂却仿若温暖的春日,专家们的莅临为学校的教学灌注了全新的活力与智慧。

此次专家进校园活动首先呈现两节语文课。分别是王英老师执教的《精卫填海》和贾天赏老师执教的《鸟的天堂》。专家们不仅认真听取了课堂教学,还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进行了详细的点评与指导,在场的每位教师受益匪浅。

王老师以选拔神话传讲人为情境开展《精卫填海》教学。首设“朗读关”,通过多读的方式让学生熟悉故事文本,在朗读中初步感知文言文的韵味与节奏。次设“讲述关”,不仅要求学生讲故事,还引导学生自评与互评,涵盖读与讲的多方面评价,促使学生深入理解故事内容。同时,鼓励学生发挥想象,扮演精卫与东海,探究故事结尾的开放性,畅想精卫填海过程中遭遇的困难及解决途径,深入体会《精卫填海》的神奇魅力。终设“传讲关”,进一步激发学生想象力,让他们以传讲人的身份完整地讲述故事,在传承经典神话故事的过程中,锻炼表达能力与创新思维,使学生对《精卫填海》这一文言文经典篇目有全方位、深层次的理解与感悟,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与文化传承意识。

贾老师这节课,紧扣“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语文要素,以“鸟的天堂”为依托,巧妙运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多元教学法,引导学生在找美景、品句子中深入剖析榕树静态美与群鸟动态美,借助对比明晰动静结合妙处,并通过朗读感悟情感与观察顺序。同时,读写结合的课后作业促进知识迁移,资料链接江湛铁路与鸟的天堂关系及相关保护措施,拓展升华情感价值,在提升学生语文能力与审美情趣基础上,有效增强环保意识,达成多元育人成效。

在课后,专家们对两节课进行了详细点评。

陈老师表示今天的课设计非常成功,课堂效果超出了他的预期。陈老师强调:教学中最重要的是如何通过文学作品传递精神。在他看来,古文不仅仅是对文字的学习,更是情感和精神的传递。尤其是《精卫填海》所展现的“坚韧、执着、勇敢”精神,这种精神正是教育的根本目标之一。这节课的成功在于,通过精卫这一形象,学生不仅理解了文学的魅力,还能够感受到那种“人不服输”的精神。课中使用了人工智能的技术,帮助孩子们通过互动更加生动地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教学方式的创新和技术的融合对课堂效果起到了积极作用。

《鸟的天堂》一课中的朗读环节非常重要,特别是在散文类文章中,情感的渗透和语言的韵律感需要通过朗读来体现。通过让学生带着情感去朗读《鸟的天堂》,不仅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还能让他们感受到文章中表达的自然美和生命力。陈老提出了通过观察和对比的方式,让学生感受《鸟的天堂》中的动静之美。老师应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哪些是静态的美,哪些是动态的美,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视角理解文章内容。陈老师强调:课堂教学不仅要注重文学的传承,还应结合当下时代背景。例如,现代人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可以与《鸟的天堂》中的自然美景联系起来,让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思考如何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闫主任对两节课的教学过程也表示高度认可。在《精卫填海》一课中,教师设计了评价表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通过小组交流和汇报促进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式提升了学生的参与感,使课堂内容变得更加生动和有趣。闫主任提到,《精卫填海》这类古文不仅要传授给学生,还应与当代社会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帮助学生理解古人的理想如何影响今天的社会。《鸟的天堂》一课,专家认为课堂不仅是观察自然,还需要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闫主任指出,学生通过观察自然景物,学习写作和思维方式,能够更好地理解环境保护等现实问题。结合时代背景,课堂内容才能更有意义。

张校长在总结中深情地表示,今天的教研活动不仅是一次课堂上的成长,更是一次教育理念的升华。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如此优质的平台,教师们要抓住机会,不断进步与成长,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最终回馈给每一位学生。

主持人杜老师在活动结尾再次对两位专家表示感谢并代表老师们发表了自己的感想:“今天的活动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在教育的道路上,除了专业的教学技巧,更需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发挥情境创设的作用,充分挖掘文本的深度,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教育的温暖始终照亮着前行的路。专家们的悉心指导,如同冬日里的阳光,给予了学校语文教师新的思考和启发。未来,学校全体语文教师将持续汲取专家的宝贵建议,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基于新课标理念,努力打造“真·实”课堂,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成就更加美好的明天!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