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泉州市在河湖长制工作的征程上扬帆奋进,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相关部署要求,守正创新、砥砺前行,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赢得多方赞誉,为守护一方碧水全力以赴。
图:泉州市政府研究通过《泉州市区域水质综合评价工作方案》
密织“防护网”,水质跃升新高度。泉州市勇当先锋,在全省率先搭建区域水质综合评价机制,斥资 8695 万元打造 134 座水质自动监测站。每月,精准监测全市 212 个区域水质综合评价断面,对水质下滑显著的基层责任河长毫不留情通报批评,同时祭出约谈、曝光、问责等“利器”,督促各级河湖长守土尽责,力保辖区河湖水质稳中有升。
图:泉州市东海污水厂二期扩建工程
打响“大会战”,污水治理显成效。谋定而后动,泉州市精心策划 199 个中心城区污水收集处理项目包,豪掷 188 亿元攻坚污水整治难题。汗水浇灌出硕果,全市内河入江口水质同比劲增 12.5%,氨氮平均浓度大幅下降 15.9%;39 个主要流域国、省控断面Ⅰ-Ⅲ类水质比例达 100%,小流域考核断面Ⅰ-Ⅲ类水质比例升至 97.4%,同比提升 7.7%,昔日污水如今渐清流。
锻造“示范生”,水网建设立标杆。荣耀加身,泉州市作为全省首个入选国家市级水网先导区,聚焦“两江两翼、五连五枢”布局,快人一步启动并圆满完成全市水网建设规划编制,为现代水网勾勒蓝图,领航前行。
图:南高干渠供水替代工程开工
搭建“架心桥”,两岸供水情更浓。泉州向金门供水六载,累计输水超 3800 万吨,金门供水工程龙湖泵站荣耀入选第一批国家水网重要节点工程。不仅如此,持续投入 28 亿元筑牢金门供水水源保障工程,打造“双水源、双线路、多调节”体系,还精心开展水源地示范平台与教育实践基地节水板块提升,一水牵两岸,情谊共绵长。
图;泉州市检察院、市河长办开展增殖放流活动
挥出“组合拳”,“四乱”整治破难题。强化“河长 + 检察长”联动,泉州市与市检察院紧密携手,针对晋江下游河道“四乱”问题专题会商、重点督办 12 件涉河涉水难题,移送立案 95 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书 68 件;饮用水源地、非法采砂、侵占水库专项整治同步发力,44088 个河湖“四乱”问题逐一销号,啃下泉州大桥违规广告牌等“硬骨头”。
图:泉州市“政协委员河长”聘任仪式
厚植“厚沃土”,全民护河根基牢。创新领航,泉州市全省首创“乡愁河长 + 政协委员河长”机制,广纳贤才,壮大治水队伍。210 名“政协委员河长”巧借“河长制 + 政协民主监督”合力,频巡河湖;11368 名“河小禹”脚步丈量 100 多个镇、村,巡河里程超 8000 公里,爱河护河蔚然成风。
激发“内动力”,奖补激励促奋进。联合市财政局,泉州市重磅推出《泉州市河湖长制工作正向激励实施方案(试行)》,280 万元专项奖励资金落地,率先实现县乡村三级激励全覆盖;另有 100 万元水质改善奖励资金添翼,以奖促优,激活河湖治理“一池春水”。
图:泉州市举办全省幸福河湖评价报告发布暨幸福河湖交流会
奏响“协奏曲”,水旅融合创幸福。“水旅融合推动幸福河湖建设”课题研究先行先试,探索“水脉 + 文脉”文旅新篇。永春在全国水利风景区培训班分享经验,全省幸福河湖评价报告发布暨交流会落地泉州,奏响幸福河湖“交响曲”。
图:泉州市“河长日”系列宣传活动
唱响“主打歌”,宣传引导聚人心。泉州河湖长制创新之举两度入选水利部典型案例,《中国水利报》聚焦点赞;奥运冠军李发彬振臂一呼,倡议爱河护河;南音《河湖长制》闪耀“中国河长制湖长制”云上“春晚”;“河长日”系列活动缤纷多彩,让河湖长制家喻户晓。
征程未有穷期,奋斗永不止步。新的一年,泉州市水利局将紧跟市委、市政府步伐,以河湖作锦缎,用实干为笔墨,胸怀壮志,奋力绘就泉州美丽幸福河湖的壮美新画卷,向着更高峰攀登。(陈英毅 苏诗颖 黄雅艳)
供稿:泉州市水利局
责编:阳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