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好友“雄鹰MA”写于三年前即2020年2月23日的原作,题目为《不能忘却的纪念——杨靖宇将军殉国80周年》。经本人同意并授权,全文转发于此。转发时原作者对文章做了个别修改。)
关于杨靖宇将军的壮烈殉国,这些年来有许多文章和多部电影、电视剧呈现给读者和观众。但是许多情节和说法都不一致,那么真实的情况究竟是怎样,带着疑问笔者翻阅了一些抗联老战士的回忆文章和文史资料记载。
历史背景
1937年底,日伪实施“集团部落”,制造“无人区”,所有可供住宿的房屋一律烧毁,切断了抗联部队与群众的联系。从1939年7月起,大批日伪军从东北各地调至南满地区,10月开始实施“吉林、间岛(延边)、通化三省大讨伐”(又称“野副大讨伐”),由关东军吉林军管区部队长野副昌德指挥,矛头指向杨靖宇将军率领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中共南满省委及一路军将领在桦甸密营开会,决定为保存实力“化整为零,分散作战”。会后,杨靖宇将军率领一路军警卫旅一部及少年铁血队约400人,由桦甸进入蒙江地区(今靖宇县)。回师蒙江,是因为在这一带抗联建有几十座密营,储藏了部分粮食、弹药及越冬物资,在一定程度上可保证我军作战的需要。
主要战斗经过
1939年末,将军率领部队进入蒙江地区后在那尔轰一号桥设伏,歼敌数十余人甩掉了尾随之敌。1940年1月中旬,部队行军时被日军飞机发现,而后在错草顶子遭到日军有马部队、小滨部队包围,激战直至天黑,才得以摆脱。将军根据形势的变化,改变部署,令警卫旅政委韩仁和,团政委黄海峰率领警卫旅一部,分兵诱敌北上,将军则率领部分部队择机突围。
1月21日,警卫旅参谋丁守龙,在战斗中负伤后叛变投敌。日伪方面从叛徒口中得知杨靖宇将军就在这支部队中,将军分兵的行动计划,人员武器装备、大部分密营位置及越冬物资、储藏地点等均被日伪获知。伪通化省警务厅长岸谷隆一郎赶到蒙江坐镇指挥。对北上的韩、黄部队于不顾,集中日伪军及警察大队共二万余人“铁壁合围”死死盯住将军所部,紧追不舍。由叛徒带路,将所知道的抗联密营、物资、粮食尽数焚毁。
1月29日,在四方顶子(今辉南县与靖宇县交界),部队在大雾中与大批日伪军遭遇。激战后,将军与警卫旅和少年队失掉联系。这时将军身边部队只有百人,后勤给养断绝,情势危急。
在这个关键深刻,特卫排长张秀风携带机密文件、4支手枪,在2月1日向五斤顶子伪警察所投降。敌人由此掌握了将军的准确位置和突围路线,使用“狗蝇子”战术疯狂追击。
由于连续作战,将军率领的部队伤亡、减员不断增加,2月3日将军身边有30余人,2月6日将军身边还有15人,到2月12日将军身边仅剩6人,但已有4人负伤。将军让负伤的警卫员黄生发带领伤员走相对安全路线,去那尔轰密营养伤,自己带着两个警卫员去寻找被打散的部队。
15日下午,将军在新开河木场西北与三支讨伐队共600余人遭遇,敌人是这样描述的:“是杨啊,大家这才一齐射击,于是他受不住而逃走了。完全象巨人那样跑着,双手摆过头顶,讨伐队怎么追也跟不上他,最后他终于逃进密林之中。”
敌人整整追了一夜。没有月光,敌人就将个人携带的火柴集中起来,一根一根划着火柴寻找将军的脚印和血迹(将军的手臂负伤),但是敌人还是在16日凌晨失去目标。这一天一夜间,600余人的讨伐队,被打死、打伤、掉队的最后只剩下50人。
2月18日,在蒙江大东沟附近,将军的两个警卫员在寻找粮食时,被告密者引来的十几名伪警察发现,两个警卫员交替掩护退到海龙河边,不幸先后中弹牺牲。敌人在牺牲的警卫员身上搜到刻有将军名字的印章,经过叛徒辨认二人就是将军的警卫,判断将军就在附近,于是调集附近所有的讨伐队进山,并四处张贴告示,不许打柴的百姓携带食物进山。敌人感叹道:“这样越发弄清楚杨只是一个人了。四天过去,所有的办法都用尽了”,还是找不到将军的踪迹。
两个警卫员牺牲后,将军孤身一人,且有伤痛病痛在身,用了4天的时间,艰难地从蒙江东面转移到了蒙江西南方向的二道崴子。这里有个村民上山砍柴搭建的地窝棚,这天是正月十五,已经断粮数天的将军则是以草根和棉絮充饥。
壮烈殉国
2月23日午后,将军看到上山砍柴的村民,就委托他买点食物,但是这个败类下山就向敌人告密并引来了讨伐队。
将军在这人下山一段时间后,感觉到了有些不对,就从地窝棚出来,沿着沟趟子上行不过一里路,到了三道崴子。这里山谷北侧有条小河叫恶河,四季流淌,部分河面有冰雪覆盖,河畔有乱树丛,不密集,高一点的是棵50公分左右的扭筋子树。此时,将军已经没有一点力气。
将军殉国的这场战斗,没有我方人员在场,敌人是这样记载的:
伪《协和杂志》263期,益子理雄(讨伐队.警尉补)在“杨靖宇讨伐座谈会”上说:“由报告的农民做向导向约会地点走去,可是到那里一看好像事先知道一样,约会地点连个人影也没有,只看到一排大脚印上山了。就这样,走在最前头的人没有用声音,而是用手比划着山那边有人影。于是,把全队人员分成两班,一班从山顶上,一班从山半腰偷偷地往前凑。‘嗒嗒嗒’一起向山那边缺口的人影开了枪,那边的人影一边滚着一边逃脱了。
“我让四五个人 留在山顶上监视人影的去向,自己带人追了上去。这时已经看到对方动作迟缓,力气已经用尽了,再次靠近山麓地形做隐蔽,用两只手枪向讨伐队射击,敌我距离是50米。‘你是怎样抵抗也没有用了,投降吧!’30米我们向他劝降,但对方连回答的神色都没有,代替他回答只是手枪子弹。
“进击到20米,他已经是进退维谷了。这时我们分成两伙,从两方面开始向他射击,听见啪嗒一声手枪落地,他用另一支手枪继续射击,最后迫近到10米,不知是哪一面所射的子弹命中了,敌人啪哒一声倒下,这是我亲眼看到的。‘前进!’我用尽力气大声喊着,当跑上去一看,一个身中数弹的大汉仰面倒在地上,这个顽强的敌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杨靖宇!”
笔者读到这里眼前一片模糊......
定格——
时间:1940年2月23日下午4:30分。
地点:吉林-蒙江-三道崴子-恶河畔。
伟大的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壮烈殉国,时年仅35岁。
将军的遗物
日本人拍的照片,并做的说明:毛瑟尔手枪1支,子弹160发,考尔特2号手枪1支,子弹30发,考尔特3号手枪1支,子弹40发,现金6660元。此外还有手册(笔记本)4本、怀表1块、钢笔2支、铅笔1支、宣传文稿一折。
这和在2月12日与将军分开的警卫员黄生发后来的回忆是吻合的,“将军的佩枪:镜面匣枪(日本人称作毛瑟尔)、马牌撸子、小五封子(袖珍型手枪.5发),在当时来说,这些短枪比其他牌子的秀气。”
(将军平时佩带的枪支是枪套穿在武装带上的撸子,镜面匣枪是在战斗时做指挥枪来用的,平时由跟随的警卫员携带。)
对将军遗物的照片观察:交战时将军手臂中弹,掉落的那支枪就是镜面匣枪,射击后枪管是很热的,在落地后融化了雪又结冰,所以在照片上镜面匣枪的枪管位置结冰轮廓非常清晰。如果这支手枪(装上木盒枪托抵肩射击有效射程可达150米)还在将军手上,会给敌人更多的杀伤,将军持的另一支手枪是马牌撸子,这支手枪有效射程只有25米左右,所以敌人才能步步逼近。
敌人对将军的敬畏
伪《协和杂志》263期刊登“杨靖宇讨伐座谈会”(节录):
记者(宫本):请先谈谈杨的履历和风貌吧...
岸谷:这方面程君是最了解的,早先是杨司令的臂膀嘛...(笑声)
程(斌):(低着头)不要闹笑话,对于杨我大概知道一些,生于山东(笔者注:河南),身材高大,将近六尺,即有力气,又善急行……
益子:不但有武功,而且有文才,出身于大学,曾经率领两千人的部下从这一点看,值得十分敬佩。
岸谷:仅从军衔来说,是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中国共产党第一路军参谋,是个了不起的代表人物。(笔者注:杨靖宇将军殉国前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
记者:他的全盛期是从何时开始的呢?
益子:从康德2年(伪满溥仪年号,1935年)就出名。当时杨受中国共产党派遣,到吉林的磐石县组织(领导)鲜系共产党员成立的公共团体。那时候这个团体非常不统一,他能把它统制起来,可见才干不一般啊,不是一个寻常人物可比的了...
记者:那么杨就做了党的首席了?
益子:是的,他具有那种武功与学识,就会众望所归的了。以他为中心组成一个大团体,他的全盛时代,大约是康德3年、4年(1936、1937)时候,他率领两千人的队伍,(笔者注:第一路军3500余人)身边有二三十挺 机关枪保护,连医疗机关的设备都有,确实是了不起的呀,他的活动跨越间岛、安东、通化、吉林和奉天5个省30个县!他手持毛瑟尔手枪,是能在200米内打掉树上苹果那样的名手,真是了不得!
岸谷:那天(2月15日)在杨的毛瑟尔手枪下,战死者一名,负伤者六名。他最后衣服是刮裂的,胃里连一粒饭都没有,仍没放弃再建(聚集部队)的希望。虽为敌人,睹其壮烈亦为之感叹,大大的英雄!
绪方:是个英雄!
益子:的确是个英雄。
(“杨靖宇讨伐座谈会”时间:1940年4月.地点:柳河县.三源浦镇,到会人员为日伪讨伐队成员及部分叛徒。)
叛徒名单:(部分)
胡国臣,抗日联军第1军军需部长,1937年 12月21日率部投日。
安光勋,抗日联军第1军参谋长 ,1938年2月13日率部投日。
程 斌,抗日联军第1军第1师师长,1938年 6月29日率部集体投日。
尹夏泰,抗日联军第1路军1方面军参谋长,1939年冬率部投日。
以上人员的叛变,迫使抗联不得不放弃金川河里根据地、桓仁老虎顶子根据地和辑安老岭根据地。
丁守龙,抗日联军第1路军警卫旅1团参谋,1940年1月21日叛变。丁的叛变暴露了将军行踪、兵力部署和部分密营位置,使将军和部队陷入险恶境地。
张秀风,抗日联军第1路军总部 特卫排长,1940年2月1日叛变。张的叛变,导致敌人把将军突围的线路封死,更进一步把将军逼入绝境。
是谁向杨将军开的枪
真的如益子理雄所说“不知哪一方面射击的子弹命中了”?
伪《满洲国治安小史》明确地记载是“机枪射手勾动了扳机”,那么,这个机枪射手是谁?
上世纪80年代,有关部门通过对知情人和叛徒调查、核实,历史的细节终于浮出水面,凶手——又是无耻的叛徒!
1938年6月,抗联1师师长程斌胁迫部下100余人叛变投敌,其中有1个人叫张奚若,机枪连机枪手。1940年2月1日叛变的张秀风当时不在现场,是后去的,但是他亲耳听到张奚若讲述如何向将军射击的过程。
2月23日下午,在濛江的伪通化省“讨伐”本部接到发现将军的报告,便集合所有能动用的力量(第一批21人),紧急赶往地窝棚处,这个张奚若就在其中。
敌人是顺着雪地上的足迹追赶上来的,在河畔发现了已经耗尽体力的将军,就一边射击一边劝降。将军持两支手枪战斗,镜面匣枪的扇面射击,让敌人一时无法接近,战斗一度相持不下。但是,有另外一伙敌人从山上窜了下来,在右侧向将军射击,两面受敌的将军手臂中弹,镜面匣枪掉落。将军用另一支手枪继续射击,在打倒了几个敌人后,弹夹内子弹打空了。将军就以树丛做掩蔽,以便更换弹夹,这时张奚若再次用机枪扫射。在一棵50公分左右的扭筋子树旁,将军身中数弹……
当晚,“讨伐队”返回濛江县城,在“讨伐队”本部附近的饭馆喝“庆功酒”。张奚若坐在首席,并在酒桌上炫耀说:“正当杨司令刚起身的一刹那,我瞅准机会一个点射,齐刷刷地都给他点在这儿上了,”说着,他用手指向胸口。
张秀风坐在隔桌,听张奚若恬不知耻地炫耀,端着酒杯往桌上狠狠一蹾,骂了一句:“混蛋!不得好死!”
张秀风的失态使在场人像得了传染病一般,都喝不下去了,酒桌上一下冷了场。在座的有不少人是抗联叛徒,心态极为复杂,“庆功宴”不欢而散。
这些可耻的叛徒们对抗联的危害是致命的,对民族的危害是巨大的,起到了敌人起不到的作用,至今让我们深思。
镜面匣枪的去向
通过咨询和查阅资料得知:将军殉国后,将军的遗物由伪通化省警务厅长岸谷隆一郎作为战利品带回到通化,存放伪通化省警务厅(即现在通化市玉皇山下的飞机楼二楼西侧)。1945年我军接管通化时,在伪通化省警务厅一间办公室的卷柜里,发现有便笺标注的‘杨司令用枪”的镜面匣枪。
后来这支匣枪的去向,就有了几种说法。一说是东北解放战争时期我军部分部队撤到北满,将军的遗物被送到后来成立的东北烈士纪念馆(哈尔滨)。
另一说是该匣枪继续存放于通化飞机楼内,于通化2.3暴乱期间不知去向。
还有一说是1957年将军的陵园在通化落成时,一起存放在了陵园,文革后不知下落。
笔者在某地的纪念馆内看到有标注“杨靖宇将军使用的手枪”的展品,便问工作人员:是原物吗?工作人员回答:是呀,当看到笔者不解的表情时又说:我们说它是,它就是。
笔者又问:那怎么和旁边的照片不一致呢?工作人员笑而不答。
笔者认为,由于年代久远和历史的原因要找到原物是很困难的,但是在重要的纪念馆对使用复制品或替代品,应该明确予以注明。
将军的才华
将军毕业于河南省立(开封)甲种工业学校,真才实学,在开国将帅中也不多见。将军的毛笔小楷相当工整,在靖宇陵园(通化)有原件展示。将军投笔从戎,在战争中学习战争,足智多谋,灵活的运用山地游击战术,给侵占东北的日军予以沉重的打击。将军创建革命根据地,长期独挡一面(同期有朱、毛江西根据地,贺龙洪湖根据地,徐向前川陕根据地等)。可见,将军在中国革命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力都是很高的。
将军的文学功底非常出色:《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军歌》《四季游击歌》《西征胜利歌》《中韩民族联合起来》等,都是他在油灯下、篝火旁亲笔创作的。在开国将帅中,也只是有陈毅元帅创作了《新四军军歌》。
将军的风采
从1937年就给将军当警卫员的黄生发回忆说:“将军身材魁梧,浓眉毛、大眼睛、单眼皮、高鼻梁,相貌堂堂,非常英武。衣食住行一贯艰苦朴素,冬夏不留长发,剪光头,平时着装,夏秋穿缴获日军的黄军装,腰扎扣环的牛皮带,皮带上挂着一个小子弹盒,佩带小五封子,使用八倍望远镜,镜壳淡紫红色,挺新鲜。脚登五眼黄胶鞋,打两副绑腿,内衣是日军穿的薄绒衣、毛衣、毛裤,冬装有一件狐狸皮大衣,狐狸腿后有烙印,吊着用白花旗染成的黄布面。(笔者注:抗联的服装有缴获的,还有一部分是用黄菠萝树皮把白花旗布染成黄颜色缝制的。)战士们吃什么,他就吃什么,衣裳破了,自己缝补,睡觉不脱衣裳,枕着他的军用挎包,倒下就睡。
将军接人待物和蔼可亲,跟老百姓说话非常和气,他住到哪里,就给哪里的房东挑水、扫院子、干零活,像亲人一样。
将军平时给人以镇静、坚强、毫不畏惧的印象,讲话打着手势,特别有感染力。将军从不骂人,急了时就说:‘岂有此理’,说这句话时,口气不同于往常,份量就重了。
将军善于学习,爱读报,身边总有些从敌人那里搞到的报纸。将军还有许多书籍,印象最深的是他有一本《论持久战》油印本,经常阅读行军时带着,宿营时坐下就看。”
1938年11月25日,将军与抗联第二军六师师长金日成在濛江南泊子会合。将军把六师改编为抗联第一路军第二方面军,金日成任指挥。金日成后来回忆道:“杨司令那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一眼就吸引了我,人值千斤,眼值八百。我一看杨司令的眼睛,就知道他是一个忠厚而热情的好汉。”
将军的警卫员王传圣回忆当年第一次见到将军的情形时说:“1935年树叶刚伸巴掌的时候,我到桓仁县落子岭军部去开会,日头下山的时候到了军部,见一个人站在队前讲话,仔细听,这口音不像山东的,也不像河北的,我问李副官长:讲话的是谁?李副官长说:‘闹了半天你还不认识!他就是你日夜盼望要见到的杨司令。’‘杨司令!’我一听这话,跷起脚,抻长了脖子往队伍前边望,只见一位长方脸大汉,个头挺高,舒展着浓眉,睁圆了闪着光亮的大眼睛,特别有神,讲起话来,打着手势,话音洪亮有力。我心里想:真有股军长的威武劲儿。”
许多文章和回忆录都是说将军身材魁梧是个大个子,但是具体多高没有记载。笔者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去柳河县,住在社员家,有一次和房东大爷聊天,他说当年(1935年)在八里哨的沟里住(后来笔者查看地图:八里哨在哈尼河上游,下游就是抗联的河里根据地),“我见过杨靖宇,大个子,关里口音,说话挺和气,让我去沟里给人送信。”
我问:“有多高呢”?
“比我高半头呢!”(房东大爷身高有1.8米。)
笔者八十年代陪外地来的上级去拜谒将军陵园,陵园管理部门派了工作人员做讲解,据她讲,将军身高是1.92米,主要依据是将军殉国后敌人拍的那张遗体照片,在门板上差七、八公分左右就和门板一样高了,当地老百姓的门板高是2米,笔者是认同这说法的。
历史人物不能过度演义
最令人费解的是那些电影和电视剧,不顾事实,任意虚构,例如,多集的XXXX电视剧,在将军牺牲前用长镜头表现将军在雪地中长时间的奔跑,(你演员倒是吃得饱饱的,那时将军5天多都没有粮食吃,胃里是草根和棉絮,由于饥饿眼睛都是花的,将军当时要是有这样的体力,早就摆脱了围困,何至于牺牲在敌人的枪口下。)这还不够,还让演员手持两支匣枪并且系上红布,跑到高坡处站在大树前,面对敌人(这又不是舞台艺术)。在残酷的战斗中,是怕敌人找不到目标吗?(让观众看的都着急)
在匣枪系上红布,早见于土地革命初期(如赤卫队员、游击队长等),初创时期的工农武装普遍缺乏战斗经验和军事常识,在实战中频频的暴露自己和部队的目标,在付出了鲜血和生命代价后,就没有那样做的了。
电影和电视剧在反映英雄人物时,尤其是象将军殉国这样重大题材的,由于是真人真事,决不能任意虚构,许多细节不细,整体必定粗糙,实事求是才是对先烈应有的尊重。
今年,是杨靖宇将军殉国80周年。在国家和民族遇到危难的时刻,杨靖宇将军和他的战友们奋战在白山松水间,担负起挽救民族危亡的大任,将军高贵的品格正是中华民族几百年来,在抵御外来入侵时,不屈不挠,不畏惧强敌,坚强意志的集中体现。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2020年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