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庸先生的武侠巨著《神雕侠侣》中,有一段情节始终让读者们难以释怀,那便是尹志平夺走小龙女处子之身的桥段。
这段剧情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读者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也成为了这部作品中一个备受争议的焦点。
一、终南山一夜那时,小龙女带着杨过潜过古墓的水道,来到了终南山的草地上。他们成功逃离了李莫愁的追杀,本应迎来一段无忧无虑的生活。然而,命运却在此刻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疯疯癫癫的欧阳锋闯入了他们的世界,他先是用逆转经脉之法点了小龙女的周身大穴,随后带着不明就里的杨过前去远处练功。
无法动弹的小龙女只能躺在草地上仰望夜空,却不想被路过的尹志平蒙住了眼睛,最终痛失了宝贵的贞洁。
每当提及这一段剧情,许多读者依旧义愤填膺。在金庸先生的笔下,小龙女宛如不食人间烟火的白衣仙女,她的清冷之美令人肃然起敬。这样一位不容亵渎的仙子,却被尹志平 “辣手摧花”,实在是让人意想不到。
很多男性读者更是对尹志平羡慕不已,甚至幻想着自己能够穿越到《神雕侠侣》中,化身为尹志平,与小龙女来一场精彩的邂逅与碰撞。他们觉得,即便最后死在重阳宫,此生也了无遗憾。这种心理其实不难理解,毕竟能够成为小龙女生命中的第一个男人,确实容易让人眼红。
不过,尹志平本人的想法却与这些读者大相径庭。
二、万念俱灰的尹志平原来尹志平得了好事之后不但没有欣喜若狂,反而万念俱灰。
于是当尹志平发现自己和赵志敬的对话被小龙女撞破后,他默默地将长剑递到小龙女面前,希望小龙女能当场一剑将他刺死。
原著里是这么写的,尹志平伸手推开窗子,痴痴地道:“是你?”小龙女道:“不错,是我。你们适才说的话,句句都是真的?”尹志平点头道:“是真的!你杀了我罢!”说着倒转长剑,从窗中递了出去。
后来,小龙女在重阳宫里与蒙古三杰、金轮法王大打出手。眼见金轮法王掷出金轮偷袭小龙女,尹志平想都不想,当即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挡住了金轮法王的致命一击,就此倒在了血泊之中。
从这些情节可以看出,尹志平在小龙女面前有两次求死之念,其中一次还付诸了行动。按理说,金轮法王这一击威力巨大,小龙女必死无疑。只要小龙女死去,尹志平犯下的罪行就死无对证了,届时他就可以理直气壮地接过全真教的掌门之位。
然而尹志平却宁可死在小龙女面前,也不愿苟且偷生。这充分证明,尹志平在玷污了小龙女之后,并没有暗暗窃喜,而是饱受折磨。那这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初读《神雕侠侣》的时候,我们还都是校园里的懵懂少年,自然无法理解金庸先生的言下之意。只有当我们走出学校,在社会这个大染缸里摸爬滚打之后,才能体会尹志平的内心世界。
三、年少不懂,长大后才恍然大悟尹志平是一个修真多年的道士,他的本性并不坏。比如,当赵志敬带着蒙古人倒戈相向时,尹志平宁死不屈,誓要守卫全真教,无论敌人如何威逼利诱,他都不为所动。
只是古墓派和全真教毗邻而居,尹志平机缘巧合之下与小龙女有过一面之缘,从此便被小龙女那惊为天人的容貌迷得神魂颠倒,日思夜想、辗转反侧。恰好终南山那一夜,尹志平见朝思暮想的女神躺在地上无法动弹,最终被情欲占了上风,做出了那件人神共愤之事。
做了亏心事的尹志平自责难当,此后活着的每一天都备受煎熬。因此尹志平宁愿一死,也不要苟且偷生地活着。
而原著里的这一段描写就很直观,尹志平听得小龙女说道:“但他舍命救我,你也别再难为他。总之,是我命苦。”这几句话传入耳中,不由得心如刀剜,自忖一时欲令智昏,铸成大错,自己对小龙女敬若天人,却害得她终身不幸,当真是百死难赎其咎,大声叫道:“师父,四位师伯师叔,弟子罪孽深重,你们千万不能难为了龙姑娘和杨过。”说着纵身跃起,扑向众道士手中兀自向前挺出的八九柄长剑,数剑穿身而过,登时毙命。
这也就能够解释,为什么尹志平明明是小龙女生命中的第一个男人,却心灰意冷,最终落得一个自戕身亡的悲惨结局。
从尹志平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人性的复杂与无奈。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面临各种诱惑和选择,一时的冲动可能会让我们犯下无法挽回的错误。尹志平就是因为无法克制一时的情欲,最终亲手毁掉了自己的一生,也给女主小龙女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尹志平后来的自责和悔恨,又让我们看到了他内心的挣扎与救赎。这就如同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可能会因为自己的错误而陷入痛苦和迷茫之中,但只要我们能够勇敢地面对自己的过错,努力去弥补,或许还能找到一丝救赎的希望。
尹志平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武侠小说中的情节,更是对我们每个人的警示,让我们在面对诱惑时,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自己的底线,珍惜眼前的一切,不要等到失去了才后悔莫及。
正是:
终南暗夜孽缘牵,玷玉欺仙罪业缠。
本是清修持道者,却因欲念失心虔。
万念俱灰求一死,满腔悔恨化悲怜。
人生常陷迷津处,坚守良知方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