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在远古以至现代人类的经济生活中具有特定的意义。不仅如此,在原始社会和封建社会中,猪还具有一种神圣及权力象征的意义。玉猪俗称握猪,在东汉十分流行。据《抱朴子》书中:“金玉在九窍,则死人不腐”。
握猪的原因是指猪能生子,代表财富,越生越多,家家发财,死者手中握有财,后代子孙必富贵。握猪在随葬品中不仅具有显示财富的象征,而且还具有显示墓主人身份地位的作用,即便如此,不同身份的人贵贱贫富不同,随葬礼品的多寡和握猪质地粗精仍然十分悬殊。
玉猪大致有三种类型:玉握类、玉配件类和把玩陈设类。玉握类在中国古代玉猪中所占的比例最大,且是绝对多数。玉佩类较少,把玩类更少。其中玉佩类以上三代及以前所见最多。还有一类最为特殊的玉猪,玉猪枕,体量硕大,但出土实物罕见。
在中国玉文化中,玉猪的出现是个十分特殊的现象,印象中玉猪几乎集中于汉代,时段比较短暂,有别于帝王显贵生前享用的那些质优工精的美玉,一般都作为财富的象征,当明器使用。
汉代的玉猪,用料之优.工艺之精,都是中国历史上的玉猪之。汉代玉器物的做工特点,善于运用阴刻线,线条豪放,没有战国时代做工精细,器物棱角琢磨圆滑,大件器物刻工较粗,小件器物刻工较精细,细线条的刻道有毛道和跳刀的痕迹,线条不甚连贯。穿孔器物的孔洞内壁往往不够光滑,常留有拉丝痕迹。汉代的葬玉运用“汉八刀”做工。
宝物藏心馆藏这尊玉猪呈俯卧状,造型匀称,用娴熟的刀法和简练的线条将猪的面部、四肢等细部特征刻画得精准生动,具有典型的汉代玉工风格,充分反映了汉代玉雕技艺的高超。玉猪表情温和,双眼炯炯有神,神态沉稳,令人十分喜爱。
这尊玉猪枕材质为黄玉,玉质精纯,受沁自然,极为罕见。黄玉属玉中极品,油绿黄色更为罕见,是目前国内唯一发现的汉代黄玉猪枕,因此市场价格并不能完全体现其价值。
特约记者 颜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