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即将破百亿,他们都赚翻了!

伊历史 2025-02-12 18:32:48

2025年春节档,中国电影圈上演了一出魔幻现实大戏。当全国观众还在争论"成都火锅和重庆火锅谁更辣"时,一部"成都造"的动画电影,正以摧枯拉朽之势改写中国影史格局。《哪吒之魔童闹海》上映不到十天时,票房直逼70亿大关,猫眼早就预测最终将冲破百亿门槛。这场狂欢背后,站着一位医学院肄业的四川娃子,和一座悄然蜕变为"东方好莱坞"的西南重镇。

一、当票房神话撞上地域魔咒

中国电影圈有个不成文的"地域定律"——顶级IP总爱往北上广扎堆。北京胡同里藏着《战狼》的军事热血,上海弄堂孕育了《爱情神话》的市井浪漫,深圳科技园孵化出《流浪地球》的硬核科幻。可谁曾想,2025年开年就给这个定律捅了个透心凉的,竟是成都街头的盖碗茶。

《哪吒2》上映首日,成都春熙路百丽宫影城的检票口排起了五百米长队。操着椒盐普通话的大爷大妈,带着啃兔头的娃娃,把影厅挤得比人民公园相亲角还热闹。当银幕上太乙真人甩着川普说出"你个瓜娃子",全场爆发的笑声震得IMAX幕布都在抖。这种魔幻场景,每天都在成都57家影院重复上演。

但更魔幻的还在后头。2月8日,四川省委常委带队走进天府长岛文创园,市委书记握着导演饺子的手说:"你们给成都长了脸!"这话说得轻巧,可十年前谁敢信?当年饺子蜗居在孵化基地搞创作时,连物业大妈都嫌他"不务正业"。如今成都街头巷尾的广告牌,清一色换成了"祝贺本土企业可可豆动画缔造影史神话"。

二、从医学院弃儿到百亿导演

要说中国电影圈最野的路子,非饺子莫属。这个本该穿着白大褂给病人开处方的80后,硬是把人生剧本改写成"医学界损失,动画圈捡漏"的魔幻故事。

1999年,饺子考上华西医科大学那天,泸州老杨家摆了二十桌升学宴。街坊都说"杨家要出个名医",没人注意到少年藏在课本下的漫画涂鸦。命运的转折来得猝不及防——大三那年,这个医学生在解剖课上突然顿悟:比起人体结构,他更痴迷三维建模。当同龄人在实验室摆弄显微镜时,他猫在宿舍用盗版Maya软件捣鼓出了人生第一个动画短片。

这场叛逆的代价是惨烈的。辞去广告公司工作后,饺子在家啃老三年。亲戚们指指点点:"三十岁的人还靠老娘退休金活,羞不羞?"最艰难时,全家每月开销压到700块,顿顿清水挂面就老干妈。但正是这段至暗时刻,催生出了横扫30多个国际奖项的《打,打个大西瓜》。这部16分钟短片,成了他叩开动画圣殿的敲门砖。

2015年,光线传媒的橄榄枝递到眼前时,饺子正蹲在孵化基地吃泡面。彩条屋影业总裁易巧看着这个蓬头垢面的四川汉子,怎么也没想到眼前人即将改写中国动画史。当《哪吒1》50亿票房震惊业界时,同行们才后知后觉:原来医学院肄业生搞动画,比科班出身的更疯更狠。

三、百亿蛋糕怎么分?

《哪吒2》票房炸裂后,最热闹的不是电影院,而是股民论坛。2月5日A股开盘,光线传媒连续三天涨停,市值飙上400亿。股民们掐着计算器算账:按43%分账比例,百亿票房意味着光线能进账43亿,相当于去年全年营收的三倍。

但真正的财富密码,藏在股权结构里。天眼查显示,可可豆动画56%股权攥在饺子手里,加上他控股的成都自在境界,这个四川娃子才是最大赢家。按行业惯例,导演通常能拿净利润5%分成。若最终票房破百亿,饺子个人进账将超1.5亿——这还不算IP授权和衍生品分成。

不过最会算账的当属成都高新区。十年前给饺子减免的房租,如今换来的是162家文创企业1141亿的年营收。当三星堆青铜面具出现在IMAX银幕时,文旅局的电话就被旅行社打爆了。有网友调侃:"成都这是用一部电影,把全省旅游KPI都完成了。"

四、138家公司的"复仇者联盟"

《哪吒2》片尾字幕滚动时,出现了一个震撼业界的数字:138家中国动画公司,4040名从业者。这个名单里,既有做出《深海》水墨粒子的红极动画,也有打造《黑神话》的墨境天合,连竞争对手《熊出没》团队都来助阵。网友戏称这是"中国动画复仇者联盟"。

这种抱团取暖的背后,是国产动画二十年血泪史。2006年《宝莲灯》票房惨败时,没人相信中国人能做好动画电影。2015年《大圣归来》横空出世,业界还在争论是不是昙花一现。直到《哪吒2》用138家公司的联合署名,宣告了中国动画工业体系的成熟。

在苏州某特效公司,90后技术总监王磊看着加班半年的成果被搬上银幕,发了条朋友圈:"当年父母骂我学动画没出息,现在他们天天在亲戚群晒电影票根。"这条动态收获138个赞——正好对应参与公司的数量。

五、泼天富贵背后的暗礁

当所有人都在为百亿票房欢呼时,成都文创办的会议室却烟雾缭绕。"《哪吒3》还能不能留在成都?"这个尖锐问题,让在场官员们如坐针毡。

随着可可豆动画估值暴涨,北上广的资本猎头早已闻风而动。有消息称,某一线城市开出"十年免税+亿元补贴"的诱人条件。虽然饺子多次表态"根在成都",但商业世界的残酷在于:情怀敌不过真金白银。

更大的危机来自人才争夺。天府长岛文创园里,猎头们像采蜜的工蜂四处游荡。某头部游戏公司HR直言:"我们现在挖人都不看简历,直接问参没参与过《哪吒2》。"据统计,成都动画人才薪资两年涨了70%,仍难阻北上广深企业高价挖角。

六、当神话照进现实

《哪吒2》最动人的一幕,不是特效炸裂的万妖冲鼎,而是片尾那句"成都高新区联合出品"。当三星堆金面具与IFS熊猫屁股同框时,这座城市完成了从"休闲之都"到"文创第三极"的华丽转身。

在宽窄巷子的茶馆里,老成都们有了新谈资:"晓得伐?那个哪吒娃儿,是我们成都女婿!"虽然地理老师再三解释陈塘关原型在天津,但嬢嬢们坚持认为"太乙真人的青城山道场才是正统"。

这场文化狂欢甚至惊动了学术圈。川大教授在《光明日报》撰文:"从《王者荣耀》到《哪吒》,成都正用数字技术重构巴蜀文化话语权。"文章末尾的感叹号,像极了春熙路LED屏上跳动的票房数字。

七、百亿之后的路

当媒体追问"第三部计划"时,饺子摸了摸新冒出的白发:"先睡够三天再说。"这个回答藏着中国动画人的集体焦虑:《哪吒1》到《哪吒2》憋了五年,《哪吒3》还能不能维持水准?观众的口味会不会变?资本的热情能持续多久?

在光线传媒的庆功宴上,投资人举着茅台喊出"打造中国迪士尼"时,饺子盯着杯中晃动的酒液出神。他想起2008年那个闷热的夏夜,自己蜷缩在出租屋改第72版分镜。那时最大的愿望,不过是作品能上院线。

如今百亿票房近在咫尺,这个医学院逃兵却失眠了。凌晨三点的天府三街,他站在可可豆动画的落地窗前,看着霓虹灯牌上的"我命由我不由天",突然笑出了声。玻璃倒影里,那个曾经被骂"啃老"的年轻人,正在亲手改写中国电影的命运剧本。

0 阅读: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