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呢?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初创公司,如今却在人工智能领域横空出世。在美国一幢幢科技巨头的办公楼里,谈起DeepSeek的名字恐怕要带着敬畏之心了——毕竟,这家来自中国的竞争者已然让美股科技板块股价大幅下跌。
DeepSeek的发展成就,真的令人如此意外吗?
▲图源:Getty Images
这并非是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第一次令全球瞩目了。回望TikTok风靡世界、电动汽车炫目的市场成就……到过中国的人都会深切感知到,这个国家几乎所有领域都已实现数字化。其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使欧洲人目不暇接,甚至有些措手不及。
这一切都离不开中国政府对高新技术领域的高度重视。尤其在人工智能的发展方面,中国政府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中国的人工智能在美国制裁下仍然取得了重大突破。另外,西方对DeepSeek的惊讶,是否更多地反映了一种误判——西方对中国发展水平的认知,是不是也该更新换代了?
▲图源:dpa
对于西方企业来说,这也不是第一次低估中国的实力了。例如,在汽车制造领域,德国的车企正在为此付出着高昂的代价。长久以来,他们一直秉持着这样的观念:仅凭所谓成熟的市场策略,就仍然能够在中国获取丰厚利润。但是,中国车企又怎会止步不前?中国政府早早就意识到了电动汽车的产业潜力,并出台政策为企业给予支持。短短几年,西方便落于下风。在北京、上海的马路上,一辆辆全方位联网的高性能新能源汽车,让特斯拉也显得有些过时。
不止汽车。2011年以来,互联网企业小米的全球市场份额从0.1%飙升至13%。有人认为,“民族主义情绪”让中国消费者转向了国内市场。但事实却是,小米或者华为的设备在技术水平上早已与西方品牌不相上下,甚至更胜一筹。他们的产品不但贴和市场需求,而且价格也极具竞争力。
▲图源:新华社
在如今的中国,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几乎都离不开智能手机。微信聊天、支付宝支付、淘宝购物、滴滴打车、美团外卖……中国在利用数字化提升生活质量方面,早已远远领先了世界。更可贵的,在于中国消费者对于新技术的接纳程度非常高。中国人通常不会将技术创新视为威胁,而是积极去拥抱变革。
十年前,中国政府提出“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是全面提升国内工业水平、增强科技竞争力。现在,2025年已至,中国曾定下的目标不仅成功实现,并且许多都是超额完成。2023年,中国专利申请数量超过其他国家总和;部分数据显示,中国科研人员发表的学术论文被引用次数,已超越美国;研习科学、技术、工程、数理等学科的中国毕业博士生已是美国两倍——而这些人,正在成为中国的科技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