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英改回本姓不再姓朱,真是因为威胁到了朱标的继承权?

含含淮下 2025-03-11 02:53:16

朱元璋让沐英改回本姓不再姓朱,真的是沐英作为义子中的长子,威胁到了朱标的继承权?

沐英和朱标画像

昨天淮下书生刷到一个一张图配一段文字的营销号,他的内容大体上就是说,老朱打天下的时候,让沐英改姓朱,让他效忠,得了天下后,又让他改姓沐,因为威胁到了朱标,然后就是反思!

评论区甚至有个聪明哥说沐英作为义子的存在,如果还叫朱英,朱标就没有继承资格,还说朱元璋存了私心,然后带了一波节奏!

现在抹黑老朱真是谁都能来两句,不但不讲证据,连逻辑都不讲了,就纯输出纯带节奏,还反思上了,说什么老朱存了私心!

网友言论

假如你家有个传家宝,只能传一个孩子,你说是传给你这个亲儿子,还是传给养子?

你还扯上法理了?法理就算是亲儿子,还分个嫡庶长幼呢?你要遇到嫡庶神教,分分钟教你如何做人。他们认为嫡庶尚且不能转变,何况你一个养子?哪来的自信,养子能威胁到朱标这个嫡长子的继承权?

历史上养子继位确实有,比如郭威传位给郭荣,那是因为郭威亲儿子没了,所以传给侄子柴荣,前提是没有亲儿子。

柴荣

宋朝也有好几位养子继位的例子,也都是自己本身无后!

养子虽然可以继承,但你也得往后稍一稍,但凡有亲儿子也轮不到你!何况朱标是嫡长子。

其次,你是不是得看看时间逻辑?图片上说1367年老朱让沐英改名,然而1364年,老朱在应天府自立为吴王时,就已经立朱标为世子了。所谓朱英不改名,朱标就没有继承资格的话,简直就不攻自破。

人家朱标是不是世子,是不是继承人,根本就无视这些养子的存在好不好?你改不改名能怎地啊?

朱标剧照

再者,沐英虽然是老朱第一个养子,但年纪不是最大的。别的不说,前面还有一个是朱文正,一个是李文忠呢?

淮下书生前面专门讲过一期朱文正,朱标没有出生之前,朱文正就是朱五四唯一的孙子,而且还是长房长孙。老朱如果无后,侄子朱文正当继承人培养一点问题也没有!

所以就算养子能威胁继承权,也是朱文正最能威胁。1364年朱标被立为世子的时候,朱文正虽然被软禁,但还活着呢!就算没有朱文正,还有李文忠这个养子加外甥,怎么排也轮不到你沐英啊?

朱文正

还有,说老朱初期让他们姓朱是为了让他们忠心效命,简直就是本末倒置。淮西二十四将,哪个改朱姓了?难道他们就不忠心效命了?徐达常遇春有没有改朱姓?人家收养为自己的儿子,史书讲“抚为己子”,改姓朱不是很正常吗?这也能反思一下吗?

那么,老朱为什么让他们改回本姓?

其实并不是老朱无情或者有私心,反而是为他们考虑,也就是让他们承继本姓宗祧,认祖归宗。伟大的“天命打工人”项羽说过:“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

富贵还乡主要要做的,就是购置田产,修建府宅,建立宗祠,让你认祖归宗,不让你的本姓绝嗣,把你本姓香火延续下去,把本姓家族发扬光大,其实也是一种温情的考虑。

项羽言论

你比如李文忠,他父亲李贞就他这么一个儿子,改回本姓等于延续李家香火,然后父子同爵都封为曹国公,让李家一代一代传下去。

至于沐英原本到底是不是姓沐,这个确实有争议。而所谓“沐浴皇恩”而姓沐的说法,来自《皇明世说新语》这本野史笔记。

最后注意一下,养子和义子在历史上不同时期的解释是不一样的。

你像三国时期,刘备与刘封、曹腾与曹嵩,这就属于养父子关系,这确实是可以传宗继嗣的。他们虽然不是亲生的,但权利义务和亲生子没什么两样。而董卓与吕布,则是义父子关系。所以吕布拜义父,连姓都不用改,这种关系相比于刘备刘封并没有那么牢固,所以有“方天画戟,专捅义父”的笑话了!

吕布拜义父剧照

当然了,不同时期的解释是不一样的,至少老朱这些孩子可以叫养子,也可以叫义子。

《明史•沐英传》记载:“太祖初起时,数养他姓为子,攻下郡邑,辄遣之出守,多至二十余人,惟英在西南勋最大。”

《明史•忠义一》记载:“文逊者,太祖养子也。”“文刚,太祖养子,小字柴舍。”

《明史•平安传》记载:“安初为太祖养子,骁勇善战,力举数百斤。”

而《明史•何文辉传》记载:“太祖初起,多蓄义子。及长,命偕诸将分守诸路。周舍守镇江,道舍守宁国,马儿守婺州,柴舍、真童守处州,金刚奴守衢州,皆义子也。”道舍是何文辉,而周舍则就是沐英。

所以你不用纠结老朱这些是义子还是养子,你也别认为这些养子能威胁到嫡长子朱标,还是那句话,亲儿子尚有嫡庶之分,何况是养子,你们觉得呢?

欢迎关注“淮下书生”,阅读观看更多历史文学原创文章和视频!

版权声明:本文及相关视频由淮下书生原创撰写拍摄,非“淮下书生”署名的发布,皆为抄袭搬运。任何平台个人禁止抄袭搬运,喜欢可以转发分享点赞评论关注!

0 阅读: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