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气艺人再就业,不是易事。
观众认可度不高,热度不足,不扛剧,不带票房,名气江河日下,风光已成明日黄花。
再卷影视剧,资方与片方不愿抛大饼。
卷时尚资源,怎么敌得过风头正好的小花小生?!
直播卖货,成了所剩不多的选项之一。
但效果如何?就不能保证了。
谁会为过气艺人买单呢?
能等同于时代情怀的,譬如周星驰、周杰伦......到底太少了。
大多数红过的中老年艺人,网友走过路过,不过瞅一眼,道一声,“哦,是他啊。”也就过去了。
这些人商业价值如何,是一个巨大的问号。
牵出来一遛,全都露了底。
2前些日子,有人以300万,请明道直播卖货。
这家公司,叫”四川绿色本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草公司)。
他们有一款洗发水,想在618时进行推广。找到明道的公司后,商定于6月14日由明道进行专场直播。
合同金额为243.8万。
但本草公司称,他们实际向亦师亦友公司支付了300万元。
几百万的投入,转化如何?
直播当天,本草公司准备了5万单产品。但直播间里下单的人,惊人的少。整场直播下来,销售额仅34.8万。
而且,“退货率达一半以上。”
最终实际销售量仅2000余单,共计20余万。
本草公司的人表示:
“去掉退款就只卖出去20多万,费用相差太大,连十分之一都没到,我们希望能按比例退款。”
退款谈何容易。
明道的公司与本草公司正在斡旋掰扯。
称已如约履行合同,若无法妥善解决,他们也准备起诉维权。
一场合作,本为双赢,却落得两败俱伤。
一个损失了几百万。
一个损失了名声。
经此一战,相信很多商家选择过气艺人带货时,也会慎之又慎。
毕竟,名气不等于销量。
影响力不等于卖货保障。
3明道这几年发展,确实越来越吃力。
他凭借偶像剧走红。
但多年以来,戏路固定,演技平平,形象被局限于窠臼之中。
2007年,邓超主演的《集结号》上映。
明道看到后,大呼“哇,邓超好man,演技好好。”
可下一秒,他就抱着霸总的剧本看了起来。
他觉得,每个人定位不同。
也许自己就适合演年轻人爱看的偶像剧呢?
可明道很快发现,随着年龄增长,市场大改,风向变化,他逐渐没有了出演男一号的机会。
来到内地,拍了几部电视剧。
相似的套路,相似的形象。
观众几乎看腻了。
一口软绵绵的台湾腔,加上固定的肢体语言,观众一看到他,就想起《王子变青蛙》的那个霸道总裁。
加上年纪渐长,明道从“小鲜肉”,变成了“老腊肉”。
再演“霸总”,让人不适。
而且,当下娱乐市场吃香的男演员形象,基本是白瘦净。
明道皮肤黝黑,体格健壮。
这种“健康美”难以被现在的观众所接受。
更祸不单行的是,他的家庭也出现变故。
一次活动上,有人突然在人群里喊:
“你哥欠我们钱了,是用你的名义借的!”
哥哥林明弘喜欢赌博,炒股。
为了借到钱,哥哥将他的驾驶证和户口本等证件作抵押,借了650万新台币。
明道替哥哥还了。
没想到过了3年,哥哥再次欠下千万债务。
债主找上门,林明弘说:
“我弟会处理,会把房子拿去抵押。”
一次又一次的赌债,让明道心灰意冷。
“这次我希望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没有接到弟弟帮助的林明弘走上绝路。
2020年1月5日,台北内湖山区发现三具尸体。
经验尸,发现是明道的哥哥林明弘,以及哥哥的妻子和儿子。
因不堪黑道追债,林明弘走投无路。
他先在茶水里下药,勒毙妻子和儿子。
然后自己再上吊自杀。
消息一出,引起舆论风波。
很多人都斥责明道,为什么不帮自己的哥哥一把?
明道心力交瘁。
家庭的巨变,事业的下滑,令他身心消耗,举步维艰。
为了破局,他开了工作室。
接戏,培养新人。可没多大水花。
也曾在各大热播影视剧中露脸。但基本都是男二,或者是一些小配角。
在实力强劲的内地演员面前,明道演得很吃力。以至于后来很少接到戏拍。
2019年,明道再次出现,是在《演员请就位》。
不过这次他是以一个“新人”身份参赛。
他被分到陈凯歌组,在和同组的陈若轩PK时,还是落败。
发表感想时,明道红着眼眶说:
“这是我今年演的第一场戏。”
当时明道已经40岁了,却不得不和新人演员竞争。实在令人感慨。
而比赛是残酷的。
在这里,卖惨吃不开,情怀没有用武之地,年龄更是没有含金量。
导演看的是演技、可塑性。
明道的表演,过于表层,缺少层次。
加上年龄渐长,优势逐渐失去。最终,他也没有走到最后。
4这之后,明道越来越尴尬。
2020年,他参加《追光吧哥哥》。
舞台上他跳着肢体夸张的舞蹈。
令人十分不适。
后来又与张庭团队走近。
在一次活动上,明道俯身,凑近女员工脖子。
让人惊呼“真是够了!”
和黄奕录制新春祝福,因小女孩拍摄时不太配合,明道发飚离席。
后又被曝在片场对黄奕爆粗口。而这一次,因卖不动货,他被多家官媒报道。
业务能力不足,商业价值下降,个人影响力式微......
44岁明道的困境彰显无疑。
回望他一路走来,草根起家,打拼到娱乐圈有一席之地,再吃到台湾偶像剧早期的红利,彼时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只可惜,他失去了一次次可以突破、让演技可以沉淀的机会。
但他又不甘就此退居幕后。
于是他接了不少活动,一为赚钱。
二为证明自己还有价值。
可在经济下行的时候,他不仅未能自我证明,反而将自己商业价值欠缺的事实,摊开在了台面上,令网友吃惊,令资本愤怒,让市场失望。
内卷严重的时代里,商家们不再看重虚浮的数据。
实打实的销量,才是艺人议价的资本。当明星交不出让甲方满意的答卷时,被直播圈淘汰、被资本索赔,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而娱乐圈更迭飞快,一转眼,新人换旧人,貌美少年一茬茬冒出,狂揽流量与资本。
前偶像们日薄西下,左右受困。
靠昔日风光养老,已经吃不开了。
试图用陈年记忆唤醒中年粉丝的柔情,也行不通了。
卖惨、怀旧、打情怀牌,统统失效。
在卷生卷死的当下,没点实力的,再难有立足之地。
属于明道的时间,已经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