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一介奴仆,恩宠却超过高力士,为何一言不慎就被唐玄宗处死了

新视野聊历史 2025-02-20 14:12:45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他出身低微,却能在唐玄宗身边呼风唤雨,恩宠甚至超过了高力士。

曾经,他是帝王最信任的人,权势滔天,儿子出生三天就被封官。

可谁能想到,仅仅因为一句话,他便从云端跌落,被赐死在偏远之地。

王毛仲,这个名字在开元年间无人不知。

他原本只是个奴仆,凭借机敏和忠诚一路爬升,成为唐玄宗的心腹。

可他终究还是忘了,皇帝的恩宠是柄双刃剑,握不好,便会伤人更深。

王毛仲的故事,要从唐隆政变说起。

那时候,李隆基还不是皇帝,而是个满腔抱负的王爷,筹谋着推翻韦后集团。

王毛仲虽是个小人物,却极有眼光,他主动投靠李隆基,协助联络禁军将领,为政变铺路。

李隆基能登上皇位,王毛仲功不可没。

但有趣的是,政变当天他却莫名消失,等局势稳定后才现身邀功。

按理说,这种人是要被清算的,可李隆基不仅没计较,反而重用他,接连升官。

他的好运还不止于此。

先天政变后,太平公主一党被清除,王毛仲再次立功。

这一回,他成了朝中举足轻重的人物,权力膨胀,连皇帝都对他格外优待。

唐玄宗甚至赐给他一位妃子,封她为“国夫人”,这待遇,连很多王公贵族都比不上。

可权势膨胀到一定程度,总会让人忘乎所以。

王毛仲渐渐变得骄横,甚至在某些场合对高力士等宦官颐指气使。

他以为自己是皇帝的心腹,便可以目中无人。

可他忘了,宫廷斗争最忌树敌。

高力士忍了他很久,终于等到了机会。

这次机会,来自于王毛仲的儿子出生。

这孩子虽不是嫡子,但因其母身份特殊,王毛仲大摆宴席,京城权贵几乎全到场。

唐玄宗特意派了高力士前来祝贺,并赐封孩子五品官职。

这本是喜事,可王毛仲却脱口而出一句:“我儿子难道不配个三品官?”

这话传到唐玄宗耳里,顿时让他心生不满。

这不仅是对皇帝赏赐的不敬,更隐含着对自己地位的过分自信——难道连皇帝都不能决定他的孩子该封多大官?

这还不算完。

宫中早有人对王毛仲不满,高力士趁机提醒唐玄宗:禁军大多听命于王毛仲,这样下去,天子威严何在?唐玄宗虽宠信王毛仲,可皇权绝不允许挑战。

他开始警惕,暗中观察王毛仲的一举一动。

很快,新的证据送到了他面前。

太原少尹严挺之密奏:王毛仲私下索要兵甲,意图不明。

唐玄宗顿时大惊。

此前他只是觉得王毛仲骄横,如今才意识到,这可能已经威胁到皇权。

但皇帝不是鲁莽之人,他没有立刻动手,而是悄悄谋划了几个月。

终于,在开元十九年,他果断出手,先是削去王毛仲的职权,将他的亲信调离京城,随后以“骄纵怨望”为由,将他贬往偏远的瀼州。

事情到这一步,王毛仲或许还以为自己只是暂时失宠,过几年还能东山再起。

可他没想到,这不过是皇帝给他的缓冲期。

不久后,一道密旨送达永州,王毛仲被赐死,结束了他从奴仆到权臣,再到阶下囚的一生。

有人说,王毛仲的结局是“功高震主”,也有人说,他是咎由自取。

确实,他曾是唐玄宗最宠信的人,可他忘了,皇帝的恩宠是最不可靠的东西。

君王可以让你登天,也能让你入地。

当他得意忘形、挑战皇权时,他的命运就已经注定。

历史上,这样的故事数不胜数。

功臣往往以为自己能与皇帝共荣,却忽略了一个事实:皇帝从来不需要真正的朋友,只需要能用的人。

等到他们不再被需要,或者威胁到了皇权,等待他们的,往往只有一个结局。

有人说,这是封建帝王的无情,也有人说,这是权力游戏的必然。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并非时政社会类新闻报道,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