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名开国上将中,各自有各自的传奇,在这些传奇英雄中,有这么一位鲜为人知的独目上将,他从黄麻起义走来,一路上坎坎坷坷,对革命有大功,也对革命犯下过大错。
他与徐向前元帅是老战友,可是到后来,两人却是老死不相往来。
此人是谁?他与徐向前之间有着怎样的故事?他的结局如何呢?
1927年10月黄麻起义后,很快受到了敌人的围追堵截,起义军不得不边打边退到柴山保地区。
此时敌人我军的“封锁”相当严重,鄂豫边地区的党组织和起义军,随着弹药的消耗,能够坚持下来的人少之又少。
面对革命力量的减弱,上级很是着急,此时有人建议道:“让周纯全去搞些经费和武器吧。”
“他有经验吗?”有人问。
“周纯全参加过工人运动,也领导过几次农民暴动,在边区很有威望,他本人能力也强,应该可以办到。”
1905年,周纯全出生在湖北省黄安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周家在当地最为贫寒,无地无田,父亲去世的早,只留下年迈的母亲和几个弟弟妹妹。
为了能够承担起家里的重任,让家人们都能吃上饭,周纯全不得不从小就开始给地主干活,14岁时,他又离开了家,前往武汉谋生,先后当学徒和工人。
艰难的生活,磨砺了周纯全刚烈,乖张的性格,同时,他也迫切的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
1923年前后,中国共产党在武汉的影响日益增大,周纯全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开始向革命靠拢,在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中,他常常走在最前面,
因此,周纯全接受到了我党很大的影响,在武汉参加工人运动,也使得周纯全认识了不少的社会各界朋友,这些朋友,也为后来周纯全筹集武器,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在武汉周纯全待了4年后,随后他返回家乡参加农民运动,董必武此时正巧在当地的学校里当校长,在董必武的影响下,周纯全对革命更有归属感,21岁那年,周纯全正式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彻底走上革命道路。
改变自己,改变国家,是这种信念,使得周纯全的人生,注定成为传奇。
黄麻起义后,周纯全坚持与敌人斗争,先后担任了中共京汉铁路南段特委委员和信阳县委书记等职。
在此职务上,上级要周纯全筹集经费和武器装备,周纯全艺高人大胆,拿着两块搬砖磨成的“手榴弹”,从敌人的银行里带走了700多块银洋和2000多个铜板,后来,又用同样的办法,周纯全从一位地主的财庄,取走了300多大洋。
那个时期,战士们的生活都很苦,周纯全自己的吃喝也是问题,但是他从来没享过“中饱私囊”,而是将钱全部都上交给了党组织。
关于武器装备,周纯全则是奔赴武汉,寻找当年的朋友们帮忙。
在武汉朋友的帮助下,周纯全购买了30多支枪和弹药,当时敌人查的紧,周纯全脑洞大开,买了一口棺材,将枪支和弹药装进去,棺材贴着寿,造成“奔丧”的假象,最终使得这批武器装备全部成功运到了根据地。
为革命做出这么多的贡献,周纯全的大名响彻在了整个鄂豫边地区。
后来鄂豫皖苏区建立后,周纯全毫无疑问的当选为了省委常委,至此,周纯全鄂豫皖苏区的领导人之一地位,彻底被奠定下来。
不过,随着张国焘来到鄂豫皖苏区,一切都变了。
张国焘来到鄂豫皖苏区,为了集中全力,搞了肃反,周纯全此时受到张国焘的蒙蔽,做出了对革命造成损失的事,他担任省苏维埃保卫局长期间,抓捕了许多红军将领,这其中,就包括徐向前当时的夫人程训宣。
徐向前与周纯全都是黄麻起义走来的老战友,在此之前,他们的关系还是相当不错的,但是发生此事后,两人的关系就淡了很多。
1932年,周纯全下令将程训宣杀害,更是造成了两人关系的破裂。
后来在延安,徐向前就曾质问周纯全:“我的妻子程训宣到底有什么错误?你们当时为什么要枪决她?
周纯全此时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他惭愧地说:“她没有什么错,当初抓她是为了搞到整你的材料。”
徐向前听后悲从中来,当场吐了一口血,之后,他缓缓离开,他知道,周纯全只是执行者,但是尽管如此,因为此事,他与周纯全的关系也淡漠了。
后来在回忆录中,徐向前只是谈到了此事,并没有多写,而他与周纯全,余生再无交集。
跟随张国焘,周纯全犯了错误,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他也没有再到指挥一线,而是干起了后勤保障工作。
抗美援朝时期,周纯全能力出众,受到了彭德怀的青睐,在朝鲜负责起志愿军的后勤保障线。
当时联合国军的敌人靠着飞机一直轰炸我军后勤保障线,周纯全为此提出多个建议,譬如设置防空哨,构筑防护工程,加强防空力量,建设兵站运输网等等。
这些强而有力的建议,都为保障志愿军的后勤工作,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一年以后,美军不得不宣布,他们对我们的“绞杀战”取得了失败。
这一切,尽管不是周纯全一个人的功劳,但是毫无疑问,他的功劳是很大的。
回国后,周纯全在总后勤部工作,1955年,周纯全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三枚一级勋章。
关于周纯全独目将军,是因为他的一只眼曾在战争年代里负伤,直到后来失明,所以才有了这一绰号。
授衔后,由于周纯全曾犯有错误,所以他的职务长期原地踏步,为此,周纯全养成了少言寡语、谨言慎行的性格,这也使得他在我军上将中存在感不强,使得很多人都没听过他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