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祖刘邦起义反秦之时,曾有传说刘邦于芒砀山遇白蛇横路,刘邦要拔剑欲砍杀白蛇,白蛇对刘邦说“你斩我的头,我便让你无法建功立业;你斩我的尾,我便让你的基业没落时子孙后代不得好死!”
于是刘邦将白蛇拦腰斩断。
可没曾想到,这个传说却灵验在了大汉王朝上。刘邦自建立汉朝两百余年后,王莽篡位,建立新朝。
当时所有的人都以为汉朝就会就此覆灭,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有一个人站了出来,这个人就是刘秀。
刘秀是汉景帝之子刘发之后,但因为汉武帝推恩令的缘故,作为皇室血脉,刘秀此已经过得跟普通老百姓没有什么两样。
但即便这样,刘秀看到天下大乱、新朝崩坏之时,毅然起义,想要复兴大汉的荣光。此时,反王莽势力最大的就是西汉宗室刘玄,刘秀便也加入了刘玄的反抗王莽的大军之中。
可令刘秀没有想到的是,刘玄并不是要复兴汉室!刘玄居然自立为帝,建元“更使”,为“更使帝”!
这令参与其中的刘秀和其他汉朝的遗孤遗老们心中不快。刘秀和这些汉朝的遗孤遗老们心中逐渐有了同一个目标——打倒王莽、打败更始、复兴汉室。
王莽覆败之时,就是刘秀和更始的决战之日。
这一天终于到来了!王莽覆灭后,更始帝看刘秀兵权加身、功高震主,于是要把王莽遣封到河北去,并派人监视刘秀想要暗杀他。
而此时,汉朝的遗孤遗老们看重刘秀心怀汉室,并且刘秀本人就是汉室血脉,以汉自居理所当然,于是这些人携带着自己的地主势力一起支持刘秀。
“起义!”刘秀以河北未平为理由,拒绝上交兵权,与更始帝彻底决裂。
两军对峙在了洛阳。此时,刘秀的力量较更始君的力量较为薄弱。可刘秀打出汉室旗帜,洛阳城内的百姓和豪强们思汉心切,听说洛阳城外的刘秀是刘氏之后,想要复兴汉室,纷纷倒戈,是为内应。
而洛阳城外的农民们,也听说刘秀是汉室之后,不满王莽的倒行逆施和更始帝的弄虚作假。于是农民都加入到刘秀的大军之中,和刘秀的军队一起,在洛阳城外大败更始帝。
经此一役,更始帝无力回天。刘秀的军队正式进入了洛阳。
就在此时,群臣上谏,请求刘秀称帝!刘秀多番拒绝,而刘秀的同窗强华向刘秀说“跟随将军的遗孤遗老们,朝上的能人志士们,还有洛阳城内箪食壶浆喜迎王师的老百姓们,以及加入军中英勇奋战的农民军们,无一不怀念汉室才跟随将军。若将军不复兴汉室,重临皇位,则大家都会失望离去。”
“况且将军您是汉景帝之子刘发之后,大家都因为感念您祖先刘发的恩德,无以为报,只能用心辅佐您复兴汉室,才能对得起曾经的先帝先祖。”
刘秀听到之后十分动容,终于答应了。于公元前25年在鄗城千秋亭即皇帝位,刘秀仍然以“汉”为国号,定都洛阳。使前汉后汉归为一体,让大汉的基业又延续了两百余年。
那刘秀之祖刘发在历史上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物,让刘秀能在几百年后依然能庇沐其恩泽?刘发在当时,又是怎样的一位皇子?怎样的一位刘氏王呢?这要从刘发的出生开始讲起。
生母卑微,酒后得幸原来,刘发的母亲只是汉景帝之嫔妃程姬的一名贴身婢女。虽然是贴身婢女,但也只是离嫔妃和皇帝近一些、接触的机会多一些。在身份上,还是如同其他的婢女一样。
有一晚汉景帝喝醉了酒,但当晚要留宿在程姬宫中,临幸程姬。奈何程姬当时正好来了月信,没有办法服侍汉景帝。
但宫中的争斗又如此残酷,如果汉景帝进了程姬宫中,而程姬却没有服侍汉景帝,第二天传出去,满宫里都会笑话程姬。就连汉景帝,知道这样的事后,以后也不会给程姬好脸色。
程姬在焦头烂额时,看到了自己的贴身侍女,这贴身侍女长得十分娇嫩美貌,而且是贴身侍女,平时经常在御前伴驾,伺候起皇上来也不会失了礼数、乱了分寸。
最重要的是,这是自己的贴身侍女、贴心奴婢,对自己也不会产生太大的威胁。于是,这一晚由这名贴身侍女服侍了汉景帝就寝。
汉景帝第二天醒来,才得知自己的昨天临幸的人不是程姬,而是程姬的贴身侍女!
因为昨天贴身侍女进来伺候汉景帝洗漱、换衣的时候,身上有程姬的香味,于是,在醉酒的情况下将贴身侍女误认成为程姬,并临幸了她。
好巧不巧,不久之后她就有了身孕,汉景帝念起身怀皇室龙脉,加以仁慈,赏贴身侍女赐为妃嫔之一,因其姓唐,而称其为唐姬。这个孩子,就是后来的刘发。
刘发长大之后,汉景帝便要将他分封出去,为诸侯王。只可惜刘发出身不好,因此,在分封时,肥沃之地都被其他皇子给分了去了,而刘发只被分封到了长沙,号长沙王。
长沙在当时是远离中央、远离中原的边境蛮荒之地,贫穷卑湿。并且,分封给他的诸侯国面积,也比其他的诸侯国整整小了一大圈。
但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刘发却非常的聪明和机智。
当时所有的诸侯王往长安给汉景帝祝寿。到刘发祝寿时,刘发展开自己的宽袍大袖,只露出一点点小手,显得自己的衣服非常的不合身,大了自己身体整整一圈。
在场所有人看到此情此景都感觉到滑稽不羁,笑出声来,嘲笑刘发不懂礼数、没有教养,不愧是奴婢之子。
而这一幕让汉景帝是十分的生气,一方面是气众臣子居然敢拿这件事来揭当年的“丑事”,另一方面是气刘发给自己丢脸。于是,以此责备刘发。
刘发直言,自己的衣服大,而身子小,是因为自己的封国太小了,没有肥沃的土地用来种粮食,更没有富饶的资源用来种桑养兽,百姓苦不堪言,为王心痛难忍。
汉景帝十分动容,于是将长沙附近的武陵郡、零陵郡、桂阳郡都划进了刘发的长沙国版图之中,归刘发管辖。
之后的每次祝寿,刘发都表现得不落后于其他皇子,汉景帝对刘发十分满意。
爱母情臻,孝传万世不仅如此,刘发因远来千里之外的长沙。想到自己身为皇子,被其他诸侯王、众朝臣嘲笑出身,母亲身处皇宫,处境更是堪忧。想念母亲深切,而自身没有办法在母亲面前尽孝。
于是,每年派出专门的车队,浩浩荡荡地,从长沙将最好的大米和特产运向长安,进献给汉景帝和自己地母亲;而车队返程时,又满载长安的泥土的归。
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从长安运回来的泥土,在长沙筑起了一座高高的楼台。每每夕阳之时,大家都能看到刘发站在高台之上,望向长安,背影寂寥、神情默落。
后人为了纪念刘发的这一行为感动,将此台取名为“望母台”。而这望母思母的故事,已经成为了一种精神,流传在长沙人民的心中。
无论是如同平民一样的刘秀,还是被诸皇子都瞧不起的刘发。他们都是从出生的那一刻,就摆脱不了世人对他们的嘲笑和怀疑。
但他们都没有被自己的出身和别人的看法所拘束。刘发为自己的诸侯国开疆拓土,成为长沙人民的人民精神;刘秀恢复汉室,一举延续了汉室两百余年的基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