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美国以芬太尼走私为由,对中国商品加征20%关税,贸易战初现端倪,一年后,这20%变成了惊人的104%,美国本想用极限施压逼中国就范,重塑霸权地位,结果却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美国股市暴跌,物价飙升,民众叫苦不迭,曾经的“美国优先”如今却成了“美国孤立”,中方终于用自己的行动证明,我们不是吓大的......
你家超市的洗发水多少钱?12美元一瓶?不敢相信?这正是104%对华关税给美国民众带来的切身之痛,美国本想通过贸易战打压中国经济,不料却反噬自身,引发通货膨胀,社会动荡,这场豪赌,美国赌输了。
2025年4月8日,全球都在关注美国白宫,新闻秘书卡洛琳·莱维特宣布,美国将对几乎所有中国商品征收高达104%的关税,消息将于次日生效,这一下,中美贸易战彻底升级,影响波及全球经济,情况变得更加复杂严峻。
这不仅是简单的贸易纠纷,而是美国想通过极限施压让中国让步,以此来重振美国的地位和影响力,可以说是一场非常冒险的行动,然而,历史的回音似乎在警告着什么。
关税战的开端由来已久,早在多年前美国就打着芬太尼的名号向中国身上泼脏水,后来美国特朗普政府更是以打击芬太尼走私为理由,开始对部分中国商品加征20%的关税,然而在中方的反制之下,并未见到什么成效。
结果当下美国又以所谓的“贸易逆差”作为借口,对中国额外增加了34%的所谓“对等关税”,在我们不愿听之任之给出反制之后,美国再次宣称中国没有取消反制措施,所以要追加高达50%的惩罚性关税,直接导致总税率飙升到惊人的104%。
美国把这一系列操作美化成“对等报复”,声称中国没有在4月8日的最后期限前取消对美国商品征收的34%关税,白宫新闻发言人莱维特的声明措辞强硬,称中方的举动是“错误的选择”,并且暗示特朗普总统不会轻易让步。
这种表面上的“对等”行为,实际上掩盖了特朗普政府对中国经济的严重误判以及对自身实力的过度自信,他们错误地认为关税能够严重打击中国经济,却低估了关税对美国经济自身造成的负面影响,并且幼稚地认为通过极限施压就能迫使中国在贸易谈判中妥协。
4月7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公开喊话,要求中国在次日之前撤回关税,否则将面临更严厉的惩罚,中国并没有被吓倒,而是选择了强硬回应——“奉陪到底”。
中国商务部随即宣布,将对所有美国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涵盖农产品、能源、汽车等关键领域,此举精准打击美国经济的薄弱环节。
美国中西部农民眼睁睁看着大量卖不出去的大豆堆积如山,十分沮丧,特斯拉上海工厂的工程师紧急调整供应链方案,白宫期盼的“中国妥协”最终没有出现。
即使在特朗普发出威胁的同一天,欧盟的电话打到了中国,希望中美双方能够就关税问题进行协商,然而中方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想要谈判可以,但要在一个决定公平、平等的前提下。
这番话不仅是回复欧盟,也是向美国传递明确的信息:中国有能力应对各种挑战,不会轻易因为外部压力而妥协。
关税威胁一出,股市就遭遇了“黑色星期一”,道琼斯指数、纳斯达克指数和标准普尔500指数当天分别暴跌10%、12%和15%,股市单日跌幅惊人,苹果、特斯拉等企业股价更是遭受重创,跌幅接近5%。
美国老百姓也直接感受到了贸易战的影响,超市商品价格暴涨,一瓶普通洗发水一夜之间价格翻倍到12美元,人们开始担心,大量囤积生活必需品,经济学家提醒大家注意,高通胀可能会引发社会不稳定,甚至出现混乱局面。
特朗普政府想用关税这个方法来解决贸易问题,希望制造业重新回到美国,增加就业机会,但结果却并不理想,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没有减少,反而通过其他国家变相进口,导致逆差持续扩大。
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占中国GDP的比重下降,说明中国经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在降低,而美国却在制裁的过程中,反而更加依赖中国的产品。
就算美国要和中国“分手”没那么容易,看看iPhone,九成关键零件还是得靠中国,之前美国想加税逼着产业回流,结果呢?一台iPhone成本一下多了300美元,最后还是老百姓掏钱。
这说明,想和中国“脱钩”根本不现实,美国自己的制造业也确实衰落了,英特尔也表态,就算砸钱重建芯片产业链,起码也要十年,更别提美国的基础设施,连印度网友都忍不住吐槽。
特朗普常说中国抢走了美国的工作机会,想借此掩盖美国自身的问题,把经济搞不好的锅甩给中国,然而,美国老百姓很快发现,进口商品关税上涨导致物价飞涨,实际购买力下降。
特朗普承诺的“制造业回流”并没有真正实现,曾经的工业重镇“铁锈地带”的工人还是找不到工作,生活艰难。
与此同时,华尔街的金融大鳄却赚得盆满钵满,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社会治安也越来越差,零元购事件频发,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更关键的,特朗普政府没按WTO规矩来,拿“国家安全”当借口乱加关税,这事儿破坏了全球贸易秩序,也让美国变得孤立无援。
盟友们发现,美国这种单干的做法让他们吃亏不少,所以也开始反击,欧盟计划拿出280亿美元进行反制;日韩加快加入RCEP的速度,想抱团取暖。
特朗普政府曾大力提倡“美国优先”政策,现在看来反而可能将美国推向一个与世界脱节的境地,使得美国在国际事务中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因此面对美国所谓的“对口关税”,中方必须积极采取策略予以回应,限制稀土出口,精准地影响了美国军工产业的关键环节,国产大飞机C919已获得全球2200架订单,打破了美国波音公司在此领域的优势地位。
更重要的是,中芯国际7nm芯片的良品率达到90%,这代表着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突破了美国的技术封锁,提升了自身实力,也正在重塑国际规则的话语权,显示了中国坚定维护自身利益的能力。
与此同时,在美国不断施压之下,中国积极主动地开拓全球市场,寻求新的发展机会,宁德时代在匈牙利建厂,意在覆盖更广阔的欧洲市场,比亚迪选择泰国作为基地,旨在成为东盟地区的电动车中心。
中欧班列则将义乌的小商品运往波兰,丰富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数字人民币跨境结算和人民币国际化的举措,暗示着全球金融体系可能迎来变革,美元的主导地位正面临考验。
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贸易保护主义弊大于利,经济学家克鲁格曼认为:“特朗普的关税不是经济武器,而是旧霸权体系的临终哀鸣。”
好在中国在贸易摩擦中表现出韧性,没有屈服于外部压力,反而借此机会加快了自主研发和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了升级转型。
我们甚至可以将104%的高关税壁垒看作是一副“猛药”,它让中国经济逐渐摆脱对国外技术的过度依赖,开始更加注重自身发展。
而且当美国还在犹豫是否要谈判的时候,中国已经联合RCEP成员国,着手重新塑造亚太地区的产业链格局。
与其说说我们的反制箭在弦上,不如说我们是被美国推着走向新的世界经济领导者位置,然而真正值得关注的,是我们有与美国对抗的底气,相较于那些已经选择服软的国家,最后只能沦为任人宰割的鱼肉,但想要让中国也做出同样选择,特朗普的这把算盘明显是打错了。
信息来源:
北晚在线2025-04-08《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批美国关税政策:“恶意的愚蠢”》
北晚在线2025-04-09《美方称将对华征收104%关税,外交部:将继续采取有力措施》
澎湃新闻2025-04-09《大外交|美对华所谓“对等关税”将生效,中国应对凸显经济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