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国民党保护伞下的地主、土豪和恶霸分外猖狂,疯狂欺辱着穷苦人民,黄继光就出生在这样一个穷人悲苦的环境下。
四川中江县一个名叫发财垭的小山村是黄继光的家乡,那里流行着一句顺口溜:发财垭,沟连沟,地主发财穷人愁。可见当时穷人处境的艰难。
在地主的压迫下,黄继光的父亲被逼死,大哥远走他乡,家里只剩下母亲邓芳芝、身患残疾的二哥,不到十岁的黄继光,还有只有几岁的弟弟,几乎家破人亡。
欺辱和压迫让黄继光心中充满仇恨,他发誓长大后一定要为穷人翻身。
到了1949年底,解放军来到了中江县。看着威风凛凛的解放军们,黄继光非常羡慕,当兵报效祖国的种子从此在他心中种下。
很快,黄继光就等来了机会,朝鲜战争爆发后,全国开始征集志愿军,当宣传党发到发财垭的时候,黄继光第一个报了名。
当得知儿子将要参军,邓芳芝十分不舍,但黄继光的坚持让她松了口。
黄继光带着满腔热血来到了朝鲜战场,但情况与他想象中的完全不同,他被安排在后勤,没有机会上前线,这不禁使他有些发牢骚。尤其是母亲来信说让他多杀鬼子,使他想要上战场的愿望愈加强烈。
黄继光的表现被政委尽收眼底,他拧下手表上的一根螺丝,问黄继光:“你看他还转吗?”黄继光说:“你把螺丝拧下来了,它还怎么转?”司令员笑道:“一样的道理,后勤就是这颗螺丝,如果没有了像你这样的后勤人员,工作还能展开吗?”
受首长的指点,黄继光终于专注干自己的工作。
1952年,上甘岭战役爆发,在战斗打响第六天晚上,黄继光所在的二营奉命反击597.9高地表面阵地,黄继光终于有了表现的机会。然而没有想到的是,这却是他最后一次上战场。
在连续好几个小时都无法攻破敌人地堡的情况下,主攻部队六连的战士也已经所剩无多了,正在这时,跟随参谋长一起来到阵地前沿的黄继光,主动提出前去爆破。
营长当即答应,对黄继光说:“好,我任你为六连六班班长,肖登良、吴三羊你们两个也是六班战士,跟随黄班长一起去完成任务。”
命令一出,黄继光就和两名战士向战场冲去,三人交替掩护,很快就炸掉了三个地堡,但就在只剩下最后一个大地堡时,吴三羊却牺牲了,肖登良也因身负重伤昏了过去,而黄继光虽也已受了伤,但依旧在艰难向前爬行。
在接近地堡十米左右,黄继光扔出了一颗手榴弹,在爆炸声中昏了过去。
不久,支援部队顶了上来,黄继光被冲锋号的声音唤醒,当他看见地堡仍旧突突向外发射子弹,许多战士因此倒下,他心中生出一个念头:用自己的身体挡住敌人的枪口。
他继续艰难地向着地堡爬行,身下留下了一道深深的血痕。在接近机枪口的一瞬间,黄继光用尽全身力气扑了过去,所有子弹都打在了他的身上,为后面的战友赢得了生机和时间。
战斗结束后,人们发现了黄继光的遗体,他依旧保持着生前飞扑的姿势,身体上被机枪射出了一个拳头大的血洞。
黄继光牺牲的噩耗很快就传到了发财垭,黄家人悲痛不已,但母亲邓芳芝却十分冷静。黄继光侄子黄拥军回忆道:“听到噩耗,奶奶没有掉一滴眼泪。”
黄拥军深知,这并不是因为奶奶不悲伤,她只是把眼泪都流在了心里。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邓芳芝总是把自己埋在被子里,失声痛哭。
虽然失去了儿子,但邓芳芝却一点儿也不惧怕死亡,她又将自己的小儿子也送上了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