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1996年呼格吉勒图奸杀案,一个被冤杀的18岁少年18年后被平反

佳森聊过去 2024-12-16 06:32:39

这是一起在中国刑侦史上十分著名的冤案,1996年在呼和浩特一名女子在厕所内被奸杀,18岁蒙古族少年呼格吉勒图被认定为凶手,62天后被执行死刑。

呼格吉勒图

没想到,2005年,内蒙一名系列强奸、抢劫、杀人案罪犯落网,在审讯中,他主动交代了1996年的厕所女尸案是他干的。

此时距离1996年呼格吉勒图被执行死刑已经过去了整整9年时间,按说真凶抓住了,应该为呼格吉勒图平反昭雪了,但是并没有,其中原因错综复杂,一拖就是8年,直到2014年,“呼格案”才开始重审,随后宣布呼格吉勒图无罪,而此时距离呼格吉勒图被执行死刑已经过去了整整18年。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呼格吉勒图冤案”。

这里不禁要问,既然呼格吉勒图不是凶手,当年他肯定会大声疾呼,但最终为何还是被判死刑了呢?当时给他定罪的依据又是什么呢?

呼格吉勒图

这一切都还要从1996年4月9日的那天晚上说起。

这天晚上9点15分左右,呼和浩特市卷烟厂职工,18岁的少年呼格吉勒图跟同厂好友闫峰吃完晚饭准备回厂继续上班,呼格吉勒图说要回家取一下钥匙,闫峰独自回厂。

过了十几分钟,呼格吉勒图回到了工位上,随后他便神情紧张地说对闫峰说出事了,并让他和自己再出去一趟。

闫峰问他,他也不说,直到走到烟厂十字路口东北角内蒙古第一毛纺厂西侧的公共厕所时,呼格吉勒图才说,在刚才自己回家取钥匙的路上,听到女厕所里有人在喊,猜测里面肯定出事了,他希望闫峰跟他一起进去看看。

闫峰一开始觉得进女厕所不合适,再说,当时正直“严打”期间,大晚上的被人抓住,当成耍流氓的可不得了,于是当即拒绝了。

但呼格吉勒图仍然坚持要进去,到底看看里面发生了什么事。

而正当两个人在路边犹豫之时,有两个老太太进了厕所,几分钟后,两个老太太出来了,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的异常。

一见情形如此,闫峰就觉得厕所里肯定没有出事,可呼格吉勒图仍然坚持说里面出事了,他说他亲耳听见了女子惨叫,表示一定要进去看看。

案发现场

在他的一再坚持下,闫峰也同意了,闫峰先进去,面对漆黑一片,先喊了两声,里面并没有什么动静。

紧随其后的呼格吉勒图掏出打火机照了一下,随着微弱的亮光,眼前的一幕把二人吓得不轻,只见一名裸露着下身的女子仰躺在厕所的矮墙上,血流不止。【后查清,死者杨某,25岁(一说27岁)】

看到这恐怖血腥的一幕后,两个人吓得转身就跑。

跑出来之后,呼格吉勒图说要去警察局报案,闫峰则劝他不要多事,但呼格吉勒图坚持要去,最终二人跑到附近的的治安岗亭报了案。

此时充满正义感的呼格吉勒图让闫峰回烟厂帮他请假,而自己决定亲自带着警察去查看现场。

晚上10点左右,二人被带到新城区公安分局,起初二人以为是协助调查,了解情况。

此时,二人一直以为干了一件特别正义的事,不受表彰也要受表扬,可他们想的太简单了。

可当他们到了公安局才发现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警察完全是按审讯凶手的方式进行审问的。

闫峰这边还好,可呼格吉勒图那边就不太好了,期间,闫峰听到另一个房间里传出呼格吉勒图的喊叫声和桌椅挪动的重击声,他试图询问呼格吉勒图的情况,但被警察回绝。

天亮后闫峰获准回家,而呼格吉勒图却没有出来,并且是一直没有出来,他也不了解好友呼格吉勒图到底怎么了。

直到闫峰又去分局做笔录的时候,他路过一个房间,偶然从门缝里看到好友呼格吉勒图蹲在地上,双手被铐在暖气片上,头上还戴着头盔,才预感到事情不好了。

他想不明白这是怎么了?本来是做好事的,怎么就被铐起来了呢?但他不敢问。

事情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仅仅62天的时间,6月10日,年仅18岁的呼格吉勒图被作为真凶,被指控犯故意杀人罪、流氓罪而被执行了死刑。

呼格吉勒图

当时检方的逻辑是这样的:

1996年4月9日20点40分许,呼格吉勒图与好友闫峰吃完饭后,假装回家取钥匙,然后借着酒劲来到第一毛纺厂宿舍院公厕外窥视后,发现杨某正在里面,于是进入女厕所。对杨某采取捂嘴、扼颈等手段,将她按在便坑的隔墙上,掀开衣裤,进行流氓狠亵行为,最终致使杨某则因窒息而当场死亡。

随后他回到车间,故意拉着闫峰到女厕所去发现尸体,然后又假意报警,试图掩盖自己的罪行。

没有监控,没有人看见,只有他一人在现场,不是他是谁。

当时我们不知道真实的审讯场景是什么样的,也不知道呼格吉勒图听到他是他就是杀人凶手时的情绪个表情是什么样的,如果猜测的话,那肯定是震惊、不可思议、完全胡说八道,但他最后还是“招供”了。

既然不是自己,那为什么还要招呢?

关于他“招供”这件事,他到底是怎么招的我们不得而知,但此案“破获”后,被当地媒体广泛报道,其中就有涉及,当地媒体的行笔颇显文采,把警方破案的经过写得出神入化,更是将整个审讯过程写得极富传奇色彩,仿佛参与侦查的人员个个都是名侦探一般。

文中这样写道:

“在审讯呼格吉勒图过程中,由于呼格吉勒图的狡猾抵赖,进展极不顺利……虽然呼格吉勒图极力想逃脱罪责,一直拖了两天才交待犯罪过程”……当冯志明副局长观察了现场后,他的脑海里已经像从沙里淘金似的不知筛过了多少遍。而当他和报案人简单交谈了几句后,他的心扉像打开了一扇窗户……冯局长等分局领导会意地将目光一齐扫向还在自鸣得意的那两个男报案人,心里说,你俩演的戏该收场了……审讯过程中,呼格吉勒图极力想逃脱罪责,一直拖了两天才交代了犯罪过程。但是,被一眼认准的罪犯,怎么会逃脱金睛火眼呢?必予司法严惩!”

当时关于呼格案的侦破报道

报道还写到:

“这供词是熬了48小时之后才获得的。为了证实呼格吉图交待的真实性,由分局刑警队技术室对他的指缝污垢采样,进行理化检验。市公安局技术室和内蒙公安厅进行了严格科学的鉴定。最后证明和呼格吉勒图指缝余留血样是完全吻合的。杀人罪犯就是呼格吉勒图。”

就这样,呼格吉勒图被定罪了,1996年5月17日呼和浩特市中级人民法院进行了开庭审理。

检方指控他犯有“流氓罪”和“故意杀人罪”,律师坚称他行凶的证据不充分,为他提供无罪辩护,但未被采纳。

结果法庭在没有充足证据支持的情况下,庭审不到两个小时就宣判了呼格吉勒图死刑。

宣判后,呼格吉勒图坚称自己无罪,说自己根本就没有杀人动机,不服判决提出上诉。

但他的上诉于1996年6月5日被内蒙高院驳回,并被核准了死刑。

6月10日,呼格吉勒图被执行了枪决。

判决结果让他的家人根本接受不了,但当时正直第二次“严打”期间,一切案件都本着“从严”“从重”“从快”的政策执行。

当时的社会风气便是如此,他的家人也没办法,接受不了也要接受。

他被执行死刑这一天,早上6点半,呼和浩特市第一看守所门前早已挤满了黑压压的人群。

这一天一共有四名死刑犯要被执行死刑,其中就有呼格吉勒图。

而在黑压压的人群当中,就有呼格吉勒图的母亲,毛纺厂职工尚爱云。

她早早就来了,想见儿子最后一面,此时在她心里,她死都不相信她的儿子会干这种事,但事已至此,她也只能接受现实。

看守所的大门缓缓打开,警车开出,人群中引起了一阵骚动,尚爱云一眼便看见儿子,他上身穿的还是那件灰色夹克,下身是蓝色裤子,这身衣服是她专门给儿子新买的。

作为母亲的她救不了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让儿子体体面面的走。

尚爱云本以为自己看到儿子后会号陶大哭甚至昏厥,但她并没有,只是默地流着眼泪,一直目送载着儿子的囚车驶离众人的视线。

当警车陆续驶离看守所的那一刻,尚爱云和老伴开始跟着车队奔跑。

老伴身体不好,跑了几步之后便跑不动了,尚爱云拼劲全力一个人跑在人群的最前面,此时的她只是想多看儿子一眼。

当警车消失不见之后,她气喘吁吁的停了下来,眼睛望向警车的方向,眼角满含苦涩的泪水,就这样看着自己的儿子渐行渐远。

她知道,这一去,便是永诀。

呼格吉勒图

当天中午行刑过后,尚爱云收到了领尸通知单,除了难以承受的悲痛,岁月点滴积淀出的沉寂与平静使她变得不再多言。

多年后面对记者的细节提问,她叹了叹气,只是面无表情地答道:“老大去收的尸,头上中了两枪。”

夫妻二人始终坚信他们的儿子没有杀人,他们的儿子,是个听话、老实的孩子,当年,他本来要去当兵,结果没去成,就进了烟厂上班,结果……

呼格吉勒图的事情,对家里影响很大,受尽白眼,他的弟弟当年学习很好,如果按部就班地读书,完全可以考上一所好大学。

但因为哥哥的案子,使得他在学校里被称为“杀人犯的弟弟”,备受老师和同学的冷眼,头发大把大把地掉,最终身心俱疲,无心学习,放弃了学业。

案发后很长一段时间,一家人都不敢出门,害怕周围人的眼光,不愿遭受路人的指责、慢骂和白眼。

他们一家就这样艰难的生活着,本来他们已经接受了现实,可谁能想到,9年之后,生活又把他们刚刚愈合的伤口给无情的撕开了。

2005年,真凶被抓,这就说明他们的儿子是冤死的。

2005年10月23日,内蒙警方破获了一起系列强奸、抢劫、杀人案,被当地媒体称为“杀人恶魔”,在内蒙古境内接连作案21起,身负10条人命的赵志红在地毯式侦查中落网。

赵志红

赵志红落网后,警方连夜对他进行第一次审讯,当时,赵志红交代了4起命案,第二天进行第二次审讯时,赵志红交代,1996年4月的一天,在第一毛纺厂家属区公共厕所内杀害了一名女性。

此话一出,让警方不淡定了,当年那起案件谁不知道,怎么突然又冒出了一个“真凶”?

但在多次确认之下,赵志红的话不像假的。

“真凶”出现这个现实,显然是所有参与过此案的人不能接受的,但赵志红接下来的操作让他们不得不信了。

2005年10月30日他带领警方前往“呼格案”的案发原址,因为城市改建,这里早就失去了原有的模样,甚至连当年的警察都不知道具体地点了,但赵志红却一眼指出。

突然出现一批警察,还带着一个带着手铐的人,这让这里的老街坊们感觉到又有事情发生了,上一次这么多警察,还是1996年那次。

有跟警察认识的群众问是怎么回事?警察低声说:“赵志红说那个女的是他杀的。”

话没说完,他的同事就赶紧上前,边拉他走边说:“这是某局长之前办的案子,别和外人瞎说”。

最终,经过确定,此案真凶确系赵志红。

按说,真凶抓住了,应该给呼格吉勒图平反了,但却没有。

似乎总有一股力量在阻挠翻案,比如,赵志红承认共作案27起,其中命案10起,当中就包括“呼格案”,但法院开庭审理此案时,检方的起诉书中未提及“呼格案”。

结果还是赵志红自己点破了这一点,可能他觉得自己犯的这些事,都够枪毙好多回了,反正也是个死,多一件少一件又何妨呢,没必要让别人替自己顶罪。

因此,在法庭上,他直接点破说,检方指控未提及“呼格案”,并且还坚称:“自己的供述全部真实,保证自己对警方的所有供述均没有蓄意作假、东拉西扯的成分,同时也没有因警方刑讯逼供而屈打成招。”

赵志红

此话一出,法庭只得休庭,案件也引发极大反响,众多媒体纷纷关注此案,赵志红案的审判也暂停了。

此后,奇怪的是,赵志红案被叫停了,“呼格案”也没动静了。

真凶被抓后,呼格吉勒图的家人都极为悲愤,誓要给儿子讨个说法。

于是,从2005年11月中旬开始,在又一次精神重击下硬撑着身体顽强站起来的夫妻二人,强忍悲愤,每天奔走于自治区及呼市的各相关部门,目的只有一个,希望查明真相,为儿子申冤,以求冤案平反。

但都没有任何结果,没人敢替他们出头,因为这里牵扯的人太多了,太复杂了。

全家没有放弃,到处伸冤,而这一申,就是8年。

除了呼格吉勒图全家一直没有放弃之外,时任新华社内蒙古分社政文采访部主任、高级记者汤计也一直关注此事。

为了给呼格吉勒图伸冤,以期早日复查此案,他从2005年11月到2011年5月5日,利用身份之便,向高层连写6篇内参。

甚至就连被关押的赵志红都看不下去了,于2007年12月20日,还专门写了一份“偿命申请书”,表示自己才是真凶,希望彻查呼格吉勒图案,还呼格吉勒图清白。

赵志红申请书

最终,在各方的努力下,2013年年初,内蒙古高院正式复查“呼格案”,并与2014年11月20日正式开启重审程序。

其实,也没有什么可查的了,开启重审,就是从法律上正式还呼格吉勒图一个清白,为他恢复名誉,平反昭雪。

因此,仅仅20天,即2014年12月15日,终审结果出来了,呼格吉勒图无罪。

而此时距离呼格吉勒图被执行死刑已经整整过去18年了。

当呼格吉勒图的父母颤抖着接过法律文书后,泪眼朦胧的逐字默读。

62岁的尚爱云再也抑制不住内心强烈的情感,带着悲喜交加的热泪说:“终于等到这一天!儿子,你清白了!”

呼格吉勒图母亲拿到判决书掩面痛哭

“呼格案”尘埃落地了,赵志红案也于一个月后开启了重审,并于2015年2月9日,宣判赵志红因犯故意杀人、强奸、抢劫和部分盗窃罪,判处其死刑。

后赵志红提出上诉,结果二审于2015年4月30日维持了原判。

又过了四年,即2019年7月30日,赵志红才被执行死刑。

2014年12月30日,呼格吉勒图父母获得国家赔偿,共计2059621.40元。

但对于二位老人来说,再多的钱也买不回儿子的命了。

可他们又是幸运的,正是国家司法体制的进步,才让他们在有生之年还能看到儿子被平反昭雪。

形似眼泪的呼格吉勒图墓

如今,中国的死刑制度正在朝着少杀、慎杀的方向迈进,这是进步之处。

换句话说,再也没有所谓62天的“死刑效率”了。

虽然依然还有诸多弊端,但相信随着司法制度改革继续朝深度进行,冤案会越来越少的。

行文至此,唯愿以此为鉴,警钟长鸣,司法公平,天朗气清。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