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19日,惠州市作家协会主席陈雪,常务副主席黄伟辉,副主席刘腾云、刘明霞、李华生、邓仕勇、张隽及秘书长周后运、副秘书长杨理,惠州市作家协会常务理事、惠州市散文与散文诗学会会长曾平等10人,从叶挺故里惠州出发远赴安徽泾县采风,了解这位传奇将军驰骋晥南沙场,抗击日寇的传奇故事。回忆峥嵘岁月,重温红色记忆,感受名将叶挺及新四军的铁血军魂。
惠州市作家协会采风团
谈起新四军军长叶挺,人们总会想到这句话“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它既是叶挺的座右铭,也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在人们的印象中,叶挺最为人熟知的功绩是“铁军”北伐和“新四军”抗日等,鲜有人了解他的家乡就是我们山海之城惠州。其实叶挺的革命思想萌芽于惠州,成名之战也发生在惠州,而悲壮的皖南事变更令人难忘。
在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作家们走进了叶挺、项英曾经居住过的“种墨园”、司令部,参观了新四军博物馆,在军部大礼堂接受了革命传统教育。那一张张泛黄的图片,那一件件饱经风霜的实物,那一段段震撼人心的史料让作家们神情凝重。北伐名将、新四军军长叶挺就是我们惠州人。叶挺1896年9月10日出生于惠州惠阳区秋长街道周田村。
参观旧址
采风团在泾县作家协会主席蔡盛等人陪同下来到宣纸文化园、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查济村和黄田村等地,深入查济德公厅屋等古民居考察,参观了“三丈三”宣纸捞制的震撼场面,感受了宣纸文化魅力,了解泾县厚重的历史文化,还来到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桃花潭镇,作家们吟诵着李白《赠汪伦》千古绝句,登临怀仙阁,拜祭汪伦,体验“深千尺”的友情文化。站在“踏歌古岸”的阁楼上,风景秀丽的桃花潭尽在眼帘。
参观之后,惠州、泾县两地作家开展文学座谈交流活动,大家互赠作品,畅谈文学,分享创作感受。惠州市作家协会主席陈雪向泾县作家协会赠送了《穿越封锁线》《时光印格》等书籍,泾县作家协会主席蔡盛也向惠州10位作家赠送了《印象泾县》《泾县非遗人物》等作品。惠州市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黄伟辉,副主席刘腾云、刘明霞、李华生、邓仕勇、张隽,惠州市散文与散文诗学会会长曾平, 惠州市作家协会秘书长周后运、副秘书长杨理及泾县作协主席副主席黄飞松、裴文斌、杨立、申文祥、陈海溶、吴小元,泾县诗词学会会长徐余泾,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唐晓亮,老作家朱东辉等参加座谈会并交流发言。
惠州、泾县两地作家开展文学创作座谈会
两地作家还相互赠送文学作品或文创产品。惠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刘明霞将新作《可园客厅——在湖畔遇见文艺名家》、惠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张隽博士向家乡作家赠送了诗集《气宇轩昂》,秘书长周后运将辞赋竹简文创作品《罗浮山赋》等赠送给泾县作家协会,惠州市散文与散文诗学会会长曾平即兴吟诗一首并挥毫成书法作品赠送给泾县作家协会。
诗曰:
泾县惠州缘有因
将军云岭留英名
桃花潭水西湖月
于今再闻踏歌声
此次采风活动,广东惠州、安徽泾县两地作家协会互动,架起了一座两地文学交流的友谊桥梁,拓宽了作家们的创作思路,而且赓续了红色血脉,进一步传承弘扬了新四军精神,也必将推动两地文学事业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