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小雯
成年人的世界里,最残酷的事实之一就是:越是习惯忍让的人,活得越累;越是不肯忍的人,活得越舒服。
你有没有发现,家庭里最懂事的那个,总是最被忽视的;职场里最老实肯干的,总是最被压榨的;感情里最善解人意的,总是最被消耗的。你付出的越多,越不被珍惜;你退让得越多,别人越不把你当回事。
这不是你的错,而是人性使然。人性就是欺软怕硬,你总是忍让,别人就会习惯你的妥协;你敢于让别人忍,反而能获得尊重。
这篇文章,梅娘就是想告诉你:如果你一直在忍,可能意味着,你正过着一段最辛苦、最不被珍惜的关系。
那是时候,去改变你的处世方式了。
请记住:在任何一段关系中,都是让别人忍的人过得更舒爽,要去忍别人的人过得更痛苦,不要总是忍别人了!

你有没有发现,关系中最难受的那个人,往往是最能忍、最怕麻烦、最不愿意跟人撕破脸的那一个?而那个最舒服的,往往是最理直气壮、最敢让别人忍的人。
你总是想着“算了吧,忍一忍就过去了”,结果呢?你忍得一身伤,别人倒是活得很舒坦。
小时候,你是不是在家里最懂事的那个?家里有点好吃的,爸妈总让给弟弟妹妹,你要是争,就会被说“怎么这么自私”;大人吵架,喊你让着点,毕竟“长幼有序”;你想买点自己喜欢的东西,被说“别乱花钱”;家里有活,最听话的那个总是干得最多。
你以为听话、忍让会换来理解,结果换来的却是理所当然。别人只会习惯你的隐忍,而不会珍惜你的付出。
其实,很多人心里都有一个潜意识:谁好欺负,就欺负谁;谁不忍,就得让别人忍。你越不反抗,越委屈自己,别人就越不会为你考虑,甚至有些人会明目张胆地压榨你。
心理学上的“习得性忍耐” 解释了这个现象:
当一个人长期处在需要忍让的环境里,他会习惯性地委屈自己,直到完全失去反抗能力。而另一方呢?当别人习惯了你的退让,就会不断挑战你的底线,直到把你压榨到极致。
你忍了家人,家人让你忍更多;你忍了朋友,朋友让你干更多“应该的事”;你忍了领导,领导让你承担更多本不属于你的责任。
而那些敢于让别人忍的人,却活得最自在。他们不会为了“大家都舒服”而委屈自己,他们只会想着“我想要什么,我怎么才能得到”。
你忍,别人就占;你让,别人就得;你牺牲自己,别人就活得更舒坦。

有些人习惯性忍让,根本不是因为不生气,而是因为怕麻烦、怕冲突、怕被人厌恶。
如果你是这种人,你一定很熟悉这样的感觉:
在家庭里——你明明有很多不满,但总是想着“算了吧,爸妈年纪大了”“算了吧,家和万事兴”“算了吧,吵架太累了”,于是你忍着,压抑着,假装自己不在乎。
在亲密关系里——你不喜欢对方的某些做法,但你不想吵架,所以你忍着;你受了委屈,憋在心里假装没事,因为你怕对方嫌你“太敏感”“太作”;你妥协一次又一次,最后发现,自己成了感情里的“隐形人”。
在职场里——领导让你加班,你不敢拒绝;同事甩锅给你,你不敢反驳;你越好说话,越被安排最苦最累的活儿,别人都来麻烦你,因为你不会拒绝。
这些忍耐,没有让你过得更好,反而让你心里积累了无数的委屈和怨气。你表面上笑着,内心却越来越不平衡,越来越痛苦。忍让,并不会让别人感激你,只会让他们觉得你“应该”这样做。
心理学家卡内基说过:
“你害怕冲突,你回避矛盾,你以为这样能换来和平,但你忘了,人性本贪婪,越容易得到的,就越不被珍惜。”
你一味忍让,最终只会让自己变得无比痛苦,而让别人越来越无所顾忌。

想要改变这种痛苦的处境,只有一个办法:让别人来忍,而不是你自己一直在忍。
那些活得轻松自在的人,并不是天生就幸运,而是他们知道怎么让别人来适应自己,而不是自己去适应别人。
你要学会说“不”——别再害怕拒绝别人,别再想着“这样会不会让人讨厌我”。你要明白,真正珍惜你的人,不会因为你拒绝一次就疏远你;而那些只想占你便宜的人,离开了更好。
你要敢于表达自己的不满——当你觉得不公平,就直接说出来,不要再等别人来发现你的委屈。那些活得自在的人,从来不会默默承受,而是敢于表达,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底线。
你要改变自己的“忍让型”思维——不要再觉得“忍一忍就好了”,不要再以为“退一步海阔天空”。你要明白,你每一次的退让,都在助长对方的得寸进尺;你每一次的隐忍,都是在消耗自己的能量。
你可以看看身边那些过得好的人,他们是不是都有一个特点:他们不怕得罪人,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需求,他们不会委屈自己去迎合别人。
有时候,真正的强大,不是你能忍多少,而是你能让别人来适应你的规则。
当你不再忍,别人就得忍;当你敢于为自己争取,别人就不敢轻视你。

在任何关系里,都是让别人忍的人,过得更舒爽;去忍别人的人,过得更痛苦。
如果你一直觉得自己活得辛苦,或许该问问自己:是不是因为,你总是在忍,而别人总是在享受你的忍让?
从现在开始,别再做那个一味忍让的人。你不是生来受气的,你的感受、你的需求,同样值得被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