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个月狂涨50%,业绩超预期,中国平安终于王者归来?

价值事务 2024-11-08 01:53:40

经过全民狂欢的大牛市后,三季报成为检验企业是否具有确定性的最佳窗口。

10月21日,中国平安带来了上市险企中的首份三季报。一句话概括其业绩表现,就是行情只能影响增速,改变不了增长的基本盘。

2024 年前三季度,集团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 1,138.18 亿元,同比增长 5.5%;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191.82 亿元,同比增长 36.1%;营业收入 7,753.83 亿元,同比增长 10.0%;年化营运 ROE15.9%。

其中,寿险及健康险、财产保险以及银行三大核心业务保持增长,三项业务合计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 1,196.51 亿元,同比增长 5.7%。

综合金融业务稳健增长,医疗养老战略也持续凸显着对寿险的赋能价值。

截至2024年9月末,集团个人客户数2.40亿,其中持有集团内4个及以上合同的客户占比为25.1%,留存率达98.0%;超8826万的个人客户同时持有多家子公司合同。2024年前三季度,享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权益的客户覆盖寿险新业务价值占比超69.6%。

超预期的数据,背后是平安稳固增长的基本盘,源头则是综合金融和医疗养老双轮驱动的战略效果。

如今,随着综合金融模式持续深化,医疗养老战略逐步建构起新的业务增长极,平安实现“综合金融”与“医疗养老”的相互赋能,形成“综合金融为盾,医疗养老为茅”,退可攻进可守的护城河。在双轮战略的驱动下,平安不仅能行稳致远,还将依托迅速扩大的养老市场获得更广阔的想象力。

养老服务,有待挖掘的超级大蓝海

前两个月,李强总理主持了国务院进行了第九次专题学习,主题便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

有个细节,所长想提醒大家,这可是本届政府首次举办以“养老”为专题的学习会。

对比前八次专题学习会,这第九次专题学习的特殊之处在于,首次把解决养老问题的重要性,提升到了和“促进高质量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发展数字经济“齐平的战略高度。

这充分说明老龄化对中国社会的冲击,已经事关国家发展的最根本问题。培育壮大养老服务市场已经势不可挡。

透过国务院第九次专题学习会议,我们其实可以窥探养老市场的侧重点:

会上,李强总理指出了三点:

要强化“老有所养”的服务保障;

要强化“老有所依”的资金保障;

要强化“老有所为”的制度保障。

把强化“老有所养“的服务保障放在第一位,说明当前中国拥有的养老服务设施、产品和机构都比较薄弱,是未来政府事业和企业重点发力的第一方向。

同时,强化“老有所养”的服务保障,也细分了具体要求。其中,把“加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放在首位的首位,顺应了中国的养老格局。

90%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

7%的老年人依托社区养老;

3%的老年人入住机构养老。

基于此,若能重点加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几乎等同于解决了近4亿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但这也说明当前居家养老服务是中国养老服务体系中的最大短板。

比如,我国智能马桶的渗透率仅为5%,而大部分智能马桶都安装在了酒店和机场,部分进入高端康养机构和医院,家庭的渗透率远低于平均水平。

但不要忘记,家庭场景中,老人最容易发生危险的场所就是浴室。一个小小的马桶,背后也藏着致命的安全隐患。

学习会上还重点提到“失能老人”,正是因为这一群体在日益扩大。截至2023年底,中国65岁以上人口21676万人,占比15.4%,其中失能、半失能老人约5000万,占比达到近四分之一。

这些数字未来都是上升趋势。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养老上的资金投入开始捉襟见肘了。

比如医保基金,这两年不交医保的人越来越多,2024年上半年数据显示,居民医保统筹基金收入5385.89亿元,支出5371.91亿元,结余仅13.98亿元。

要靠这仅有的剩余资金,完全依仗政府力量把居家养老服务水平向欧美国家看齐,弥合城乡养老差距,为失能老人培育专业的养老服务队伍,难于上青天。

所以,市场化力量的介入,无疑是一场及时雨。不仅能为养老事业提供更丰富、更有活力的资金支持,还为企业挖掘出了一片新的蓝海。

金融+服务,平安养老发力点直指最大痛点

平安是如何在这片蓝海里一直前行的?

挖掘平安发展“医疗养老”的关键词,会发现他的思路与国务院专题学习会议的战略同频共振,找到了两个最重要的抓手:资金与服务。

首先,养老的问题,说到底其实是资金问题。资金投入到位了,服务保障和制度保障水平自然就上去了。所以,当一家金融企业涉足养老服务业,踏出的第一步就是积极发展养老金融,先把市场“激活”。

平安养老金融同样紧跟国家养老事业,调动市场力量为养老服务业注入“活水”。旗下的养老险是国内首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机构,目前管理规模达33亿元。截至2023年末,平安养老险为3万家企业、527万参保职工提供年金受托管理服务,积极服务基本养老保险第一支柱。

另一方面,平安也着力于推动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发展,提供多样化养老金融产品。目前平安的保险金信托规模超千亿元,为中国老人提供多元化保险产品和健康管理服务。

2024年前三季度,平安寿险健康管理已服务超1950万客户。同时,打造平安养老金投资平台、养老保险产品平台、医疗健康服务平台、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四大平台,聚焦中国老人的投资、保险、医疗等各方面需求,提高老人的晚年生活幸福指数,让“养老”变“享老”。

其次,李强总理强调的“强化老有所养的服务保障”,转化实际企业行动力,就是平安董事长马明哲提出的“以创新优化养老服务”。

以在国务院会议上重点提出的“加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为例,这一国家战略落实在平安的实践里,表现之一就是“居家养老的适老化改造“。

今年5月,平安联合合作伙伴组建了“平安管家安全享老服务联盟“,发布”573居家安全改造服务“,实现五分钟快速评估安全隐患,对厨房、浴室等七大空间进行了适老化改造,让现代家庭空间更接纳、包容老人。

截至2024年9月末,平安的居家养老服务覆盖全国75个城市,累计超15万名客户获得居家养老服务资格。

不仅如此,针对会议上特别提到的“失能老人“养老问题,平安产险也在5个省份、13个地市为失能人群提供着长期护理保障、定期走访、服务重度失能人员及困难群众,让这些位于社会边缘的群体得到平等的养老服务与社会关怀。

可见平安在养老赛道的发力点,个个都是中国社会的养老痛点。

比起已步入老年社会的欧美国家来说,中国要解决的养老难题,需要政府更精细调控,需要企业敢于承担社会责任,也需要人民有更充足的耐心。而平安用实际行动证明,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迎合时代关切,愿意做难题解难事过难关,就能赢得市场和消费者的用心投票。

攻守兼备,平安穿越周期的底层逻辑

当然,从某种程度上说,平安在“医疗养老”上的布局,是面向明天、面向未来的努力。

那么,当下为平安提供价值支撑的又是什么?

马明哲曾说,“金融是平安的现在时,医疗是平安的未来时”。为平安提供价值支撑的,仍是“综合金融”。

从股价看,今年以来,平安股价从去年12月30日的收盘价38.88,到现在站稳43元以上,涨幅高达十几个点,强于大盘。在过去一个月里,平安涨幅最高更是达到27.23%,在上市险企中处于领先地位。

从分红来看,今年上半年,平安将向股东派发中期股息每股现金0.93元,保持高水平分红。港股股息率甚至达到7%,对投资者来说,回报效益非常可观。

股价的走势和高分红是平安“稳健增长”的有力佐证,说明平安是有硬核的价值支撑。

从平安在金融和医疗上“两步走”的布局上看,平安当前最硬核的价值支撑还是保险金融。

为什么保险行业仍然是湿雪长坡,仍然值得看好?

巴菲特的动作就是无声的答案。二季度,伯克希尔增持数量仅次于西方石油的个股是安达保险$ (CB.US)$,当季增持近111万股,市值约2.83亿美元,持股数环比增长约4.3%。巴菲特的躬身入局,无异于为险企的投资价值增添了一层重量级砝码。

加上国内地产救市力度和险企的稳健经营,尽管外部环境依旧复杂多变,平安仍然具有十足潜力。要知道,前三季度平安的寿险及健康险业务实现新业务价值351.6亿元,同比增长34.1%。

另一方面, 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享有集团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权益的客户覆盖寿险新业务价值占比超69.6%,其中养老权益客户新业务价值占比约39.0%。截至9月末,平安2.40亿个人客户中有近63%的客户同时使用了医疗养老生态圈提供的服务,客均合同数约3.35个、客均AUM约5.78万元,分别为不使用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的个人客户的1.6倍、3.9倍。2024年前三季度,超1950万平安寿险的客户使用医疗养老生态圈提供的服务,其中新契约客户使用健康服务占比近76%。

这意味着“综合金融”为平安提供了价值支撑,“医疗养老”也为平安打开了想象空间。这个双轮驱动战略,使得“医疗养老”赋能“综合金融”,让“综合金融”获得更强竞争力,赢得更大成长性。

除了基本面的提振,资金和政策面上也逐渐释放出利好。今年以来,A股投资者对高股息、高红利的资产青睐有加,而平安A股股息率达到4.2%,与四大行不相上下。再者,按照历史经验,牛市中前期,保险股往往更能得到资方投资。历史上,平安就曾在2014-2015年股价大涨77.71%。政策面上,“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FISF)”的创设也将提高险企资金利用效率,进一步盘活市场。

回看平安的发展历程,从财险、寿险到综合金融,再到医疗养老,平安的进化和演变都踩中了国家发展的不同节奏。

在这一过程中,企业会面临各种挑战、淘汰与洗牌。之所以平安能走到现在,就是因为和国家战略时刻保持同频,不断在挑战中找到机遇,在机遇中实现蜕变。

所长认为,当下中国平安已经迎来基本面、资金面、政策面的多重共振,无论是着眼于分红的保守投资者,还是看好中国医疗养老产业成长确定性的人,想要从这个湿雪长坡中分一杯羹的,是时候重点关注中国平安了。

0 阅读:0

价值事务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