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只有安徽40%的上海,以12:8完胜GDP不及自己的安徽

听兰谈旅游 2024-08-04 20:34:33

在我国十大经济体中,安徽和上海可以说是格外引人关注。不仅因为两者在GDP十强之争中频繁交替领先,更在于两者虽然在GDP上势均力敌,但在人口上的差距却高达2倍以上,而且上海还是十强之争中唯一的直辖市。因此,在我国地图上,上海和安徽即便同为长三角省级区划,但作为我国第一城的上海,在下辖16地市的安徽面前,仍然有点小巫见大巫的视觉冲击。那么,无论是面积还是人口,亦或是城市数量上,均略显以卵击石的上海,面对同处于长三角的后起之秀安徽时,能否上演四两拨千斤的壮举呢?本文,我们便透过20项关键数据来详细解答。

一、人口规模:1、安徽6121万,净流失1000万2、上海2487万,净流入1007万

无论是城市建设还是经济发展,都离不开万物缔造者的人类。因此,纵观全球,凡是区域内的人口中心,无一例外都是该区域内的绝对政治文化以及经济中心。其中,上海虽然是我国中心城区人口第一城,而且常住人口达到了近2500万,高于全球大部分国家,但在面对下辖16地市的安徽时,却只有安徽的40%,尤其是3600多万的人口差,更是让上海略显势单力薄。不过,上海超千万的人口净流入,却是人口流失达千万的安徽所无法企及的。

二、GDP总量:1、上海47218亿2、安徽47050亿

如果单看人口,相信很多人很难联想到两者在GDP十强之争中会成为竞争最激烈的一对。尤其是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全年GDP上,上海不仅距离5万亿更进一步,同时还再次成功反超2.5倍人口于自己的安徽,为大家呈现了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逆转好戏。不过,由于两者在GDP总量上的差距仅有0.36%的毫厘之差。因此,手握绝对人口优势的安徽,可以说随时都有可能再次反超上海重返十大经济体。

三、GDP增速:1、安徽6.71%2、上海5.57%

果不其然,上海虽然在2023年度GDP上反超安徽,但从最近五年的GDP增速来看,明显是长三角经济圈的新晋成员安徽更胜一筹。其中,当安徽在大环境持续低迷的前提下取得年均6.7%的高质量增速时,身为沿海直辖市的上海却只有5.6%不到,不仅在速度上落后于内陆省份安徽,差距更是达到了20%。这也意味着,如果上海不能及时扭转速度颓势,不仅GDP反超安徽只是昙花一现,而且还会被安徽迅速拉开差距。

四、公路密度:1、上海2.19km/km²2、安徽1.78km/km²

在我国有这么一句老话叫“要想致富必先修路”。虽然现如今各种交通方式层出不穷,但不可否认,公路交通依旧是所有交通工具中的中流砥柱。因此,发达的公路交通网,对于各地而言,堪比经济“大动脉”。而从两者的公路建成密度来看,上海不仅每平方公里陆地面积的公路里程率先突破2km,而且比同处于长三角的安徽高出了23%。交通上的绝对优势,势必会让手握沿海优势的上海,在经济发展上显得愈加如鱼得水。

五、粮食产量:1、安徽296吨/km²2、上海159吨/km²

正所谓“民以食为天”。城市的建设固然重要,但无论是城市建设,还是经济发展,都离不开高强度的劳动力输出。而确保劳动力正常输出的一大关键因素便是一日三餐。因此,粮食的是否大丰收也就变得尤为重要。从上海与安徽的粮食产量来看,每平方公里陆地面积所贡献的粮食产量也是大相径庭。其中,当安徽已经来到300万吨时,作为我国第一大都市的上海则不到160万吨,仅有安徽的54%。

六、人均GDP:1、上海18.99万2、安徽7.69万

别看同处于长三角的安徽、上海在第一大经济指标GDP上仅有不到1%的毫厘之差,但在象征经济发展质量的关键指标人均GDP上,两者之间却又是别有洞天。其中,当上海人均GDP已经来到19万,远超2万美元的发达标准线时,作为长三角新晋成员的安徽却仅有8万不到,不仅距离发达标准线相差甚远,甚至还不及全国均值9万的及格线。这也导致安徽的人均GDP还不到上海的41%。和上海人口不到安徽41%形成了鲜明反差。

七、人均收入:1、上海8.48万2、安徽3.49万

如果说单凭人均GDP上的大相径庭,还不足以反映两者在经济质量上的参差不齐,那么,客观反映民富程度的人均收入水平上的再次天壤之别,相信已经足以说明安徽在经济质量上与上海之间的巨大差距。其中,上海人均收入水平不仅达到了8.5万,而且是全国均值3.9万的2倍有余。反观安徽,不仅再次低于全国均值,而且与上海的差距,也是继人均GDP之后再次达到了2.5倍左右。

八、人均社消:1、上海7.44万2、安徽3.76万

众所周知,经济的持续高质量发展,除了创造更高质量的经济价值外,整体消费积极性同样是举足轻重。毕竟,只有大量的消费资金涌入各行各业,才能有效刺激经济的高速运转。而从两者的人均社消水平来看,作为我国第一大经济中心城市的上海,不仅人均社消高达7万多,而且仍然保持着近2倍于安徽的绝对优势。足以可见,上海虽然只是一座城市,但商圈的消费力却是安徽全省所难以企及的高度。

九、人均财政支出:1、上海3.88万2、安徽1.41万

随着城市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居民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城市的基础配套工程建设也就自然变得越来越迫切。因此,财政支出额度,也就成为影响各地基本民生工程建设的主要财政保障。其中,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上海,不仅再次脱颖而出,而且3.88万的人均财政支出额度都快赶上全国的人均收入水平了。反观安徽,人均财政支出则是不到1.5万,相当于上海的36%,差距已是不言而喻。

十、人均存款:1、上海24.19万2、安徽7.86万

由于历史文化因素的影响,即便是在高度前卫的21实际,我国大部分居民仍然是保持着挣钱存钱的习惯。因此,居民存款也成为各地居民日积月累财富值的最重要体现。其中,当魔都上海人均存款已经突破20万,即将达到25万时,同为长三角经济圈的安徽,却依旧停留在8万左右的水平,甚至还不到上海的三分之一。而且这也是两者单项指标的差距首次破三。不得不承认,安徽在民富上距离上海依旧是望尘莫及。

十一、A股上市公司:1、上海437家2、安徽175家

说到经济发展,就不得不提象征经济沃土的营商环境了。而上市公司的数量,也成为我们衡量各地营商环境的重要参考依据。别看上海土地资源远不及安徽,人口也只有安徽的41%,但在上海公司数量上,上海却凭借超400家的成绩遥遥领先于安徽的175家,以至于陆地面积相当于22个上海大小的安徽,上市公司数量反而只有袖珍城市上海的40%。这也就不难理解,安徽为何在诸多人均经济指标上均距离上海相差甚远了。

十二、规工总产值:1、安徽50875亿2、上海44960亿

从两者的工业硬实力来看,安徽纵然手握2.5倍的绝对人口优势,但在工业产值方面,安徽不仅未能充分发挥工业上的人多力量大优势,在规工总产值上再次以绝对优势脱颖而出,反而是以13%的优势有惊无险地力压上海。这也意味着,上海虽然人口规模比安徽少了3600多万,但所贡献的工业价值却足以和安徽相媲美。尤其是规工总利润方面,上海更是已经率先反超安徽。

十三、财政收入:1、上海8312亿2、安徽3939亿

长三角虽然是我国第一大经济圈,但身为长三角地区江浙沪皖中唯一的直辖市,上海无论是在地图上的大小,还是人口规模以及GDP总量上,均处于长三角垫底的存在。即便如此,上海在财政实力上仍然是财大气粗。不仅财政收入优于安徽率先突破8000亿,而且和我国四大经济体中的浙江、山东势均力敌。相比于上海在财政收入上的大放异彩,安徽则是以不到4000亿的成绩再次成为上海的背景。

十四、出口总额:1、上海17378亿2、安徽5231亿

别看安徽和上海同为长三角,但在外贸上,拥有沿海优势的上海,与长三角唯一内陆成员安徽之间,仍然是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尤其是当上海的出口总额已经超过1.7万亿时,下辖16地市的安徽反而才刚刚突破5000亿,与一己之力的上海相比,差距也是达到了3.3倍。由此可见,安徽虽然已经加入长三角多年,但在外贸上,仍然是差强人意。同时,也是充分反映了沿海优势对于外贸的得天独厚优势。

十五、建筑业总产值:1、安徽12466亿2、上海10045亿

经历了财政、外贸两大指标的连续惨败之后,安徽终于在象征城建硬实力的建筑业上艰难收获了一场胜利。其中,被誉为我国城建天花板的上海,虽然建筑业总产值达到了万亿级别,成为我国屈指可数的万亿级基建城市,但在面对拥有16个“兄弟姐妹”的安徽时,独木难支的上海,终究是难以力挽狂澜,以24%之差不及安徽。不过,由于安徽在城建上并没有绝对的优势,因此,上海还是很有希望反超安徽的。

十六、文旅收入:1、安徽8510亿2、上海4100亿

在优质文旅资源丰富的长三角地区,上海虽然在土地资源上相比于江浙皖堪比“小矮人”,且5A景区数量远不及江浙两省的双双超20个,但收获了5个5A景区的上海,在全国300余座城市中,也是为数不多的5A景区达到5个及以上的,在长三角也是仅次于苏州之后。不过,相比于安徽的13个,仍然是略显黯然失色。这也导致上海在文旅收入上不仅不及安徽,而且4100亿的文旅收入,还不到安徽的一半。

十七、三甲医院:1、安徽59家2、上海57家

医疗方面,相信很多人会认为拥有6000多万人口的安徽,在以人为本的优质医疗机构三甲医院数量上,再次令拥有2000多万的上海望尘莫及。但从两者最新的三甲医院数量来看,上海不仅没有处于绝对劣势,反而是以57家三甲医院的傲人成绩迎面追上安徽。而且,上海除了在三甲医院的数量上已经与安徽旗鼓相当外,在顶尖医疗机构百强医院的数量上,更是已经将安徽远远地甩在身后。

十八、211院校:1、上海10家2、安徽3家

相比于上海和安徽在三甲医院数量上的难分伯仲,在同样被誉为国家战略资源的优质科教资源上,安徽的表现却判若两人。虽然安徽是我国为数不多的拥有全国十强院校的省份,但由于顶尖学府211院校只有3所,这也导致拥有6000多万人口的安徽,在2500万人口的上海面前,不仅未能拔得头筹,反而是以3:10的绝对悬殊再次完败于上海。足以可见,上海在科教资源上的曲高和寡了。

十九、在校大学生:1、安徽170万人2、上海83万人

上海虽然在科教资源上拥有绝对的领先优势,奈何由于绝对人口总量远不及安徽,这也导致上海在象征未来新希望的储备人才在校大学生的数量上不仅没有一鼓作气再下一城,反而是83万人的在校大学生还不及安徽的一半。即便是在相同的城市当中,在校大学生不足百万的上海同样是差强人意。而人才上的黯然失色,也让上海在人才供给上严重依赖于其它省份的人才输送。一旦大量流入人口开始回流,对于上海无疑将是一次不小的冲击。

二十、新增发明专利:1、上海4.43万件2、安徽3.05万件

安徽虽然在人口规模上比上海足足高出了3600余万,但由于安徽人口流失高达千万,再加上科教资源以及营商环境均远不及上海,所以在单年新增发明专利数量上,安徽也是被上海再次实现了人口上的四两拨千斤。尤其是当6100多万人口的安徽新增发明专利数量刚刚突破3万件时,不足2500万人口的上海却已经来到4.5万件,近乎于是安徽的1.5倍。所以,安徽想要有所质变,关键还在于留住自己培养的人才,并吸引更多的外来人才流入。

总结:在看完同处于GDP十强门槛,且均来自于长三角的上海、安徽两大省级之间多达20项核心数据的全方位对比分析之后,相信大家也是跟小编一样,早已是收获满满。而关于上海、安徽之间的相互优劣势自然也就一览无余。最后,便是揭晓综合实力的激动人心时刻:1、上海综合得分1130,共计12项胜出。其中,至少2倍于安徽的有8项;2、安徽综合得分870,共计8项胜出。其中,至少2倍于上海的有3项;

0 阅读: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