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岁后才发觉,人越老越没意义,即使活着,也只是活着而已
听朋友讲诉:他六十五岁生日那天,独自坐在老房子的门槛上抽烟。夕阳把对面的白墙染成橘红色,烟灰缸里积了三个烟头。突然意识到,人这一生追逐的意义,就像手里这支烟,燃烧时明明灭灭,最后不过是一撮灰烬。
他年轻时在纺织厂当会计,总觉得要在账本之外做出点事业。隔壁工位的王师傅总说:"小张啊,人活着得有个奔头。"于是我拼命考职称,熬夜学电脑,想着当上财务科长人生就圆满了。真当上科长那天,发现办公室只是从二楼搬到了三楼,工资条上多了五百块,除此之外什么都没变。
人生中年时,我把意义寄托在孩子身上。儿子考上重点高中那天,我在校门口站了半小时,觉得人生值了。
后来他去了深圳工作,三年回来一次,视频时总是说"爸,等这个项目结束我就回家"。
女儿倒是嫁得近,可每次回来都带着一沓化验单,变着法要钱。去年她闹离婚,我才知道给她的嫁妆早就变成了前夫的创业资金。
退休后,闲下来又像台突然断电的机器。试着去老年大学学书法,发现拿毛笔的手会抖;报名社区合唱团,又记不住歌词。后来就每天去公园看人下棋,渐渐地连棋路都懒得琢磨,只是盯着棋盘上的阳光移动。老李头说我这叫"老年痴呆前兆",我倒觉得是终于活明白了。
上个月参加老同事葬礼,花圈上的挽联写着"一生奉献,永垂不朽"。可我知道,老刘最骄傲的是他养的那群信鸽,去世前三天还撑着去楼顶喂食。葬礼结束,我们几个老家伙去街边小店喝酒,醉醺醺地讨论这辈子到底图什么。最后得出结论:活着就是等死,区别是有人坐着等,有人躺着等。
现在的我,每天最大的事就是伺候阳台那几盆花。
茉莉开的时候,我能对着看一上午。老伴说我是闲出病了,其实她不知道,年轻时我总想着改变世界,现在才发现,能改变花盆里那抔土的酸碱度就不错了。
前些天翻出三十年前的笔记本,上面写着"五年规划""人生目标",像出土文物般陌生。突然想起父亲临终时说的话:"人啊,就像田里的稻草人,站一辈子就为了吓唬几只麻雀。"当时觉得太悲观,现在才懂那是大智慧。
楼下收废品的老王,每天晌午都靠在三轮车上打盹。我问他怎么不趁着行情好多跑几趟,他眯着眼说:"够吃就行,多赚的钱最后还不是给医院。"这话虽糙,但理不糙。
我们这代人,年轻时比谁家电视大,中年比谁家孩子出息,老了比谁吃药少,说到底都是自欺欺人。
最近总梦见小时候在河边放纸船的场景。那些用作业本折的小船,明明知道漂不远,还是乐此不疲地一艘艘往水里放。
现在才懂,人生就是看着自己的纸船慢慢沉没的过程,区别只是有人哭有人笑,大多数人只是看着。
昨天下雨,我在窗前坐了一天。雨滴顺着玻璃往下流,像一条条透明的蚯蚓。突然想起《红楼梦》里那句"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活到这把年纪,终于明白连"干净"都是奢望。能像窗玻璃上的雨痕,留下点无关紧要的痕迹,就算没白活。
别听小编误导。人生都只一次,叫花子也不愿过奈河桥。你即使已至夕阳西下,也要好好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