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宏江 梁少飞 耿杨洋
入冬之后,天气渐冷,年过七旬的华阴老腔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张喜民依然奔忙在各地演出。
“唱得动就会一直唱下去。”正如张喜民所说,这是老腔赋予人的精气神。
发源于黄河、渭河、洛河三河交汇处的老腔,由黄河码头的船工号子演变而来,距今已两千多年。老腔在渭南市华阴市被称为华阴老腔,在渭南市潼关县则被称为黄河老腔。二者演出形式皆简单朴拙、热烈奔放,原生态的唱腔高亢激昂、粗犷悲壮,让听者如痴如醉。
近年来,老腔传承人张喜民、张香玲、陈孝宽等人通过参加“阳台音乐会”、在《无界·长安》驻场表演、在学校设立非遗传习基地等方式,逐步优化传承体系,将老腔搬上更大舞台、融入教育教学,以传播促传承,探寻新时代老腔与现代社会相结合的传播路径,为老腔的传承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把咱的老腔吼出去”
“将令一声震山川,人披衣甲马上鞍。大小儿郎齐呐喊,催动人马到阵前……”10月13日,当华阴老腔亮相西安“阳台音乐会”时,游人纷纷驻足,现场掌声雷动。
12月9日,提起在西安市碑林区太阳庙门的那场演出,张喜民难掩激动:“我们第一次尝试在这样的舞台表演,台下年轻观众的反响十分热烈。”
一方小阳台,还要表演摔板凳、“上马下马”等动作,如何施展得开?最初,张喜民有些犯怵。没想到,尽管空间受限,演出效果却格外好。不到1个小时,张喜民团队表演了《将令一声震山川》《太阳圆月亮弯都在天上》《女娲娘娘补了天》等节目。古韵悠悠的街巷和厚重豪放的老腔完美相融。
张喜民说:“原定曲目唱完后,台下观众意犹未尽,不停喊着‘返场’,咱就接着吼。可见‘阳台音乐会’这种年轻化的舞台更有活力。”
谈起在《无界·长安》驻场表演老腔的感受,华阴老腔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张香玲只用了3个字形容:“来着了!”
《无界·长安》是中国首部大型驻场观念演出,2月1日起,在长安乐·一带一路文化艺术中心长期驻场表演。张香玲及其团队负责表演第三篇章《影人》中的《黄河阵》老腔唱段。
舞台上的张香玲高声唱,团队成员或敲着锣、或弹着月琴,一人唱,众人帮和,乐器声、吼唱声、木头敲击板凳声扑面“砸”来,热闹非凡!“我想通过《无界·长安》这个大舞台,吸引五湖四海的观众,把咱的老腔吼出去。”张香玲说。
在渭南市潼关县,老腔备受当地群众喜爱。
2009年以来,面对黄河老腔传承日渐式微的局面,陕西潼关西北综勘黄河老腔艺术团团长陈孝宽一直奔走在内容创新、技艺传承、跨界合作的路上。
组织民间艺人、筹集资金购买乐器和道具,陈孝宽成立了潼关首家黄河老腔艺术团。“老一辈把传家宝交到咱手里了,咱就有责任传承下去。”在传承老腔这条路上,他走得笃定。
借助《一鸣惊人》《黄金100秒》《正大综艺》等电视节目的传播效应,陈孝宽将黄河老腔推向全国各地。黄河两岸、大江南北都留下了黄河老腔的豪迈吼声。
“让更多人爱上老腔”
老腔被很多听众亲切地称为“黄土地上的摇滚”。2016年央视春晚,张喜民的老腔团队与歌手谭维维合作,将华阴老腔与摇滚结合,共同演唱《华阴老腔一声喊》,演出后好评如潮。
吼了千年的老腔,一朝喊“火”了。这让张喜民看到了老腔“出圈”的更多可能。
“我们与交响乐、民歌、摇滚乐的表演者都有过合作,反响很不错。创新形式,才能让更多人爱上老腔。”张喜民说。
老腔艺术体现了劳动人民对自然的歌颂、对生活的热爱,不仅洋溢着秦风秦韵、散发着乡土气息,也极具生命力。
“内容创新是我们传承发展的一大亮点。”陈孝宽说,“我们不仅对老腔的旧唱词进行改进创新,添加了部分新词,还加快了表演的节奏。”
杨林虎是潼关县文化馆的退休职工,一直担任陕西潼关西北综勘黄河老腔艺术团的作词工作。
“潼关的关隘文化、黄河文化资源丰富,是老腔唱词创作的灵感源泉。”杨林虎说,“新时代、新思想、新内容,只要把握好这三点就不愁写不出好作品。”
“《颂歌献给亲爱的党》《乡村振兴红旗展》《抗洪救灾群英赞》等一批‘冒着热气’的节目不仅保留了老腔的传统艺术特色,还融入了现代元素,使老腔更加贴近群众生活。”陈孝宽说。
老腔承载着黄河流域的文化记忆。做好老腔的传承推广,让更多年轻人接触、了解、热爱老腔,已经成为老腔传承人共同的心愿。
2004年,张香玲开始系统学习老腔,师从张喜民。“在我之前,没有出现过由女性担任主唱的老腔艺术团。”张香玲说。
2016年,张香玲成立了华阴市香玲老腔皮影艺术团,自己担任团长和主唱。“时代进步了,节奏变快了,只有老戏新唱,才能让老腔保持活力、长久延续。”张香玲说。
张喜民在国外演出时,台下经常座无虚席,掌声不断。“那一刻,作为老腔传承人,我非常自豪。”张喜民说,“老腔的吼,就跟黄河的咆哮一样,吼出了文化自信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咋能不叫人自豪!”
“播撒下一颗颗‘种子’”
黄河岸边,老腔的“种子”正生根发芽。
“潼关天下秀,啊!美食真正馋,嫽!两饼加两汤,哈!”12月10日下午,在潼关县秦东镇滨河小学,老腔小演员稚嫩的声音从非遗传习基地里传出……
“孩子们表演的老腔剧目介绍了潼关美食,全部用陕西方言演唱。”秦东镇滨河小学校长石妙丽向记者介绍。
2022年开始,该校便与陕西潼关西北综勘黄河老腔艺术团合作。每周二、周三下午,老腔艺人到学校老腔社团进行教学,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和学习老腔。
近年来,老腔艺人注重挖掘潼关丰富的文化资源,传承创新演唱内容,编排了《我们都是党的娃》《太阳圆月亮弯都在天上》等通俗易懂的节目,让学生成为老腔的“小代言人”,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保护非遗,传承文脉。2017年,潼关县在黄河老腔成人团的基础上,以秦东镇中心幼儿园作为基地,成立了黄河老腔幼儿传承团。后来,老腔传承人还去南新幼儿园、城北幼儿园及秦东镇滨河小学进行教学。“再练一段时间,娃娃们就能上台表演了。”看着日渐进步的孩子们,潼关县文化馆退休职工、老腔艺术指导张建萍欣慰地说。
培养年轻力量的背后,离不开每一位非遗传承人的努力。“培养传承人不仅是传承传统技艺,还是为中国文化发展播种希望。”张香玲说,“从娃娃教起,播撒下一颗颗‘种子’,我们的老腔就永远年轻。”
张香玲团队成员每周在西安驻场表演结束后,总会赶到华阴,为华阴市城关实验幼儿园、岳庙街道办事处卫峪小学、岳庙初级中学培养老腔的“小代言人”。
“老腔是载体,承载的传统文化十分重要。”张香玲说,她更加注重培养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29岁的张猛是张喜民的孙子,也是华阴老腔的第11代传人。“在学好基本功的同时,探索更有效、可持续的非遗传播途径是我一直以来的追求。”张猛说,“我尝试将时尚元素与老腔中的皮影戏结合。拍摄的视频在网上播放后,收获了45万多人的点赞,效果很好。”
今年,张猛还参加了渭南市“东秦新青年”新时代理论宣讲团,与更多青年携手讲好非遗传承背后的故事。
“八百里秦川,千万里江山。乡情唱不尽,故事说不完。”黄河奔腾不息,老腔吼了千年,年轻的一代接过“薪火”,新的故事正在发生……
来源:潼关文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