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大奉打更人》官方宣传一波接一波,好像这剧已经是稳操胜券,出品方早就在办公室庆祝了。我有点奇怪,怎么这么有底气?难道是梁静茹给的勇气?后来才知道,原来是背后有大数据撑腰。大家觉得按这个套路,肯定能复制出《庆余年》的火爆,照着做就行。
说到IP选得好像是个门道。现在的影视圈,大家都盯着头部小说平台的顶流作品,那些作品粉丝多、口碑好。像《庆余年》这类剧,原著粉那么多。《大奉打更人》这部小说的推荐量比《庆余年》还高,结果改编成电视剧后,转化成剧迷的比例却差得远。
我有个朋友,他是个书迷,特别喜欢看网文。他当时跟我说:“《大奉打更人》原著看着还行,但改成电视剧,我还真不抱什么希望。”我问他为什么,他说:“这小说看着爽是爽,但很多情节有点碎片化,改编成电视剧难度不小。”其实就像切西瓜,西瓜够大,切开一看瓤却不甜。
IP定了之后,制作团队也得靠谱。你看,《大奉打更人》和《庆余年》同样都是新丽传媒制作,理论上这剧的品质应该能有所保障。但是仔细一看,编剧的差距就挺明显。
《庆余年》的编剧王倦,那可真是有两把刷子的,拿过白玉兰奖最佳编剧,飞天奖长篇电视剧一等奖。再看看《大奉打更人》的编剧,名气就差很多。
那时候,我就在想,编剧的水平差异,最后拍出来的剧味道能一样吗?就像做饭一样,虽然食材差不多,但大厨做的就是不一样,别说色香味俱全,至少不会让你吃了之后想吐。
再来看看流量明星的选择。剧里请了王鹤棣,微博粉丝几千万,流量绝对不差。而《庆余年》里的张若昀粉丝量相对少点,但他在2024年6月男星粉丝增长榜上还是涨了不少。
按理说,这两部剧无论怎么比,都有优势。《大奉打更人》具备了该有的一切条件,怎么反而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呢?
剧一开播,我就迫不及待地追了起来。看了几集之后,心里有点凉。数据上,差距立马出来了。《大奉打更人》首播当晚的热度是26,087,排在腾讯今年播的剧里第5,但跟《庆余年2》首日突破30,000的热度一比,就差了不少。
云合数据显示,《大奉打更人》首日播放量是1516万,而《庆余年2》直接冲到4310万。这差距,看的时候真是有点心塞。
按大数据的算法,《大奉打更人》的条件应该比《庆余年》好得多。论IP推荐量,至少是《庆余年》的三倍;论制作团队,基本差不多;论流量明星,王鹤棣的粉丝量是张若昀的六倍。按理说,如果这些数据都不骗人,收视率应该是《庆余年》的18倍才对。可偏偏现实狠狠地打了脸。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
我和几个朋友聊了聊,大家都觉得,眼下的影视制作方,太把观众当成一串串冷冰冰的数字了。现在的投资人,与以前大不相同。
过去投资剧集,多少还是要看剧本、看内容,考虑拍出来的东西到底能不能打动观众。
现在呢,投资人可没有那个耐心去看剧本,一心盯着数据。IP流量大,制作团队有过成功案例,男主粉丝多,光是这些就能撑起一部剧。再拍个炫酷的宣传片,宣发砸个钱,开播后就等着收钱吧。
我有个朋友在影视圈工作,他跟我说:“现在很多投资人根本不懂创作,数据好就一定能火。可他们忘了,观众不是冷冰冰的代码,每个观众背后都有血有肉、有情感。”
大数据能算出无数的数字,但却算不出人心的变化。观众到底喜欢什么,数据永远只能给出一个模糊的线索,无法预测观众真正的需求。
有个网友在网上评论说:“现在的电视剧,光有数据好看,真到了看剧的时候,感觉就不对劲。剧情不够扎实,人物也没立起来,光靠流量明星也没用。”这话挺扎心的。
影视行业不能再继续这样盲目依赖大数据了,创作的本质还是要回归到“好剧”本身。《大奉打更人》应该成为一个警醒,提醒大家要思考观众真正的需求,拍出质量高、能打动人心的作品,而不是只盯着数据分析出的所谓“好看”。
我真心希望未来的电视剧,能少点套路,多点真诚。别再搞什么虚头巴脑的东西,认认真真地打磨剧本,精心挑选演员,投入更多心力到制作上。毕竟,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什么好看,什么不行,他们心里清楚。
你说,影视圈能不能回到最初的创作本质,拍出更多能打动人的好剧呢?大家怎么看这种大数据迷信的现象?在评论区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