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新还珠格格》初次登上了电视屏幕,原本的预期是吸引那些追求潮流的“90后”观众。但没想到,在结局那一晚,观众们给出了普遍的负面评价。原著作者琼瑶对此感到非常沮丧,她坦率地表示“真的很难想通”。那时候的零零后们还在读小学,还没开始在社交平台上表达看法,大家对新版的《还珠》普遍持批评态度,觉得它比不上旧版,甚至有人直言不讳地说它“辣眼睛”。尽管有一部分观众对它持有好感,但在那样的舆论氛围中,他们很难发出自己的声音。
琼瑶对这部剧寄予厚望,这一点从她当年的创作手记中便能窥见。剧本改动超过七成,她在博客上反复提及自己渴望“快乐地创作、快乐地拍摄、快乐地监督这部作品的诞生”。然而,她在吸引年轻观众方面采取的方法过于激进,偏离了常规。尽管剧情和设定经过修改,但并未达到预期目标,首播时的反响平平,让她的期待成了泡影。
许多媒体对《新还珠格格》表达了诸多不满。剧中服装虽新颖光鲜,却有人认为这违背了传统审美。台词里不时出现的“下班”、“中国通”、“北京”等现代词汇,让许多观众感到不适。此外,尽管演员们的表演与旧版格格们有相似之处,却未能引起观众的共鸣,甚至让一些老粉丝感到不悦。
接下来的几年,《还珠》的新人演员们遇到了发展的阻碍。他们有意无意地效仿前辈们的表演方式,却成了被人嘲讽的“模仿者”。这些主演在演艺圈里没能形成自己的风格,这让他们在娱乐圈中的地位难以稳固,事业也因此陷入了困境。
那些在《新还珠格格》首播时还是稚气未脱的小学生,如今已步入成年,他们熟练掌握了剪辑、评论、混剪、弹幕等网络技能,成为了互联网的中坚力量。他们开始从“情怀牌”、“回忆杀”等新颖的角度来重新审视这部剧。曾经的“沉默观众”如今有了发声的机会,这也使得新《还珠》得到了重新被关注的机遇。
李晟主演的《当》在视频评论区成了怀旧的热点,“00后”们纷纷为那段童年的美好时光点赞。这与王心凌重新演绎《爱你》的情况挺像,《新还珠格格》的片段也再度走红。这既是话语权的再次争夺,也是情感的再次确认。这不仅仅是对过去的重新诠释,更是一次对代际文化身份的修复,就像一封迟到却充满真情的童年回忆信。
大家对《新还珠格格》若被重新拍摄,公众会有怎样的反应?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意见,同时请不要忘记点赞和分享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