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一名女子带着两个孩子躺在火车硬座上睡觉,遭到旅客质疑“霸座”,随后女子出示了自己购买的六张车票“回怼”质疑者,引发网友讨论。对此有律师表示此行为:不属于霸座,但铁路部门可以拒绝乘客使用这样的座位。
购买的六张车票“回怼”质疑者 。
小编了解到铁道部的信息是:按照规定乘客乘坐列车需要按照票面信息,就算用其他人的身份信息购买了六张票,也需要按照与身份信息对应的票面来使用车票,如果有其他购买无座票的旅客看到有空位仍然可以使用。虽然乘客买的是无座票但是票价是一样的,如需躺着休息直接买卧铺即可,完全没必要也不应该占用太多公共资源。
公共资源具备了"竞争性"的特点,但同时却不具备"排他性"的特征。
一人购多张票的行为不合适,属于浪费公共资源,无论从什么角度来考虑这种行为是小编不提倡的。抛开这件事情不说,我们就单单从多买票这一角度来思考一下,这是红行为会造成什么影响,和怎样一种社会风气和认知。小编这里引用一下公共资源的概念“在经济学上,所谓公共资源是指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自然资源。一是这些资源不为哪一个个人或企业组织所拥有。二是社会成员可以自由地利用这些资源。这两个条件决定公共资源具备了"竞争性"的特点,但同时却不具备"排他性"的特征。”公共资源与私有财产资源相对。前者不存在任何所有权,具有突出的非排他性。空气和水体、生态与环境都被视为公共财产资源。当然我们提到的座位也属于公共资源的范畴,而竞争性和排性这两个极具资本色彩的词也就造成了矛盾的对立。
我们不难想象资源由国家分配,作为最初的公共资源,人民是平等的具有竞争性。正常情况资源充足,公平竞争下各显神通,相安无事。假如资源稀缺,供不应求,如此便有问题产生。有些人显然有竞争优势(一人买六票),有些人竞争能力有限(无座票),矛盾被公然激化。从小了看这显示了竞争的不公,从大了看上升到社会高度,这是不是一种资本居上论?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有钱任性,他在今天物欲横流的社会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再回想我们一直坚守的公平正义,是不是显得如此脆弱不堪。
现如今我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上述文中上演的一幕,不正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