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勺子,真的愚蠢,还是假的聪明

琴琴聊电影 2023-06-20 13:46:58

只有傻瓜才能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愚蠢,什么才是真正的聪明。

有时候,这个问题并不属于智商的范畴,而是更多地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行为准则。许多词语的意义,在传入中国后,都要被再一次的翻译,从而衍生出独特的隐含意义。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固执、认真,往往被嘲笑为愚蠢;但机智却被称赞为聪明。您可以看到,有时,中国的评价,是含混不清,飘忽不定。

每个人都可以从字面上分辨出赞美和批评,但是,他们更清楚,在语言上的赞美和批评,和在实际生活中的利益是互相抵触的。因此,我们一定要以务实的态度来对待人生,却总要将一些肮脏的、令人难以忍受的行为,用含糊的语言来进行一次意义的转化和包装。

因此,说一个人是愚笨,会有很复杂的感觉,有时赞美,有时诚实,有时值得信任,是一种愚蠢,是一种羞辱。中国的许多事情都要遵循着一条不成文的规矩,遵循着一条不成文的规矩。这是求生的本能。

陈建斌所扮演的这个拉条子,完全就是一个完全不知道该怎么活下去的小混混。更要命的是,他虽然舍弃了自己的活命之路,但却一直试图弄清楚,如此一来,就等于打破了其他人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活命之路。因此,大家都讨厌他,都躲着他,还都是在欺凌他。他的处境之所以尴尬,就是因为他总是试图将所有的明文规定都打破,形成一种统一,而在他的生活中,却是两种不同的话语,两种不同的态度,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可以在不同的场合使用,没有任何的心理负担。但是,这并不管用。而在这个世界上,只有愚蠢才会选择一种方式。

就故事的内容来说,影片太文艺了。这是一种完全封闭的,没有任何遮掩。陈建斌碰上了一个蠢货,结果一场闹剧下来,陈建斌变成了蠢货。这个比喻很直接,,用艺术片的眼光来看,并不是很高明。但就剧情而言,这部影片所要传达的东西,却是非常有趣的。

《一个勺子》里的每一个角色,都处在一种似有若无的心理境界之中,表面上模模糊糊,很少有迷惑之时,实际上却充满了智慧。在生活中,他们只掠夺自己所需要的、对自己有利的一部分,而对除了实用以外的一切,那些比生存和物质高出一公分的东西,人们都尽量逃避,对它们置之不理。这些人都是自私自利,得过且过的人,从来不会多说什么,也不会去刨根问底。

故事背景设置在农村与城市的交界处,是中国转型时期的一个完整剖面,粗糙,现实,毫不掩饰,但也不做作,到处都是灰尘,到处都是广告。一些人认为自己是对的,一些人对此一无所知,一些人认为这是一个机会,另一些人则被置于食物链的最底层。在那里,把人身上所有温暖的东西都消耗殆尽。你不能简单地认为,影片中所有脸上带着疲惫和势利目光的人都是失德者,他们只是被掏空了而已。在这样的压力下,在这样的高速发展下,他已经很累了。一个没有尽头的人,怎么能奢望他们被填满?拉条子家的那些蠢猪,就是他们最好的写照。人人都迷失了方向。

那么,到底是谁傻?这样一个智商低下的家伙,只能算是一个笨蛋,但到底有多笨,谁也说不准。你管他叫笨蛋,其实他是个不错的人。你说他很有才华,但他很贫穷。你说空心人愚蠢,其实他们很聪明,很有魅力;但是,如果非要说他们有多精明,那就是一帮没有脑子的猪。这是最可悲的地方,在一个扭曲的世界里,价值观会被混淆,混淆,混淆,让人失去人性,让人变成一滩脏水,随心所欲,随心所欲,既能保护自己,又能得到最大的好处。最后,我们伤害别人的同时也伤害了自己。人人都对他人大叫“笨蛋”,人人都听见了“笨蛋”这二个字。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