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总有一个春天,为你而来

粉兰的小屋 2025-02-13 16:47:04
人生如四季,心向暖阳待春来

在时光长河的流转里,我们都在追寻着那一抹暖春的光亮。就像苏轼,他的一生,何尝不是在春寒与暖煦间跌宕,却始终心怀希望,向着春天坚定走去。

苏轼,这位文学巨擘,在九百多年前的那个春天,肩负着救灾的重任奔赴常州。那时的东南大地,灾荒肆虐,春寒料峭,大地一片疮痍。可他在这满目苍凉中,却敏锐地捕捉到了风中那一丝若有若无的暖意,不由感慨:“一入荆溪,意思豁然。” 这简单的话语里,藏着他对生机的笃定,对未来的希望。也正是这份信念,支撑着他全力以赴地放粮救灾,帮助百姓熬过了艰难的年馑。这让我不禁想起,2020 年疫情突然爆发,无数医护人员不顾个人安危,逆行而上,奔赴抗疫一线。他们在那艰难的时刻,就如同苏轼一般,看到了黑暗中的微光,以自己的力量,为人们带来生的希望,帮助大家渡过难关。

十三年后的初春,苏轼再次踏上常州这片土地,彼时的他正处于贬谪途中,前途未卜,满心忧愁。但他骨子里的豁达与乐观,让他没有被困境打倒。眼前的桃花灼灼,园蔬嫩绿,江鱼鲜美,这美好的春日景象瞬间点燃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于是,他尽情享受美食,畅快饮酒,挥笔写下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的千古名句。在生活里,我们又何尝不是常常会遇到挫折与困境呢?

就像我的一位朋友,他一心创业,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遭遇了资金链断裂,合作伙伴撤资,事业陷入了僵局。他一度十分消沉,觉得自己的人生陷入了寒冬。但偶然的一次旅行,他看到了漫山遍野盛开的野花,那顽强的生命力深深触动了他。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事业,调整方向,积极寻找新的机会,最终成功度过了难关。这不正如同苏轼在困境中依然能发现美好,拥抱生活,重新找到人生的方向吗?

《增广贤文》里说:“人生一世,草木一春。” 人这一辈子,就如同草木在四季更迭中,要经历风雨的洗礼,接受磨砺的考验。我们都渴望在春天里蓬勃生长,可往往必须要历经一次次寒潮的侵袭,才能拥有一颗平常心。元丰二年的春夜,苏轼在徐州任上,与好友月下畅饮,庭院中杏花绽放,微风拂面,众人兴致勃勃地赋诗连句。苏轼却突然叹息道:“明朝卷地春风恶,但见绿叶栖残红。” 谁能想到,这句诗竟成了他人生的预言。仅仅四个月后,乌台诗狱爆发,他被卷入了人生最大的风暴之中。

此后的三十余载,他仕途坎坷,多次遭诬,不断被贬。从黄州到惠州,再到儋州,命运对他反复捶打。他本是受天子青睐的天才,本应春风得意,平步青云,却在这一次次的挫折中,感受到了人生的无常与渺小。但他没有被打倒,反而在这无常中,修得了从容淡定的心。这让我想起司马迁,因李陵之祸遭受宫刑,这是何等巨大的耻辱与挫折。但他忍辱负重,发愤著书,最终完成了史学巨著《史记》。他们都在人生的寒冬里,坚守着自己的信念,用顽强的意志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

命运常常难以捉摸,人生总有 “乍暖还寒” 的无奈时刻。就像现在的很多年轻人,好不容易熬过了学业的压力,步入社会,却发现找工作如此艰难。人才市场里人头攒动,一份份简历投出去,却如石沉大海,杳无音信。想要努力改变生活,可看看自己的银行卡余额,只能无奈地继续维持现状。这不是某一个人的困境,而是生活的常态。人生就像大自然的四季,有温暖的春天,也有寒冷的冬天,冷暖交替,反复无常。

我们要明白,草木枯荣都有它自己的时间,万物的发展都有其规律,这是自然之道,也是人生之道。只有看清这个事实,摸透其中的规律,明白了时运的反复无常,我们才不会纠结于一时的得失与冷暖。初春的寒意虽然让人有些措手不及,但我们要相信,融雪的春风正在赶来的路上。我们只需稳住自己的情绪,不慌不忙,顺着时间的脚步,就一定能步入人生的春天。

元丰五年三月七日,苏轼郊外踏青,归途遇雨。他拄着竹杖,穿着草鞋,在冷雨中缓缓前行。当冷风呼啸而过时,一抹斜阳却温暖地照在了他的身上。他不禁畅快高呼:“春寒料峭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这是他被贬黄州的第三个春天,也是他经历乌台诗狱后的第三年。在这冷峻的人生里,他在冷雨中看到了暖阳,也在困境中始终怀揣着对未来的希望。在黄州的日子里,他开荒种地,自给自足,还时刻关心着社稷民生,为百姓谋福祉。他不再追逐名利,而是在有限的条件下,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终于,三年后,转机出现了。

神宗去世,政局发生变化,苏轼迎来了仕途上的盛春。可人生就像一场不断变化的旅程,四季轮转,春秋交替。邵圣元年,哲宗亲政,苏轼再次遭到贬谪,一路被贬到海南蛮荒之地。但无论遭遇怎样的困境,他心中的希望之火从未熄灭,始终保持着十足的干劲。在惠州,他钻研医书,挖掘草药,为百姓治病;在儋州,他兴修水利,开垦荒地,鼓励百姓从事农业生产;在定州,他组建兵团,平定匪患,守护一方平安;在琼州,他兴办教育,开启民智,传播知识。苏轼从来没有因为困境而放弃自己的人生,他始终以积极的心态,热切地期待着命运的转机。

我有个同学,大学毕业后一心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他刚进入一家小公司时,工资低,工作强度大,还经常被领导批评。他也想过放弃,可每当看到那些优秀的设计作品,他心中的梦想就又被点燃。他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终于,在一次设计大赛中,他的作品脱颖而出,得到了业内的认可。后来,他被一家大公司高薪聘请,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这就像苏轼一样,无论人生处于怎样的低谷,只要心怀期盼,积极行动,就一定会等来命运的 “融雪” 时刻。

苏轼的一生,经历了无数个 “春天”,无论是春寒料峭,还是生机盎然,他都用心去感受,珍惜每一个当下。嘉祐元年,暮春三月,他北上科考,从此踏入仕途。在京为官时,正值王安石变法,他坚持自己的观点,却因此受尽排挤和非议。但他在京都宜秋门的南园私宅中,始终保持着内心的宁静与生活的情趣。每年春天,他都会开辟花圃,种菜养花,在初春时节,读书吟诗,享受生活的美好。

被新党驱逐出京师后,他在杭州举办吉祥寺春日花会,与民同乐;在被贬的日子里,他游历名山古刹,留下了 “春风自有期,桃李乱深坞” 的诗句;在密州,面对多风、干旱和蝗灾,他积极探索新方法,引泉下山,帮助农民春耕。苏轼始终遵循着自己的内心,在能赏花的时候赏花,在能做事的时候做事,他正视自己的处境,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心态。

我特别喜欢他的那句词:“春未老,风细柳斜斜,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感觉一切都在慢慢变好,可又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当下的迷茫与困惑。其实,苏轼早就给了我们答案。我们要顺应自然规律,回归生活常识,不耍小聪明,不盲目跟风,不剑走偏锋;要正确认识自己,看清形势,一边积累经验,一边寻找适合自己的道路;要保持积极的思维,不要被困在困境中自怨自艾,而是要主动寻找破局的方法。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蕴含着无尽的能量,足以支撑我们不断向上生长。暂时的寒冷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振作精神,激发自己的潜能,就一定能像原野上的小草一样,在春风中茁壮成长。

作家蒋勋曾被友人追问:人,要怎么走出生命的严寒?他没有用言语回答,而是拉着友人走到河边,指着一枚柳条说:春天到了,你仔细瞧这个嫩芽,驱散严寒的力量,就在这团嫩绿中。立春已至,万物开始复苏,即使偶尔会有寒流来袭,也无法阻挡生机的蓬勃发展。我们要像苏轼一样,在人生的四季里,无论遇到怎样的风雨,都心怀希望,振奋精神,向上生长。

回顾苏轼的一生,他的经历就像一部生动的人生教科书。我们在生活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有时会觉得自己身处寒冬,看不到希望。但苏轼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正视困难,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就一定能走出困境,迎来人生的春天。在未来的日子里,无论遇到什么,都让我们以苏轼为榜样,心向暖阳,坚定地走下去,相信我们都能拥抱属于自己的美好人生 。

2 阅读: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