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曾经遥不可及的“智能”汽车,如今已经触手可及?甚至,10万块钱就能让你开上搭载激光雷达的“未来战车”?别急着惊讶,也别急着兴奋,先让我问你一个问题:这,是真的“香”,还是只是个“噱头”?
汽车圈最近的热闹,想必你也听说了。一大波新车上市,价格一个比一个劲爆。但要说最吸引眼球的,还得是那些把“智能”二字摆在明面上的车型。尤其是当“激光雷达”、“城市智驾”这些高大上的词汇,跟10万出头的价格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很难不让人心动。
但心动归心动,理性还是要有的。就像相亲一样,光看照片漂亮可不行,关键还得看内涵,得看是不是真的适合自己。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10万级的“智能”汽车,到底是不是真的物超所值,还是只是厂商玩的一手“价格游戏”。
先说说最近风头正劲的零跑B10。这款车的亮点很明确,就是把激光雷达的价格打了下来。要知道,之前激光雷达几乎是高端智能汽车的标配,价格自然也是水涨船高。但零跑B10直接把搭载激光雷达的版本干到了12万以内,这无疑给其他厂商上了一课,也给消费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惊喜。
但问题也来了,激光雷达真的有那么重要吗?它能给驾驶体验带来质的飞跃吗?
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支持者认为,激光雷达是实现高级别自动驾驶的关键。它比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拥有更高的精度和更远的探测距离,能够在复杂环境中提供更可靠的感知能力。有了激光雷达,车辆就能更好地识别障碍物、行人、交通标志等等,从而做出更安全的决策。
反对者则认为,激光雷达并非必需品。他们认为,依靠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的组合,也能实现不错的自动驾驶效果。而且,激光雷达的价格相对较高,会增加车辆的成本。更重要的是,目前的自动驾驶技术还处于发展阶段,即使有了激光雷达,也无法完全实现无人驾驶。
说实话,双方的观点都有道理。但对于消费者来说,最关键的还是要结合自身的实际需求来考虑。如果你对自动驾驶有很高的要求,经常需要在复杂的城市道路上行驶,那么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如果你只是偶尔使用一下自动驾驶功能,而且主要在高速公路上行驶,那么没有激光雷达的车型也完全可以满足你的需求。
更何况,除了激光雷达之外,智能汽车还有很多其他的配置和功能。例如,高精地图、强大的计算平台、先进的算法等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智能驾驶的体验。
零跑B10在其他方面表现如何呢?
从配置上看,零跑B10搭载了11个摄像头和一颗禾赛科技的128线激光雷达。这套硬件配置在同级别车型中算是比较领先的。但硬件只是基础,更重要的是软件和算法。零跑方面表示,将在第三季度推送城市智驾OTA升级包。这意味着,消费者在购买零跑B10之后,还可以通过软件升级来不断提升智能驾驶体验。
零跑B10还配备了L2级别的驾驶辅助系统,包括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自动泊车等等。这些功能在日常驾驶中可以减轻驾驶员的负担,提升驾驶安全性。
零跑B10也并非完美。例如,在车身尺寸方面,它相比同级别的吉利银河E5和深蓝S05并没有优势。在动力方面,它的电机马力也略低于深蓝S05。此外,在电池的选择上,零跑B10采用了正力新能源的电池,而吉利银河E5和深蓝S05则分别采用了蜂巢能源和宁德时代的电池。
这些都是消费者在购买前需要考虑的因素。但综合来看,零跑B10最大的优势还是在于其极具竞争力的价格和领先的智能驾驶配置。
除了零跑B10,还有另一款新车也引起了广泛关注,那就是吉利银河星耀8。这款车的预售起售价为13.98万元,定位中大型轿车。这个价格数字让人感到一丝熟悉,因为此前方程豹豹5、长安启源Q07也采用了13.98万元的预售起售价。这不禁让人感到好奇,难道这背后有什么玄机?
更让人感到好奇的是,银河星耀8和银河E8的外观设计颇为相似,让人怀疑他们是同一平台下的不同车型。
但实际上,这两款车并非“套娃”车型,而是分别诞生于不同的平台。吉利银河星耀8是吉利GEA 新能源架构下GEA Evo平台的产物,而吉利银河E8则是吉利SEA纯电架构下PMA2 平台的产物。
GEA Evo平台更多会用于插混车型,而PMA2 平台架构更多会用于纯电车型。从车型定位和价格来看,PMA2 平台相对更为先进。
银河星耀8全系采用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但为了降低入门价格,入门版车型在纯电续航里程上有所妥协,仅为60公里(WLTC工况下46公里)。这使得入门版车型更像是一款为了免购置税而生的“特供版”。
因此,如果对星耀8感兴趣,建议选择130公里纯电续航的版本,以满足日常城市通勤需求,减少发动机的使用频率。
说到插混车型,就不得不提一下它们的优缺点。
插混车型的优点很明显,那就是既可以享受纯电驾驶的安静和环保,又可以避免纯电动车的续航焦虑。在城市里,你可以用纯电模式行驶,享受零排放的乐趣。而在长途旅行时,你可以切换到混动模式,依靠发动机来提供动力,不用担心找不到充电桩。
但插混车型也有一些缺点。插混车型的价格通常比纯电动车和燃油车都要高。插混车型的结构相对复杂,维护成本也可能较高。此外,如果发动机的NVH控制不好,共振和噪音会明显影响驾乘舒适性。
所以,在选择插混车型时,一定要综合考虑自身的实际需求和预算。如果你经常需要在城市和高速公路之间切换,那么插混车型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如果你主要在城市里行驶,而且家里有充电桩,那么纯电动车可能更适合你。
说了这么多,相信你对10万级的“智能”汽车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那么,到底该如何选择呢?
我的建议是,不要盲目追求高科技配置,而是要结合自身的实际需求来考虑。首先,要明确自己对自动驾驶的需求程度。如果你对自动驾驶有很高的要求,那么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如果你只是偶尔使用一下自动驾驶功能,那么没有激光雷达的车型也完全可以满足你的需求。
其次,要考虑自己的预算。10万级的“智能”汽车虽然价格相对较低,但也不是一笔小数目。在购买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预算,避免超出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
要选择一个可靠的品牌和车型。在汽车行业,品牌和口碑非常重要。选择一个可靠的品牌,可以保证车辆的质量和售后服务。选择一个口碑良车型,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10万级的“智能”汽车的出现,无疑给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的选择。但消费者在购买前一定要保持理性,结合自身的实际需求来考虑,才能选到真正适合自己的车型。
那么,未来的汽车行业又将走向何方呢?
我认为,智能化和电动化是未来汽车发展的两大趋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自动驾驶技术将逐渐成熟,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将不断提升。未来的汽车将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将成为一个移动的智能终端。
但我们也需要警惕一些潜在的风险。例如,自动驾驶技术可能会导致失业问题,电动汽车的电池可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在推动汽车智能化和电动化的同时,我们也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这些风险。
最后,我想说的是,汽车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这场变革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我们应该积极拥抱这场变革,但也要保持理性思考,才能在未来的汽车时代中立于不败之地。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949.5万辆,同比增长37.9%。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为688.7万辆,同比增长24.6%;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为260.8万辆,同比增长82.5%。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到31.6%。这些数据表明,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中国汽车市场的重要组成,并且正在快速增长。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不断支持,新能源汽车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