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
“一般什么情况下才会‘觉得自己是为别人好’?”
一个高赞的回答是:
“感觉自己比别人强的情况下,但这‘比别人强’只是自己的感觉而已,在对方的心里,反而是:自己的‘自以为是’让对方排斥,甚至厌恶。”
为别人好,从来不是一件容易和简单的事,单单的一句“我是为你好”,有时候是不负责任和自私、愚蠢的表现。
学诚法师讲了这么这一件事:
一位母亲滔滔不绝地向一家庙里的小和尚诉说了自己儿子的种种不是。
说完后,小和尚给这位母亲说:“嗯,您说得对,您儿子确实做得有点差。”
说完这句话后,小和尚看到抱怨儿子不好的母亲脸上露出不悦的神情。
小和尚就问住持:“我是顺着她的意思说的,而且还给出了公正、客观的评价,我都是为她好,她为什么还不高兴了呢?”
住持回答说:“她儿子的不好她可以说,别人说,她就不高兴了。
而且,她找你的目的只是想从你那里得到安慰,并没有想让你评价她的儿子。
为她好,需要站在她的立场,一位母亲的立场。”
《庄子*秋水》: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这经典对话,告诉我们:我们能知道的只有自己,甚至有时候连自己都知道不清楚。
所以为别人好之前,切忌自以为是,一定要先问问自己:“你知道他(她)吗?站在他(她)的立场了吗?”
《遥远的救世主》中,丁元英的好友韩楚风想做一家大集团的总裁,但是他有两个竞争对手。
他就跑去问丁元英,如何能打败那两个竞争对手?
丁元英听后,不给韩楚风任何建议。
韩楚风就接二连三地去向丁元英请教,不得已之下,丁元英给韩楚风先打了一个赌:
“我可以给你个建议,但是如果你听从了我的建议,而没有成功的话,我会输给你300万。
话说回来,如果你听了我的建议,成功了的话,你就把你的宝马坐骑输给我。”
丁元英给韩楚风一个建议,至于这么大张旗鼓吗?
至于!而且这还是明白人,或者说高人和我们普通人的区别。
普通人给别人提建议都有一个“不负责”的前提:
我只是给你一个建议,听不听全在你。至于你听了我的建议后,也没有成功的话,那也与我无关,因为决定权在你手里。
而高人给别人提建议的前提是“我对自己负责”,就像丁元英对自己的建议负责一样,能成,你要给我报酬;不然,我会给你赔付。
尽管曾国藩说过:“责任不在幕僚,全在我,因为我是决策者。”
但我们要看到,曾国藩这句话是对于自己的鞭策。
作为幕僚,也该对自己的建议负责。
表现上:愚蠢无知上大学时,旁听了一次心理课,一位教授讲了她的亲身经历,让我至今记忆犹新。
有一天,下班回到家后,她给父亲打电话聊家常,知道了妹妹的脚肿起来好几天了,不知道是被动物蛰的还是被植物扎的。
她看到妹妹脚肿的照片后,心疼无比,立马挂了父亲的电话,给妹妹打了过去。
结果开公司的妹妹正在忙,没有听到她的电话,她就给妹妹的孩子自己的侄女打电话,电话接通后,她上来就说:
“你的脚肿成那样了,有没有去看医生啊?有没有拿药?有没有消毒?有没有……”
她的问题还没有问完,就听见了对方从来不耐烦的声音:
“姐,我都多大了,我知道该怎么做,我这边忙着呢,没什么事的话先挂了好吗?”
此时,教授才知道她确实打扰了妹妹,尽管她是为妹妹好,但是她不先了解病情,上来就不分青红皂白地询问,也不管妹妹有没有时间和心情。
完全站在自己的立场:“我是为你好!”
最后,教授语重心长地说:“当你在为别人好的时候,千万不要愚蠢地在心里抬高自己,这是最无知的一种表现。”
现实中,我们很难控制自己的不理智行为,用佛学一词来形容就是“贡高我慢”:
贡高,就是觉得自己了不起,一副站在高处俯视别人的样子。
我慢,就是自我傲慢。
为别人好,摆脱愚昧无知的表现,最好的办法是先自我检讨:“我是否贡高我慢?”
写在最后的话“我是为你好”不是用来说说而已的。
真正地为别人好,在思想上,要站在对方的立场;行动上要为自己的所说所做负责;表现上要平视对方。
每个人的条件、背景、环境、思想、阅历、学历等等都是不同的,要想真正地做到为别人好,绝不是一件容易和简单的事。
反过来想,当别人给我们说:“我是为你好”时,我们也可以反问一句:“你为你的话负责吗?”
我是红七六,关注我,我们一起学习、改变、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