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号柯文哲到了高雄,当然他就讲到所谓的“蓝白合”的问题,就是说他还是坚持全民调,他不接受所谓日本模式跟德国模式。但是他也讲在这里面说蓝白之间的问题一定要考虑郭台铭,所谓考虑郭台铭就是他要把郭台铭拉进来,就可以看得出来全民调的过程当中如果没有郭台铭的支持的话,搞不好柯文哲的全民调还会输给侯友宜。
那其次我们再来讲现在柯文哲打的是什么算盘,一方面还要跟国民党之间进行“蓝白合”的沟通或者拉锯,另外一方面又跟郭台铭之间眉来眼去。侯友宜是要走蒋万安的模式,但是柯文哲不能走蒋万安的模式。柯文哲一旦走蒋万安的模式那对不起,他就是第二个黄珊珊,那柯文哲现在就是拉郭台铭来搞弃保。我一再说小党要发动弃保是非常的困难的,在这种情况之下柯文哲要弄弃保,除非拉了郭台铭,他在全民调的方面要赢过侯友宜至少要差不多10个百分点才有可能去保,也要抱着成功不必在我,才能够循新竹模式让高虹安胜选或者让柯文哲胜选。
所以我们现在可以看柯文哲他是一直想发动弃保,那发动弃保的动力除了他自己本身的政治实力以外,他必须要借助外力。这里面我可以讲高虹安的一件事,因为高虹安那个时候选新竹市长我连续下去新竹市大概三次,我也见了几个人。这个当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科技界的人士还有曾经担任过新竹市长的某人,名字我就不讲了,因为我跟他们见面是晚上8点半以后,他们约我到新竹高铁站的某一家餐厅用餐的时候告诉了我的一件事情,他说包含国民党籍的“立委”也包含国民党籍的重量级人物,那个时候他们的桩脚一方面为了顾及林耕仁不宜、刺激林耕仁,另外一方面这些桩脚都在发高虹安的文宣品。
事实上高虹安的文宣品不多。柯文哲向郭台铭求援,郭台铭回应非常冷淡,这个时候柯文哲在防郭台铭就是因为这件事。当高虹安的子弹没有办法运到前线的时候,我知道国民党重要的桩脚包含重量级的人物在这个时候源源不断地送子弹给高虹安,但是避着林耕仁。甚至于某科技界的他担保只要你们的资源进来,他愿意供应两蒋给高虹安。这个时间长达了18天,所以高虹安会以高票赢过沈慧虹而让林耕仁。
事实上这位重量级的人士也劝了林耕仁,同时他也找了前新竹市长来劝林耕仁。这个事我知道,本来林耕仁要连开三场记者会轰高虹安,结果马上停止。这整个事情的过程因为我有部分参与,那我知道得非常非常的清楚,那“弃保效应”就发生。本来林耕仁的民调最高,到了最后他最低,但是最低最低他还有包含18%吧。换句话说高虹安的胜选是国民党地方派系再加上科技界才让高虹安当选,如果不是林耕仁他当时候顾全大局、相忍为党的话,高虹安未必选得上。那今天历史重演,柯文哲就想要用这个模式、侯友宜就想要用蒋万安的模式、他又想用高虹安的模式。
大家要注意一件事哦,高虹安的政治实力不足以当选,所以才有三股势力暗中支持她。这三股势力的互动我知道的非常清楚,有些事我不方便讲,那我知道的非常清楚,高虹安一度以为自己当选不了,如果那个时候没有这三股势力的话高虹安根本撑不下去然后劝退林耕仁。这三股势力连结起来劝退林耕仁,这个跟国民党无关,但是国民党至少要点头。所谓国民党要点头就是说国民党也知道这一局,如果再这样子玩下去的话,他跟高虹安国民党知不知道?知道,所以那个时候有人出来劝林耕仁,况且都是承认新竹市长的重量级人物。因为我跟他们见过面,整个过程我知道得非常清楚。
但是我们今天看柯文哲说要操作高虹安的新竹模式、要“弃保效应”,我觉得柯文哲跟侯友宜一样,他们两个都有一个毛病就是都喜欢做梦,这些就叫做梦。这一次柯文哲想拉拢郭台铭来操作“弃保效应”绝对不可能,国民党必然会寸土不让。因为让一个小小的新竹市长他会让一个席次,可是“大位”国民党绝对不让,因为一让的话你国民党必然会崩跌。在这种情况之下,柯文哲找郭台铭一方面自保,另外一方面看看有没有机会能够代表“非绿阵营”出征。假如这一套你做不到的话,那他剩下最后一个方式操作:弃保。
所以我们看这些政治人物有的时候真的是太天真了,他天真到认为他自己会赢,所以难怪柯文哲的幕僚经常讲柯文哲一句话,他是猴子。在地上的时候你看不到他的屁股,他爬到树上爬的越高,猴子不是屁股红的原因就在这个地方。
柯文哲现在认为他爬高了,但是猴子不是屁股红嘛,都被人家看见了,所以要用这种算计去复制所谓的蒋万安模式或者复制高虹安的模式、台北模式或者新竹模式,想要复制成功就是说需要有不同的人设。那你看柯文哲的人设、你再看看侯友宜的人设,你就知道想要操作实在是太难了。他稍微讲了一点,就是说国民党那个时候给他暗示选举不宜那么的积极,林耕仁跟高虹安玉石俱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