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系、韩系成熟芯片,可能要被中国大陆企业,卷死了

林哥侃车常州 2025-02-20 14:31:39

前几天,想必大家都已经看到了中芯国际的财报。那可真是相当亮眼啊!2024年预计营收超过80亿美元,这个数字啊,可是有着非凡意义的,这代表着中芯国际首次冲破80亿美元营收的大关,其增长率更是超过了22%。在全球纯晶圆代工企业(这里三星不算在内哦,毕竟它情况特殊些)当中,中芯国际稳稳地排在了第二名,仅次于行业巨头台积电。

其实呢,就算是把三星算进来,中芯国际排到第三名也不算什么大不了的事儿。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中芯国际现在距离三星的份额也并没有拉开太大的差距,仅仅只有大概2 - 3个百分点的距离,这简直就是在紧追不舍啊。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中芯国际如此勇猛呢?这其中有个非常关键的因素,那就是这几年中芯国际一直在不间断地扩充产能。就像吹气球一样,芯片产能得到了极大的增长。这背后可有着强大的支撑力量呢,咱们中国的IC企业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它们把大量的订单从国外转移到了中芯国际这里。这么一来啊,中芯国际就如同注入了强劲的动力,产能利用率提高了,那营收自然就蹭蹭往上涨,市场份额也跟着节节攀升。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重点,伴随着中芯国际以及中国大陆其他厂商,像华虹、晶合集成等,芯片产能持续增长,成本优势就这么逐渐凸显出来,成为了中芯国际崛起的重要因素之一。据机构报告透露,中国大陆的晶圆厂在相同制程方面的报价,往往比台系、韩系厂商低10 - 15%左右。这一差距可不小啊,这使得中国IC设计企业开始慢慢把订单转回中国大陆的晶圆厂了。而且啊,海外的一些客户也不傻,对于那些不太敏感的芯片,也逐渐转向中国大陆的晶圆厂下单了。

按照中芯国际自己的说法,今年他们还会进一步扩大产能呢,预计会投入75亿美元。这和2024年投入差不多,那就意味着扩产的脚步根本停不下来。像华虹、晶合集成这些厂商也没好到哪里去,同样在扩产上不遗余力,而且在技术上也不断取得突破,它们在全球市场所占的份额也是一天比一天高。

这么看来啊,接下来的局面就很值得玩味了。全球晶圆厂之间那可是要战火纷飞啦,尤其是在成熟芯片这个领域,各个厂商都要面临来自中国大陆晶圆厂的严峻挑战,就像一群人挤在一座独木桥上,必然会有激烈的争夺,价格战那简直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再仔细琢磨琢磨,中国大陆晶圆厂凭借自身独特的优势,特别是那让人无法忽视的价格优势,很多机构都持这样一种看法:台系、韩系厂商恐怕要承受巨大的压力了。毕竟在这种竞争中,一旦竞争失败,被中国大陆厂商强大的攻势“卷倒”,也就是被淘汰出局,那也是很有可能的事情啊。

说实在的,打价格战,用性价比把同行给卷下去,这真的堪称是中国企业的一项独特强项呢。咱们中国有着世界上最健全的工业体系,就像一台精密运转的超级机器,各个环节紧密相连,高效协作。再加上拥有世界上最勤劳的劳动力,就像永不停歇的发动机,源源不断地输出力量。凭借着这两大优势,中国企业就像神奇的魔法师一般,最擅长把那些原本高高在上、充满高科技感、附加值很高的产品,变得像白菜价一样实惠,芯片也是如此。

你可以想象一下,这就像是一场全球芯片行业的马拉松比赛。中芯国际就像是一个突然加速的选手,而且不是独自加速,后面还跟着一群中国选手,他们都有着独特的“装备”。台系和韩系厂商原本在自己熟悉的跑道上跑得挺自在的,可现在呢,前面突然杀进一群实力强劲的“搅局者”,这些“搅局者”手里还拿着低价这个“利器”。这对台系和韩系厂商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接下来的赛程中,他们得不断调整自己的策略,不然就可能被这些新势力给远远地甩在后面,甚至失去自己的立足之地。

再看看中国这些晶圆厂,就像一群充满斗志的战士,手握成本优势这个武器,一路披荆斩棘。他们在扩产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不断扩大自己的疆域。而对于国际客户来说,面对中国晶圆厂抛出的低价格、高质量的产品,那吸引力就像磁铁一样,很难抵挡得住。这就使得中国晶圆厂在全球晶圆市场的影响力逐渐增大,逐渐改变了原有的市场格局。

从2024年首次营收突破80亿美元到在全球排名中的步步高升,中芯国际就像一颗闪耀的新星,它的崛起不仅仅是自身努力的结果,也是整个中国芯片产业崛起的一个缩影。在整个中国芯片产业链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各个环节相互配合、协同发展,才促成了这样一个令人瞩目的成绩。

而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随着中国晶圆厂不断地扩产、不断优化成本,在全球晶圆市场上必然会掀起更大的波澜。那些原本领先的国际厂商,面对这一强大的对手,也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竞争优势,重新调整自己的竞争策略,在这场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重新寻找自己的立足点。这就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国晶圆厂以其独特的发展模式和强大的竞争力,正逐步改变着全球晶圆产业的格局。

0 阅读:0

林哥侃车常州

简介:分享美好生活,传递正能量,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