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声明:本人原创文章,谢绝抄袭,违者必究
近几个月,俄罗斯和中国关于天然气的合作再次成为了媒体和社会的热议话题。
俄罗斯宣布已经准备好向中国出口大量的天然气,但中方一直未签署合同,这让许多人疑惑,中国为什么不签字?
相信关注中俄合作的朋友都知道,目前双方正在商谈“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的建立问题,以增强两国之间更深层的贸易关系。
不久前,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对“西伯利亚力量2号”贸易的报道是:“几乎所有参数都已商定,即将达成合作并投资建设阶段。”
按照这话的意思就是双方贸易合作非常顺利,可事实上两者尚未合作,中方一直都没有在相关合同上签字。
而尚未签字的原因正是俄罗斯没有拿出合适的诚意,根据报道,与俄欧天然气贸易相比,中方购买的“西伯利亚力量1号”天然气价格更高。
本身这是没有太大问题的,毕竟此前的“卖家时代”,中方寻找俄罗斯购买天然气,结果价格昂贵也算是正常,并且是当时签署的合作协议,如今反悔不符合贸易之道。
可随着如今俄欧合作的“北溪-1”和“北溪-2”被炸毁,致使俄方失去大量订单,加上欧洲国家与俄罗斯的关系并不友好,无法重新达成合作,天然气“买家时代”到来。
在买家时代的加持下,中俄合作试图建立的“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价格却更加昂贵,很明显俄方并不清楚自己的位置。
要知道目前迫切需要推动经济贸易的国家是俄罗斯,并不是中国,可在失去欧洲天然气订单之后,俄方却试图通过涨价中方订单来弥补损失,凭什么?
尤其是俄罗斯的处境并不好,不仅成为了西方国家的众矢之的,还受到了原先盟友印度、哈萨克斯坦等国家的背叛,愿意与俄罗斯合作的大国仅剩邻国华夏。
有业内人士表示,作为一个大国,中国在谈判中必须坚持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在和俄罗斯签署天然气合同时,如果价格过高,那么肯定会重新考虑是否签署合同。
由此可见买不买是中方的事情,在天然气订单的定价上,我国也掌握着主动权,虽说中国不像拜登政府一样收割全球经济,各种“剥削”、“压价”等行为。
但至少价格需要在合理的位置上,谁也不愿意做出亏本的买卖,本来可以通过国际市场价位从别的国家收购,又凭什么要以更高的价格从俄地区购买呢?
所以俄罗斯想要双赢,就得拿出自己的诚意,首先就得降低价格,促使两国天然气贸易能够顺利进行。
要知道中国秉承的“以和为贵”,热心肠的行事风格养成了好说话的立场形象,可这并不代表我们是“冤大头”。
当然,除了价格因素之外,中方也需要考虑到自身的利益和国家战略,中国现在积极推进绿色能源发展,减少对传统煤炭和油气能源的依赖。
因此,从这个角度出发,中国并不着急签署合同,而是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权衡利弊,价格、贸易关系、造成的国际影响等方面,都是两国合作的重要因素。
俄罗斯方面也应该认真对待这个问题,尽量在价格和质量两方面为中国提供优惠的条件。只有这样,才能取得中方的认可和支持。
说到最后,对于天然气合同的签署,双方都需要相互迁就和妥协,俄罗斯方面需要更多的诚意和让步,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合同条件,让双方获得真正的双赢。
那么大家对此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的话,帮忙点赞、收藏、转发哦,谢谢大家!
俄乌战争发生后,俄莫斯科大学某教授曾表示认为俄中西2管道入华天然气售价应该为500至800美元为合理,他是克宫智囊团成员之一,俄方媒体报道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