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民族乐团春日上演《中华四季·雨水》,开启2025年音乐季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2-23 17:25:47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近日,北京民族乐团在国家大剧院上演《中华四季·雨水》音乐会,在著名指挥家张列的执棒下,崔军淼、胡玉林等民乐名家与北京民族乐团用音符勾勒出春雨润泽万物的诗意画卷。

北京民族乐团以二十四节气为创作母题打造的“中华四季”系列音乐会已连续举办八年,2025年“中华四季”的首场音乐会聚焦“雨水”,寓意万物萌发。在曲目的安排上,音乐会的每一首作品都围绕着充满希望的春雨与大自然展开,为观众徐徐展开一幅春日画卷。

卢亮辉的经典民族管弦乐《春》为音乐会开场,以经典民歌为素材创作的民族管弦乐《小河淌水》随后响起,带领观众感受湿漉漉的春日气息。著名柳琴、阮演奏家崔军淼带来了《雨后庭院》,通过柳琴清脆的音色,将雨后庭院的景象展现得淋漓尽致,也一展她精湛的柳琴技艺。

柳琴演奏家崔军淼。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方非摄

音乐会还上演了笛箫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副教授胡玉林创作的笛子与乐队《天雨》。胡玉林用手中竹笛演绎莫测的雨景,时而缠绵,时而活泼,时而神秘。“我曾经在指挥胡玉林个人演奏会的时候,对这首作品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张列说,在与北京民族乐团筹备本场音乐会时,他一下想到了这首《天雨》,“胡玉林对烟雨蒙蒙的情景有独特的感受。在笛子的演奏中,他除了在正常的吹奏位置演奏,还创新了演奏方式,跟乐队配合的效果也非常好。”

胡玉林与北京民族乐团在演奏中。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方非摄

此外,音乐会还演奏了大型民族管弦乐作品《生生不息》,以及张列创作的吹管乐与打击乐作品《黄河之水天上来》,这两部展现自然与人类共生的作品令人动容。尤其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彰显了黄河粗犷的生命力,也展现出黄河两岸人民对母亲河的热爱。最终,音乐会在极具节日风情的民族管弦乐作品《难忘的泼水节》中迎来尾声,全场观众沉浸在欢乐的氛围中,仿佛亲身参与了盛大的泼水节庆典。

本场音乐会也是北京民族乐团2025年音乐季的开幕音乐会。今年,北京民族乐团迎来了建团10周年的重要时刻,该团团长武旭海介绍,乐团将举办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团庆活动。活动涵盖十场原创音乐会,展现乐团在创作和演奏上的成果,还将举办座谈会等十场主题活动,希望借此促进民族音乐的发展,提升大众对民族音乐的认知和理解。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韩轩,方非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