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康熙通宝背福的第二篇文章。一、如下图:右真左假。
从包浆铜质来说,第二枚(右两图)就是一眼真品。
从后穿来说,第一枚(左面两图)已经走形,判假币。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247aaadd22c156cb91e9568e886a853.jpg)
二、如下图所示
从钱币包浆秀色来看,第二枚(下面两图)一眼真品
从钱币穿口看,第一枚(上面两图)后穿口两角走形,判假。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1a909201ced9005a31b9b56967e6c0e.jpg)
三、如下图两枚。
从包浆秀色,比较难办。从穿口看,第一枚(上面两图)面穿中规中矩,符合真币特性。
从字体看,第一枚的“康熙通宝”,四字笔画有力,包浆穿口也可,判真。
第二枚“康、熙”二字,笔画无力。面穿,背穿均不行,特别是背穿,下角走形,判假。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5f199913be8f588dfc46902bac09488.jpg)
四、如下图两枚
凭经验,黑锈包浆的清钱,偶尔有地方掉块,如图点击可看到,一般必假,不要买哦。
(这种钱币,乾隆大样,雍正居多,上当的不少)。
第二枚,从正面看,字体,包浆,穿口,符合真钱特征。(背穿不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bd8830129af431948d36d647eb0d4a1.jpg)
综上所述,对钱币真假的判断,是多方面的,不同的古币特征,用不同的经验。如果单一的判断,必定吃亏。所有图片标记者为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