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渊:美声、民族唱法从春晚消失看本融唱法的合理性、必要性

责任天下 2025-04-19 15:24:58

春晚,作为全国人民高度关注的年度文化盛宴,其节目内容和形式一直以来都备受瞩目。近年来,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在春晚舞台上的露面次数逐渐减少,甚至有消失的趋势,这一现象引发了广泛的讨论。探究其背后的原因,并审视当下声乐演唱方法的发展,我们会发现音乐学者唐渊倡导的本融唱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造成美声、民族唱法在春晚舞台上逐渐式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当下的娱乐环境中流量明星备受追捧,春晚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群体,会倾向于邀请流量明星参与节目。流量明星所带来的高话题度和关注度,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美声、民族唱法这类传统声乐表演形式的空间。跨领域的流量明星受声乐专业训练的机会相对比较少,其唱法不可避免地、有意无意地、或多或少地采用本融唱法。

其次,好作品的匮乏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美声和民族唱法需要优秀的作品来支撑,然而在当下的音乐创作环境中,能够充分展现这两种唱法特色和魅力的高质量作品相对较少。没有好的作品,即使有优秀的歌唱家,也难以在春晚这样的舞台上大放异彩。

再者,有观点认为春晚导演的审美观可能对节目选择产生了影响。如果导演的审美倾向于其他类型的节目,那么美声、民族唱法节目就可能会被边缘化。但这种说法相对比较主观,毕竟春晚的节目编排是一个综合考量的过程,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导演的个人审美问题。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老百姓不喜欢美声和民族唱法,认为通俗唱法更能表达真情实感。这种观点其实过于片面。美声和民族唱法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它们以独特的发声技巧和情感表达方式,同样能够打动人心。只是在当下的流行文化环境中,通俗唱法由于其更加贴近生活、易于传唱的特点,拥有更广泛的受众基础。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在国内美声唱法、民族唱法的模式化严重,一些被严重高估的发声方法和技巧导致演唱者声音有余,情感不对,音乐学者唐渊《完全声乐》和《歌唱的文化性》理论与《本融唱法》理论相得益彰,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

分析原因之后,回过头来,我们再谈唱法的技术性问题。我们应该认识到,声乐的演唱方法,无论是美声唱法、民族唱法还是通俗唱法,并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相互融合的。如今,很难再找到纯粹的一种唱法的歌手,许多通俗歌手都接受过美声和民族唱法的训练,在演唱中也会不自觉地运用到这些唱法的技巧。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融唱法的提出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合理性。本融唱法强调歌手应该保持自己独特的演唱特色,同时融合各种优秀唱法为我所用。它根据歌者原本的嗓音条件,进行针对性的科学训练,既体现自己独特的本色,又融合其他优秀唱法。

从尊重个体特质的角度来看,本融唱法避免了标准化训练导致的 “千人一声” 的问题。每个歌者的嗓音条件都是独一无二的,本融唱法因势利导,因材施教,让歌者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嗓音优势,形成独特的演唱风格。例如一些歌手,他们在保留自己原生嗓音特色的基础上,融合了美声的共鸣技巧或民族的润腔方法,使得演唱更加丰富多元。

本融唱法打破了传统唱法之间的壁垒。美声、民族、通俗唱法之间不再是相互排斥的关系,而是可以有机结合。这种融合不仅仅是两种或两种以上唱法的简单叠加,而是深入到发声技巧、情感表达等多个层面的融合。例如,在一些歌曲的演唱中,歌手可以在高音部分运用美声的发声技巧来增强声音的穿透力,在抒情部分运用民族唱法的细腻情感表达来打动听众,同时又保留通俗唱法的自然和亲切,当然要同时注意,要“融合”而不是简单“叠加”。

从市场需求的角度来看,本融唱法适应了当下多元化的审美趋势。在当今的文化市场中,观众对于音乐的审美需求越来越多样化,既希望听到具有艺术深度的演唱,又希望能够贴近生活、易于接受。本融唱法既保留了传统唱法的艺术价值,又融入了流行元素,能够更好地满足观众的需求。例如一些歌手在演唱中,将传统民歌与现代流行音乐元素相结合,既传承了民族文化,又吸引了年轻观众的关注。

本融唱法也为声乐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传统的声乐教学往往存在 “门派化” 的问题,美声、民族、通俗各成体系。而本融唱法倡导的是一种更加开放和多元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兼具多种唱法的技巧和能力,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推动音乐产业的发展。

与 “跨界唱法” 相比,本融唱法更强调 “融” 的核心特征。仅从字面上就能看出,跨界唱法更多地侧重于不同表演形式或音乐风格的结合,而本融唱法则深入到唱法的本质层面,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融合。“二次元美声” 概念晦涩难懂且啰嗦,有点玄乎,不符合学术特征,而本融唱法具有清晰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指导意义。

美声、民族唱法在春晚舞台上的消失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本融唱法的提出,顺应了声乐演唱方法相互融合的发展趋势,具有尊重个体特质、突破唱法壁垒、适应市场需求和推动行业创新等多方面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在未来的音乐发展中,本融唱法有望为声乐艺术的繁荣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唐渊】词曲唱音乐学者,声乐理论研究者,全国歌赛评委主任,责任天下文化院院长。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