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个税app专项附加扣除开始申报确认,不少网友抱怨,自己因为改善需要,将首套房卖掉,购入新的“首套房”,但是在录入个税app时,这个“首套房”并不被认可。因为这个“首套房”虽然在不动产登记中心是首套房,但是到了税务这里,首套房仅限于购买的“第一套”房产。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c2a2e27663926b918f2b9e139cbeea0.jpg)
不少网友咨询了税务机关,税务方面给出来了解决方案,要么把之前的房贷信息作废,但是需要补缴前面5年(2019年开始)的个税+过去5年的滞纳金。按照每年12000元的扣除额度以及2400元的免税额,这意味着补缴将是一笔不菲的费用。此外,如果不想补缴,就只能选择放弃申报,同时还要把之前5年的贷款合同全部修改为提前还完贷款日,否则也可能面临补缴。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0f89c6b7d8d4039681812a7e74aa092.jpg)
很多网友表示,为了应对免税额,本来可以提前还完的贷款,只能选择留下几千块钱,接下来十几年慢慢还,算是钻政策的空子,也是因为制度不合理造成的无奈。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387d052bc95ae1733a75bde1b2171f0.jpg)
从去年9月26日一揽子增量政策出台,大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房地产市场在一线城市刚刚有所起色,大量需要改善住房的老百姓持币贷款,然而,随着这一波个税减免政策的阻碍,很多人恐怕又要再考量一番了,毕竟对于老百姓来说,能省则省。
而对于国家税务部门来说,也要及时关注政策的合理性,将首套房概念统一起来,为更多老百姓谋福利,让更多老百姓得实惠。
我现在就是每月还四十多块钱,就为了减税,你说我容易吗
税务部门其实并不是真正认定首套房,而是一个家庭给一次机会,用过了就没有了[抠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