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龙元年(705年)正月二十二,一群羽林卫在宰相张柬之的率领下,突然从玄武门斩关而入,包围了武则天居住的迎仙宫,“神龙政变”爆发了。
女皇的两个小男宠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以为是哪个不懂事的奴才吵架:皇帝陛下的寝宫里也敢如此放肆,简直活腻了!
哥俩急匆匆跑出来试图灭火,刚好被张柬之逮了个正着。
原本张柬之还担心出意外,这哥俩头上挂着云麾将军、千牛中郎将的头衔,有指挥调遣羽林卫的权力,万一他们有所准备,突袭战就变成了对攻战。到时候女皇一出手,张柬之就只有乖乖投降的份了。
没想到张家兄弟像没头的苍蝇,跟张柬之来了个激情对对碰。省事了,张柬之根本不给小白脸说话的机会,就在庑廊下挥刀砍了哥俩的头!
张易之、张昌宗的死让武则天失去了最后一道防线,众人蜂拥而入,将女皇堵在卧室内。
武则天惊呼:“谁在作乱?”
张柬之的回复很幽默:“张易之、张昌宗想谋反,被我们正法了。”
女皇愣住了,她知道大势已去,被迫同意禅位于太子李显。“神龙政变”成功了,武周政权画上了句号,李唐又复国了。
不知道您是不是产生过疑问:早在七年前,武则天就已经立李显为太子,等女皇驾崩,大唐复国顺理成章,为何非要冒险夺权呢?万一失败岂不是让到手的鸭子飞了?
对这个疑问,张柬之有明确的解释,问题就出在张易之、张昌宗兄弟身上:武则天此时健康状况不佳,不接见任何大臣,将所有政务都交给了张家兄弟。而这哥俩担心李显即位后会对他们不利,所以早就在谋划篡位的勾当。
也就是说,由于女皇的大权被张氏兄弟所把控,李显很可能接不上班了,大臣们这才被迫提前夺权。
这个解释似乎很合理,但其实是个弥天大谎,张家兄弟从来就没有谋反的动机,也没有谋反的能力,更没有谋反的举动。
张家兄弟是拥立李显的功臣,根本没有谋反的动机《新唐书》对张家兄弟谋逆的动机是这么解释的:哥俩坏事做绝,担心女皇死了,自己会遭到清算,于是便纠结党羽图谋不轨。因为动作太大,搞得天下无人不知,以至于有人将他们的阴谋张榜公布于大路旁。
“昌宗恐后不讳,祸且及,乃引支党日夜与谋为不轨事。然小人疏险,道路皆知之,至有榜其事于衢左者。”
这段话明显逻辑不通,天下皆知的事还叫阴谋吗?既然张家兄弟的阴谋天下皆知,那为何不说得清楚一点,他们的阴谋究竟是什么?杀害女皇篡位吗?还是以女皇的名义将皇位传给他们?
除非张家兄弟返祖变成大猿猴,否则谁能有这么匪夷所思的想法?
二张与朝中的某些大臣有矛盾不假,但决定他们生死的不是这些大臣,而是女皇和未来的皇帝李显。
武则天是张家兄弟的主子,自然不会伤害他俩;李显也不太可能杀害他们,因为哥俩对李显有恩。
当年,武则天在传位侄子还是儿子之间摇摆不定时,张家兄弟是李显的坚定支持者。在他俩猛烈的枕头风之下,女皇这才下定决定立李显为太子。
张家兄弟与某些大臣们的矛盾,对皇帝来说不是坏事,甚至乐于一见。二张会因为得罪大臣担心遭到皇帝的清算,这个逻辑实在不通。
既然如此,二张凭什么要作乱?
张家兄弟只是女皇的宠物,不具备反叛的能力就算二张有野心,他们具备这个能力吗?有啊,趁“侍寝”的时候掐死武则天很容易,但这不叫谋逆,而是复仇,如果他们与武则天有仇恨的话。
谋逆必定是要追求回报的,他们有这个能力吗?
事实上,张家仅是个小士族阶级的家庭,不具备豪门家族的政治资源。张氏兄弟的所谓权势其实都是肥皂泡,说破就破,女皇豢养的宠物而已,主人开心的时候是宠物狗,不开心的时候狗不如。
武则天生命中的最后那几年,除了张家兄弟外,还有上官婉儿和太平公主守候在身边,所有的政务处理,诏书起草下达,她们二人的作用远在二张之上。
所谓武则天不接见大臣也是个无耻的谎言,根据史书记载,武则天生病那段时间,李显一直住在宫里照顾母亲,大臣们也经常进宫汇报工作。
所以,从来就没有张家兄弟操控了武则天的事发生,他们以及他们的家族也不可能有这个能力。
武则天始终皇权在握,张家兄弟从未有谋反举动
武则天生病是长安四年(704年)八月的事,距离“神龙政变”仅剩五个月时间。我们只需要捋清楚这五个月武则天做了什么?张家兄弟又做了什么,真相就一清二白。
九月,河南遭雨雪之灾,武则天下令开仓赈济,同时令宰相姚崇为安抚大使巡视灾区;
十月,任命秋官侍郎张柬之为凤阁鸾台平章事;宰相韦嗣检校魏州刺史;任命怀州刺史房融为正谏大夫、平章事;
十一月,任命天官侍郎韦承庆为凤阁侍郎,同平章事;任命宰相崔玄暐检校太子右庶子;
十二月,下旨罢停大足年间以来新设置的官职;罢免韦嗣的宰相,改任成均祭酒;处理杨元嗣状告张昌宗私自占卜案,责令韦承庆审理……
这些记载,狠狠打了张柬之的脸:武则天虽然病了,但不是很严重,依然坚持处理朝政,不停地接见大臣,张家兄弟不光没机会谋反,还成了被告,正在接受审查。
因此,张家兄弟阴谋作乱就是个彻头彻尾的谎言!他们是在为张柬之作乱做背书,是帮张柬之掩盖真相的替罪羊。
至于张柬之为何非要冒险搞这么一出,原因有点复杂,简而言之是李显被张柬之操弄,背后黑了老妈一下。这个问题我将另行撰文分析。
有人可能要反对:二张害死了李重润、永泰公主和武延基,这三人分别是李显的嫡子、嫡女和女婿,这难道不是张家兄弟与李显决裂的表现吗?
如果你这么认为,我只能说你中毒太深,被《资治通鉴》带偏了节奏。
按照《资治通鉴》的说法,三人因为在背后议论武则天与张家兄弟的私生活,被二张告密,因此遭到武则天的杀害。永泰公主李仙蕙去世时,肚子里还有个待产的婴儿。
这么一看,似乎是张家兄弟的告密确实做了恶,是武则天的帮凶。但如果您去看《旧唐书》,记载的却是另一个版本。
“寻与其妻永泰郡主及懿德太子等,话及张易之兄弟出入宫中,恐有不利,后忿争不协,泄之,则天闻而大怒,咸令自杀。”
《新唐书》的记载与《旧唐书》基本一致,都是说三人谈论张易之兄弟时产生了意见分歧,结果吵起来了,还吵得很厉害,被别人听到了,于是传到武则天的耳朵里。
明显可见,三人谈论的内容远比“私生活”更严重,且三人的立场不一致,告密的人不是张家兄弟。
结合两唐书的记载,以及永泰公主墓的考古,基本认定以下事实:
其一,武延基和李重润不是武则天杀害的,而是朝臣议罪后交给了李显处理。李显害怕,逼他俩自杀了。
其二,永泰公主受惊吓,很可能早产,第二天死于难产了。考古发现,永泰公主的骨盆太狭窄,不可能生出孩子。
所以,用永泰公主等人的死,跟张家兄弟没有直接关系。
问题来了,武则天为何动怒了呢?李显又为什么吓得逼杀了儿子、女婿呢?
说实话,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直到我看了《武则天传》才豁然开朗。
在这本书里,作者罗列了武则天最后六年的大事记,并且发现了一条很清晰的线索:女皇在立李显为太子后,力图在她有生之年,弥合李家和武家的裂痕。
当年为了皇位,武则天杀害了无数皇室子弟和忠于李唐的大臣,这其中武家人没少助纣为虐。她很清楚,等她百年之后武家人必然会遭到清算。
她把皇位给了李家,就得想方设法保全武家,因此武则天绞尽脑汁,企图将两家人捏合在一起。
比如“明堂立誓”,两家摒弃前嫌,永言和好,让李显、李旦、太平公主、武三思、武攸暨等人立誓言、铭铁券,并藏于史馆。
再比如“武李联姻”,李家四位公主嫁入武家。
她又亲撰碑文训诫子侄和大臣:撰《升仙太子庙碑》,以周灵王太子的高德告诫子侄们和睦相处,并令他们再次盟誓;出于同样的目的又撰《许由庙碑》;再颁布《停杨素子孙京官侍卫制》,警告大臣们不许在李武两家之间挑拨离间。
总之,一辈子杀人不眨眼的女皇,此刻最担心的就是自己死后子侄们相互仇杀。
《武则天传》认为,李重润、武延基和永泰公主争吵的内容,应该就是李家和武家的旧怨,并且这些旧怨扯出了朝政上的总总是非。
无疑这触碰了武则天的底线,违背了武则天这辈子最后一个,也是最大一个愿望。
自己花了这么大心血依然不能阻止他们的恩怨,自己尚且在世他们就公然翻脸。尤其是李重润,李显登基后他必定是太子,他要是上位,武家怎么活?
这就是武则天震怒的原因,也是李显吓得逼儿子自杀的原因。
下面的链接就包含了《武则天传》等“中国历代帝王传记”,这套丛书囊括了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十九位帝王的传奇故事,读完这些帝王的传记,中国历史的要点部分也就掌握了。朋友们可以单册下单,也可以组合下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