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与刘少奇是中国上个世纪的两位伟人,毛主席还一度把刘少奇作为自己的“接班人”,着力培养。
毛主席对刘少奇有多么欣赏,可以用一句话来证明,就是那句流传广泛的“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
那么,毛主席为什么要说这句话呢?又是在什么时候说的呢?
大家都知道,毛主席爱学习是出了名的,读的书数量之大、范围之广,很少有人能比得上,可以说一辈子都与书相伴。
毛主席不但自己喜欢读书,还号召广大干部群众都要读书学习,他在延安时,就曾对大家说过:“年老的同志也要学习,我如果再过10年死了,那么就要学9年364天。”由此可见他对学习的重视程度。
叶剑英曾经评价说:“毛主席的一生,就是苦修、苦练、苦学、苦干。”
毛主席喜欢读书,甚至到了“上瘾”的程度,几乎没有一日不读书,就连他晚年患了白内障,看不见东西的时候,还要让人给他念书。
正是这些广博的读书经历,让毛主席拥有了非常丰富的知识储备,和非常灵活的思维方式,总是能抓住问题的本质,不为任何教条所束缚。
跟毛主席一样,刘少奇也非常喜欢读书,从小就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每天书不离手,因为他在家中排行老九,大家就给他起了一个形象的外号:刘九书柜。
在莫斯科东方大学留学期间,刘少奇的勤奋也是出了名的,后来萧劲光回忆说:“少奇同志几乎没有个人爱好,从不闲聊天,也不随便上街。我们不住在一起,但看到他的时候,多是在学习俄文、阅读《共产党宣言》、思考着中国革命的问题。”
正是这个爱好学习的习惯,让刘少奇成为了我党杰出的理论家,受到了毛主席的关注,曾对工作人员说:“你们都要好好学习,不学习是不进步的。你们看看少奇同志,他就是你们学习的榜样。他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善于学习,所以看问题的角度和思维层次就不一样。”
大概从解放战争开始,在广大青年中间就流传着毛主席说过的一句话:“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
那么,毛主席的这句话是什么时候说的呢?又是在什么场合说的呢?
曾经在毛主席等中央领导身边工作过的韩桂馨,回忆过这件事,按照她的说法,这句话肯定是毛主席说过的,而且,在西柏坡的时候,她在邀请刘少奇跳舞的时候还谈过这件事。
当时,刘少奇边跳舞边鼓励她说:“你们年轻人要多学习,善于学习才能进步。”
韩桂馨回答说:“我们要多向您学习,毛主席都说了,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
刘少奇听后,哈哈大笑。
后来,刘少奇的儿子刘源也说过这件事。
有一次,一位记者向刘源求证,毛主席有没有说过这句话,刘源说:“这个说法我也听过,毛主席肯定是这样讲了,而且讲了不止一次。但是在哪一次讲话里讲的,具体怎么讲的,就不是很清楚了。”
由此可见,毛主席确实讲过这句话,并多次在不同场合鼓励大家向刘少奇学习,但是最早是在什么时候说的,已经无从考证了。
那么,刘少奇对这句话是什么反应呢?
刘少奇深知,自己虽然在不断地学习,但理论水平与毛主席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毛主席说的这句话,虽然是对自己的高度肯定,但自己不能骄傲自满,以后的路还很长。
因此,刘少奇并没有因为毛主席的这句话而沾沾自喜,反而是更加努力,并风趣地对工作人员说:“一天不用功,赶不上毛泽东。”
当然,刘少奇的这个回应是在什么时候说的,在什么场合说的,都无法考证了。
不过,两人之间的这段互相评价,绝不是互相吹捧,而是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号召大家重视学习,提高自己的水平。
尤其到了现在,知识日新月异,形势纷繁复杂,领导干部要想跟上时代发展,就更需要加强学习,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