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佛手瓜,有些人不知何物,更是有人将其与香橼弄混,皆因两者长得都像手掌一样。

刺楸这里所说的佛手瓜,是一类葫芦科藤蔓植物,其果实长得像两手握紧后相合,是一种藤蔓与果实都可食用的蔬菜类植物。一个佛手瓜即为一颗果实,把形似握手的果肉分开,中间是一个果核。只要把一个佛手瓜的果实种上,就能有吃不完的佛手瓜。事实上,种植佛手瓜的人却不多,吃的人更是少之又少,这是为啥啊?

说到这个,刺楸最有发言权了。佛手瓜可谓刺楸的童年阴影,坐标四川,从小我家就种佛手瓜。佛手瓜的种植有两种方式:一是直接将一个成熟的佛手瓜埋进疏松肥沃的土壤里,佛手瓜的瓜肉为果核的发芽提供营养的;二是从老株的蔸部切下部分带苗芽的部分直接移栽。当然,无论哪种方式栽种,都要考虑到当地的气候,对于立春后气温较低的地方,可在地面铺设薄膜保温。

待到春来瓜苗长高,就要为其搭设架子供其攀爬,或直接将其引至屋顶、树上。佛手瓜的藤蔓长势快,要不了多久就能散开成一大片藤,其藤巅又像南瓜巅、豌豆巅、红苕巅一样可当成绿叶蔬菜。佛手瓜苗出苗快,一般不长病虫害,所以打农药,但其他地区打不打农药那就晓不得了。

嫩嫩的苗巅是非常好卖的一种蔬菜,今天摘了明天又可摘。

每次采摘去卖,摘掉老叶绑成捆,差不多要准备一下午。若是遇到下雨,则更费事些,因为淋雨后的苗巅虽然重些,但菜贩子压价,卖不出去只有烂掉。

当然,佛手瓜产量也很高,从秋季就可采摘,直至摘到打霜的时候。我家那时一般只种一株,每年都能摘到300斤左右。如果留着卖,在赶集的头天就要采摘,一个上午摘完,高的地方用竹竿厾,而后收拾藤叶,最后把藤砍掉,一直弄到下午5点左右才完成。次日凌晨4点早早地就起床背到集市赶场售卖。

我家种了数年,价格的话在5毛到一块五之间。虽然带来一定收入,但为了卖菜,耗费了大量时间,挣点盐巴钱。佛手瓜存放时间长,买不完的话就只有留着天天吃。